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54976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七,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走向世界的中国,1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2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3阅读地区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结 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6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图 171,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1)范围:东起 A._山,西至 C.乌鞘岭,南连 D.秦,岭,北

2、抵 B._。,太行,长城,(2)主要的省区:陕西、山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 河南等 7 个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黄土高原地貌及成因: 图 172 (1)三种特殊的地貌:黄土_、黄土_、,黄土峁。,塬,梁,中亚,(2)成因:广泛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蒙 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3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原因:,疏松,暴雨,开垦,黄土的特性:黄土结构_、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 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气候特点: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_。 植被特点: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地形条件:黄土塬、梁、峁,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 失。 人类活动:人们_、

3、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 疏松。,(2)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水土流失使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沟谷,防洪,使泥沙大量输送到河流的下游,给河道整治和_ 造成巨大困难。 (3)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遭受人类破坏后,很难恢复。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 环境恶性循环。,图 173 (4)措施:一方面采取_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 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来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 理安排_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修挡土坝,生产,植树种草,二、以

4、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图 174,1地理位置:东起A.上海,西至B.四川省_,东西 绵延3000 多千米;南北宽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 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攀枝花,平原,亚热带季风,2自然条件: (1)地势低平,以_和低山丘陵为主。 (2)_气候,水热条件好。 (3)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4)矿产资源丰富,中下游淡水养殖和水产业发达,沿线发 展旅游业。,沿海经济发达,资源富集,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纽带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沟通_地区与西 部_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5、。,技术,(2)辐射作用: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_ _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经济,河运,中下,武汉,南京,4沿江地带的城市: (1)便利的交通:长江沿江地带的大城市都是凭借便利的 _发育起来的。 (2)分布:_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地区城市较 少。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中游城市群以_为 中心、下游城市群以_为中心、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 中心四个城市群。,宜昌、重庆,武汉,5沿江地带的工业:,沪、宁、杭,(1)沿江地带四大工业基地:,攀枝花、六盘水,(2)沿江地带两大工业走廊:,6.生态环境问题:,水

6、土流失,洪涝,三、走向世界的中国,辽阔,大,因地制宜,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基本国情:国土_、区域差异_、人口众 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发展中的大国。 (2)可持续发展:扬长避短、_地发展经济,加强 区域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3)我国大型的工程:_、_、西电东送、,_铁路等。,西气东输,青藏,2在世界中求发展:,全球化,(1)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_的世界。,(2)人类面临着人口、_、环境等问题。,资源,(3)我国加入WTO的时间是_年。,2001,南水北调,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二、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工业发展、生

7、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图 176,考向一,区域的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典例 1】(2011年广东中山)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7 7),完成(1)(2)题。 图 177,(1)图中阴影区表示的地形区是(,),B黄土高原,A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2)下列关于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脉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山脉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山脉是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名师点拨】第(1)题,图中阴影地区位于太行山以西,秦 岭以北,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为黄土高 原。第(2)题,山脉是秦岭,为我国暖温带与亚热

8、带、湿润地 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山脉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答案】 (1)B (2)B,【真题 1】(2012年广东东莞)读我国某一区域示意图(图17,8),完成(1)(2)题。,图 178,),(1)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对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A,B,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位于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B能源开发以煤炭为主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工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真题 2】(2012年广东梅州)读下列材

9、料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 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 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 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9)。,图 179,(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_ _ _;(任答其中两点),人为原因有,_。(任答其中两点),(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C退耕还林还草 D大力发展交通,松(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多暴雨等,开发历史悠久、

10、人口增长过快、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毁草毁林)、采矿、修路、修建窑洞等,_,黄土结构疏,秦岭,(或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 至_,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_ _。,沟壑纵横,考向二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典例 2】(2011年湖北武汉)图1710 表示长江经济带的 “H” 形经济格局。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图 1710,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 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

11、向中西部,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推进的通道 转移的通道,A C,B D,【名师点拨】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 资源富集地区,起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加强东西部之间的联 系。 【答案】C,【真题 3】(2011年广东清远)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毗邻港澳,B,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考向三 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例 3】(2011年广东清远)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伏季休渔,B乱砍滥伐,C制造“白色污染”,D使用一次性筷子,【名师点拨】伏季休渔有利于对渔业资源进行保护,使渔

12、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制造“白色污染”、 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利于人类的可 持续发展。 【答案】A,【真题 4】(2012年广东江门)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类,活动是(,),D,A日本人到南极海域捕杀鲸鱼 B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 C非洲人大规模开垦热带草原 D. 以色列人大力发展滴灌农业,【真题 5】(2012年广东阳江)“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 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 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D,B有人坚持爬楼梯而不乘电梯 C少开空调 D尽量使用私家车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