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4i系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549554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c4i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什么是c4i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什么是c4i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什么是c4i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什么是c4i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c4i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c4i系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C4I系统?它是指指挥、控制、通讯、电脑和情报的集成,以前一直被运用在军事领域,它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军队和武器进行指挥与控制。C3I是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的英文缩写(Command, Contral, Communi Cation, intelligence ) C4I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计算机(Computer)。那么,中国的C4I系统,神秘吗? 今天的60周年国庆节,预警机梯队首次公开亮相阅兵式。空警2000和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分别作为领队梯队长机和预警机梯队长机,先后飞越天安门广场,首次公开亮相,接受检阅。1架空警2000与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8

2、架歼7GB护卫机组成9机楔队,为空中领队梯队;2架空警200与空军某航空兵师的6架歼11组成两个楔队,为空中梯队第二梯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C4I系统的重要性。在军事领域中,C4I的应用是重要的。尽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所享有的许多成功50多年来,有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C4I)的互操作性,应该承认和纠正不足之处。至于北约继续修改其对集体安全的使命在欧洲的最新理论,这些挑战的C4I互操作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C4I的互操作性很重要,因为它是一种粘合剂,结合先进的经营原则,反过来是理论基础。北约的存在互操作性挑战的C4I在冷战和行动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课程。北约的C4I互用性的挑

3、战是可以克服的通过加强联合特遣部队(联合特遣部队)的概念,选择的国家提供一个架构的C4I能力未来作战指挥员,确保未来的成员国在适当的C4I标准化协定的遵守情况,并在网络中心投资战(网络中心战)。北约的未来作战任务的成功,可以很好地确定在解决互操作性挑战的C4I放在今天的努力。中国领导层分别为党、政、军系统建立相互独立的通信系统,为此成立了原邮电部和隶属于中央军委的通信部,以及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该网络包括一个公共通信网(国家通信网)和两个专用通信网(军用通信和铁路通信网)。上世纪50年代末,原邮电部建立了从北京延伸至南京、上海、东北和广州的长途通信线路,解放军也建立了独立的长途通信线路。在某些

4、情况下,军用与民用线路并行,即采取直接把低碳钢丝钉在民用电话线杆上的做法。1969年,中国在与前苏联发生的边境冲突中,解放军C3I系统显现了脆弱性。当时,解放军位于前线的通信节点被苏军运用电子战成功实施了干扰,前沿部署部队与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经常被切断。孔从周将军在这次作战行动后向军委领导起草的报告中指出,在全面战争中,解放军所有的C3I装备都无法在敌常规和电子战攻击下生存。由此,中央领导要求解放军对C3I系统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有学者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覆盖至军级单位的可靠C3I系统,这一努力涉及四项重大工程。其一是地

5、下防护通信网络,该网通信线路总长53000公里,将北京与86%的省联系起来;其二是建立29个地下通信指挥中心,并通过总长14000公里的地下电缆和总长5000公里的水下电缆相互联接;其三,通过将300条线路的现有地下电缆更换为载波通信线路的方式,对国防通信系统的线路进行升级;其四,建立海上通信网络,如在海南岛建立极低频信号传输中心和解放军最大的信号和通信情报(SIGINT)中心。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和歼-7EB机群参加国庆阅兵在第二阶段(80年代),中国成功地研制和利用了电子情报(ELINT)卫星,并发展了监视国际通信卫星的能力。在通信前沿地区铺设了三条战略性同轴通信电缆,分别连接北京与杭

6、州(经由南京和上海)、北京与广州及成都/重庆与上海。在该阶段,通信安全性有所提高,解放军使用地下和水底电缆处理敏感信息。在第三阶段(90年代),解放军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建立战略性早期预警系统,并使该系统具备从远距离之外识别、探测和跟踪空中和太空目标的能力。集中克服解放军在卫星雷达、天基激光探测器、大型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及机载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不足。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领导层显然已认识到解放军通信系统严重滞后于中国呈爆炸式增长的民用通信系统。军委领导人指出,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军民分离的通信系统,应该走建立军民通用的通信系统的路子,以此满足平时和战时的需要。中国领导层一

7、直关注解放军C4I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中央军委领导曾担任过电子工业部部长,他强调:电子技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通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军委领导进一步指出:军事电子技术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放在首位。此后10年间,解放军发展了其C4I系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和政策。解放军报199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揭示了该政策的六项核心原则:(1)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2)电缆向光缆转变;(3)机电交换向程控交换转变;(4)单一功能终端向多功能终端转变;(5)单任务网络向多任务网络转变;(6)人工操作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网络管理转变。解放军报199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指出解放

8、军正努力发展基于光缆线路、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的C4I系统。2000年,上述发展战略又增加了另一些改革原则,包括:(1)静态通信技术向移动通信技术转变;(2)陆基和空中通信技术向天基通信技术转变;(3)支援通信技术向指挥控制技术和信息战技术转变;(4)窄带通信网络向宽带通信网络转变;(5)地区或地区间通信网络向全球通信网络转变;(6)专用军事通信网络向专用和公用综合通信网络转变;(7)军用通信网络向军用信息网络转变。第七条原则展望了将传统通信网络与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相融合的前景。1997年,新华社发表一篇文章,将解放军的通信系统描述为由地下光缆网络系统、通信卫星、微波通信、短波无线电台站及自动化指

9、挥系统组成的体系。解放军报在1995199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描述了更为具体的内容,即解放军的C4I系统至少由四个主要网络系统组成:军用电话网络、保密电话网络,全军数据通信网络及野战综合通信系统。这种描述将前者加以综合,认为解放军的地下光缆通信网络、太空通信卫星、微波和短波通信设施等组成了军用电话网络、安全电话网络、全军数据通信网络及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除全军数据通信网络外,与上述四个系统中的其他三个系统相关的信息很少。解放军报1995年的一篇文章介绍说,始建于1987年的全军数据通信网担负着全军军用数据、图象、图表和文字信息的自动传输和交换。到1995年,解放军通信部门已培训出10

10、00多名系统操作和维护技术人员,该系统覆盖了驻中国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所有部队。在解放军发展其通信系统的努力中,中国西北地区及西藏显然是地理上的重点。1985年,原广电部和邮电部与总参合作,在拉萨建立了该市第一个卫星地面站。1989年,中央军委、解放军各总部和成都军区拨款数千万元建立了一个特别基金,帮助西藏边防部队改善通信基础设施。1990年,总参为西藏军区提供资金建造通信大楼和设备维修站,铺设总长1000公里的通信线缆。中央军委在此期间还帮助西藏建立了另外四座卫星地面站,分别位于果阿、亚东、察隅等地。1995年,西藏铺设了两条长途光纤通信线路,一条由拉萨至山南,另一条由拉萨至日喀则。西藏军区

11、的卫星通信网络成功地通过了卫星网络测试及总参组织的验收。驻西藏部队由此可将卫星通信网络与全军卫星通信网络相联接。由此,西藏边防部队能通过卫星或光纤线路向全军各部队拨打长途电话,指挥所现在可通过电报或电话向前沿哨所下达命令。军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发展之一是铺设光纤通信线路。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光纤通信较之于老式通信技术,传输容量更大且速度更快(565兆/秒或更高),不易腐蚀和受电磁干扰,由于其重量较轻和体积较小,因此既适用于机动性较强的战场指挥,也适用于位置相对固定的军事指挥机关,与此同时还能提供更高程度的作战安全性能。我军对光缆的应用始于1993年,原邮电部和总参通信部签署了合作建设总长10万

12、公里的光缆线路的协议,以此构成中国长途光纤传输网络和干线的核心。到1995年,上述两部门已合作在19个省和自治区建成了总长1。5万公里的光缆线路。1999年,据官方消息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了10个以上大型光纤通信工程的建设。此外,解放军也在建设其专用光纤网络,该项目代号为975通信干线工程。据报道,这些网络能提供中央军事领导层与地方守备部队之间的联络。解放军的C4I系统现代化建设是由总参通信部具体组织实施,该部负责建立、操作和保护解放军的通信基础设施。1999年,原总参通信部部长袁邦根少将在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所领导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信网络建设、操作和安全防护。在执行这些任务时,

13、总参通信部没有建立与美军类似部门相对应的组织机构,而是采取一种将美国政府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能加以综合的组织方式。总参通信部的职能、任务和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建设、操作和维护解放军分布于全国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解放军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国家和省级地方管理部门合作,加强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军区和军分区及作战部队通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研究制定并向全军部队发布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的作战通信原则;管理可能隶属于总参通信部的高技术通信研发机构;对隶属于总参通信部的战略通信部队(可能是机动和固定部署部队)进行作战和行政管理;可能与隶属于总参的其他部门(如军训部)一起,向全军通信系统的现

14、役军官、士官和部队发布训练规章制度和标准;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提供紧急通信支援和帮助恢复民用通信。总参通信部管辖着下述部队及拥有相应的职责:(通信部门)可能管辖着大量下属机构和部队,其中既有固定部署的部队(如高频、微波、卫星通信、电话交换台甚至进行对流层散射通信联络的部队),又包括机动部署的战略通信部队。这可能意味着总参通信部可能拥有站、库一级的维修和后勤部队,专门为通信装备及放置这些装备的建筑物提供维修、供给、维护、测试、校准等服务。如果有人了解这些部队的确切数量,那么不会对总参通信部直接控制数千名不属于各军区管辖的作战通信人员的事实感到惊讶。它们将有力地证实总参通信部在制定解放军C4I

15、系统发展政策和实施作战行动方面的核心领导地位。与之相反,总参三部负责信号和通信情报(SIGINT),监视外交、军事通信和外国公民在中国的国际通信。从公开信息来源无法了解总参三部在信息安全方面所起的真实作用,但该部所截获的任何从中国发出的国际通信信息都将呈交给相关信息安全部门。总参四部(电子对抗/雷达部)可能还与原邮电部一起实施全国范围内的无线频率管理。总参还负责管理着下属的C4I系统相关研究机构。第54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是通信和监视技术的研究中心,该所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全数字化卫星通信地面站、第一个大型船载卫星通信地面站、第一个区域防空通信网络和第一种人工卫星监视设备等。第56研究所重点研制分布

16、式和并行式计算机系统。据报道,第61研究所负责研制指挥自动化系统和C3I系统,并在1997年组织召开了国防信息现代化建设研讨会。第62研究所负责研制通信装备、计算机和指挥自动化设备。据报道,原位于南京的第63研究所(现已并入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正在实施微波研究。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CESEC)在解放军C4I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该公司隶属于总参通信部,其业务范围包括移动通信、电话线路安全、计算机网络、密码编制、微波、计算机应用及专用的军事C4I系统等。CESEC在很大程度上负责设计、融合和操作解放军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它还负责研制应用软件,并与总参所属重点研究所进行密切合作,专门从事C4I系统、微波和密码编制等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CESEC及其所属机构与国外通信公司建立了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