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4952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三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峰:中国现当代文学(三)第三章 十七年的散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和主要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诗歌创作。教学重点:十七年诗歌的特点和分类、杨朔的散文创作、秦牧的散文创作。教学难点:十七年散文艺术价值的评判、对十七年时期杂文创作风格的分析。学时数:9第一节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述十七年的散文创作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五十年代中前期(4956年)的散文创作、六十年代初期的散文创作。一、五十年代中前期的散文创作。总体来讲,五十年代初期的散文承接了中国三四十年代散文的传统,他们的审美功能、自我意识、主观抒情的成分减少,而功利意义、群体意识、客观记叙成分增加。表现在创作中为叙事

2、散文为本时期创作的主体。从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把这时期的散文分为以下几类:.歌颂新中国的成立、歌颂党、歌颂领导人。当代散文的开端是同新中国成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新生国家的歌颂是当代散文作家第一药物。代表作品有林韦的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杨刚的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巴金的一封信。巴金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第一次在广大群众中间,如此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光辉灿烂、如花似火的锦绣前程,我感受到心要从口腔中跳出来,人要纵身飞向天空,个人的感情消失在群众的感情中间,我不住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写,我要写人民的胜利和欢乐,我要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歌颂伟大的人民,我要歌颂伟大的领袖。当时的散文创作有一个共同点

3、:感情真挚而强烈。新中国成立,一切蒸蒸日上,使这类歌颂表现出激情、豪情、真情,朴实自然,绝无矫揉造作之态,更没有无病呻吟之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生活。时代的巨大变革,沸腾的建设生活是作家反映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表现农业建设新人新风的有:秦兆阳的王永淮、姚良成、老羊工、柳青的王家斌,沙汀的卢家秀。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有:杨朔的石油城(石油工业)、北桥的我怎能不歌唱(汽车工业)。此外还有,如我们书本上所提到的一些作品。. 干预生活的杂文干预生活的杂文是在“双百”方针的提出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出现的。出了我们书本中提出的几篇作品外,还有:叶圣陶的老爷说的没错严秀九斤老太论唐弢的“言论老生”

4、等,还有马铁丁的“思想杂谈”。这些杂文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热情为文,形象鲜明,构思新巧。同时它的出现也反映当时散文创作思想的活跃。然而,在紧接着的57年反右和58年大跃进的影响,这些干预生活的作品就被当作“毒草”加以批判。.抗美援朝所带来的报告文学十七年散文创作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报告文学所占的比重异常的大,而其中又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为主。这时期产生的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等三部文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共三辑,收入109篇报告文学。在这部作品集中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最大。志愿军一日是郭沫若同志作序,作品426篇,分为四编。 “雕满了

5、抗美援朝伟大战争的英雄群像的丰碑”,是“进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灿烂的形象教材”。志愿军英雄传收入60篇,由“志愿军英雄编委会”编选。该书中记录了许多的英雄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和罗盛教等.文艺性散文的创作。文艺性散文的第一次复苏,是在一九五六年初至“反右”前夕。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国内呈现了一派建设社会主义、向科学与文化进军的繁忙景象;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向文艺界、知识界传达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激发了作家、学者们的创作热情。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这一年产生:周立波的灯,老舍的养花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魏巍的我的老师等。这时期,有这样几点倾向值得注意:

6、题材较为开阔、思想和文笔比较洒脱、不少当代散文名家都在这一年奠定了他们创作的基本格调、开始出现散文“小说化”不良倾向。二、六十年代初期的散文创作年代散文创作非常活跃。有别于五十年代散文报告文学一枝独秀的是,这个时期的报告文学、杂文、文艺性散文以及革命回忆录等各方面都齐头并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表现为:.在报告文学上,这个时期的报告文学侧重于为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巨大作用的平凡和不平凡的人物画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中国青年报记者团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甄为民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等.在杂文方面,作家努力冲破“禁区”,开拓言路,通过谈古论今的形式,来抨击阻碍社会前进的人情事物。邓拓的燕山

7、夜话和吴南星三家村札记是当时这类作品的代表。.文艺性散文的丰收杨朔的茶花赋、荔枝蜜、雪浪花刘白羽长江三日、日出秦牧 花城、古战场春晓吴伯萧记一辆纺车.在散文理论方面的突破。教材中所谈到的“笔谈散文”活动,为年赢得了散文年的称号。并对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探讨中,作家、学者们发表了很多有益的见解,这种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平行、交织的发展,成为这次“崛起”的一个重要特征。三、十七年散文的特点:1.这个时期散文比较注重崇高美。追求一种诗意美。从表现手法上,在散文中追求一种含蓄优美的意境。或者说将诗的表现手法带到散文中来。杨朔的诗化散文从作品精神内涵看,作者在主题的提炼上力图在生活中发现提炼一种闪光的

8、思想感情,爱祖国、爱人民。由于追求诗意,使散文陷入了美化粉饰,使它失去了散文最重要的品质“真实”。2.这个时期散文重再现,而轻表现。大多作品描绘了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而作家主体处于萎缩状态。散文本身应该是向内型的,但是当代十七年散文区是外向的。杨朔的自我替换,刘白羽的自我膨胀和秦牧的自我替代型。第二节 杨朔的散文一、杨朔的生平与创作概况杨朔(19101968)原名杨毓瑨,字莹叔。当代著名作家。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人。其父杨清泉为清末秀才。在家庭影响下,杨朔自幼勤奋好学,6岁被送进私塾附读,7岁进志成小学(七年制)。小学毕业后,因家境窘困,无法继续升学。于1927年随舅父去哈尔滨,在英商太古洋

9、行当办事员,同时在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并在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曾在国际协报、五日画报发表过旧体诗。他清高狂放,纵情诗酒,常与三位好友聚会豪饮,赋诗抒怀,号称“四酒徒”。“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惊醒了他的诗人梦,他针对日军建立伪满洲国,侵略、分裂中国的阴谋,有计划的选择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的小说大地部分章节,刊载于大同日报副刊。不久被日军新闻机关检查勒令停载。1937年初,他被迫离开哈尔滨赴上海太古洋行工作,其间筹办“北燕”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北伐等进步书籍。“七七”事变后,依然辞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同年九月去武汉,与友人合办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同年末,经

10、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后辗转到广州。其间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还写了一些通讯,结集为潼关之夜。1939年,杨朔参加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在八路军总部作文化宣传工作,随八路军转战南北,先后创作了征尘、火并、铁骑兵等一些反映抗日斗争、歌颂英雄的通讯报道。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均被收集到1949年出版的小说集月黑夜里。1942年春,杨朔回到延安,在延安抗日协会工作。后进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大生产和整风运动,发表了大旗、霜天、麦子黄时的短篇小说。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宣化龙烟铁矿体验生活,创作

11、了反映矿工对日寇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1946年转入晋察冀野战军,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兼某师政治部的领导工作,转战于华北一带,参加过清风店、石家庄和平津战役,创作了十余篇短篇小说和北线、望南山两部中长篇小说。1949年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文艺部部长。1950年7月创作了反映铁道兵团战斗的中篇小说锦绣河山。同年10月赴朝鲜前线,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部工作,此期所写的通讯报道大多被收入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两个集子。还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回国后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先后到过大西北及东南沿海等地,写出了

12、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西北路途散记、石油城等散文和通讯。1956年后从事外事工作,曾任驻开罗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会议中国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多次参加国际作家会议和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在繁忙的外事工作中创作了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面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残酷折磨,即使在如此的逆境中他依然不忘自己的创作,曾激动地对人说:“我多么渴望写作啊!我要歌颂祖国和人民,写更多的新东西。歌颂这些又有什么错误呢!还有那本洗兵马,我还没有写完”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他带着终生的遗恨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五岁! 杨朔

13、一生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成就最突出的是散文创作。建国前,其散文大多为“实录”,报告性较强;建国后,其散文创作越来越讲究整体构思,抒情性逐渐加强。1956年起创作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皆感情浓郁,构思精巧,语言清新、绚丽、凝练,形成了以浓郁的诗意为主要特色的风格,成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家。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了杨朔短篇选、再版了杨朔三千里江山;翌年出版了杨朔短篇小说集。二、杨朔散文的分类1、杨朔解放后的散文创作,从内容来看,大抵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反映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这类散文,或歌颂中朝友谊,如鸭绿江南北、平常的人、上尉同志;或赞美朝鲜人民不可征服的战斗意

14、志,如春到朝鲜;或反映志愿军的英勇牺牲精神、宽阔的革命胸怀及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如中国人民的心、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及英雄时代、万古青春等,都真挚动人,是抗美援朝正义斗争的壮美诗篇。其中,平常的人最为感人。此文作于一九五一年,写的是作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在朝鲜打过两仗的志愿军战士受了伤,朝鲜老大娘、老先生把他救到山洞里,“天天弄些草药”给他治伤,又关切地向作者要烟草给他抽。志愿军战士求战心切,未等伤好,瘸着腿就上前线去找部队了,临走时还给朝鲜老人留下了饭钱。对这位战士,朝鲜乡亲要“永远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作家也情不自禁地让这个普通战士的名字永远记在自己的记忆里,因为“正是这样平常的人却代表

15、着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性格!”尽管作者最终也没有把这个战士的名字告诉读者,但正是这种“最伟大的性格”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第二类,反映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进,钢铁的大军!以对解放军入城仪式的描写,拉开了新生活的序幕。接下去,作者以多姿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祖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记述了新生活建设者的战斗风采和动人业绩。戈壁滩上的春天,描写社会主义建设的侦察兵勘探队员和钻井工人为祖国寻找、开发地下宝藏;永定河纪行,写永定河引水工程的建设;海天苍苍和百花山,一篇记写海军英雄战士吴才良为国捐躯的动人事迹,一篇缅怀革命烈士梁振江英勇献身的曲折故事,叫人们在建设新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烈士们用鲜血浇灌了鲜花盛开的土地,用生命保卫着祖国的边疆和海防,蓬莱仙境和海市,以浓烈、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描绘故乡蓬莱的巨大变化,反映长山列岛的神奇容颜。而人民在抽针引线绣制“蓬莱仙境”的同时,清楚地懂得:“要不闹革命,就是真正神仙住的地方,也会变成活地狱”,而“一闹革命,就是活地狱也能变成象我们岛子一样的海上仙山”。革命和建设就是这样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