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4935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郫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6.坚持城乡文化发展相统筹。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同时,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改善社区文化环境。 7.坚持导向和强化服务相促进。充分发挥文化主导作用,确保导向正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文化的服务功能,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在服务中做大做强做优。8.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十二五”

2、时期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重建轻管,重管轻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文化活动站(室)的实效作用有效发挥,全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以保障,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基本满足。文化阵地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服务)进一步丰富,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文化市场健康活跃,文化人才相对集聚,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不断升温,逐步形成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二)主要任务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南部新城“郫县文化中心”

3、建设。建成新的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县演艺中心,具备承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条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24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即每个村(社区)有1个文化活动室、1支以上群众文化骨干队伍,“4”即每个镇有1个综合文化站、1个影剧院、1个文化广场、1个特色文化表演团体,“6”即县级有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综合性博物馆、1个多功能剧场、1个大型文化活动广场、1个民办艺术院团。深入文化先进镇建设,建成一批基层文化示范单位,努力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示范性镇综合文化活动站和示范性文化社区,积极参与全市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

4、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增加相适应,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数量和质量,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内容建设。大力推动公共图书阅览室建设,继续做好数字图书馆和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继续做好舞台文艺作品的创作,不断提升品质。开展文化活动。以“人人有一项文化爱好”为目标,实施“幸福郫县美好家园”文化乐民行动。结合我县的望丛赛歌会、望丛二帝祭祀、蜀商恳亲会、古蜀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策划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和郫县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系列群众文化品牌和文化赛事。通过3-5年的培育,实现90%的城市居民、80%

5、的农村群众有一项健康向上、经常参与的文化体育爱好,在全县形成“家庭人人有爱好、社区天天有活动、全县月月有节庆”的文化乐民的生动局面,实现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保障,多样化需求有效满足。实施农村文化工程。继续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农村图书流转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社会文化工程,通过文化下乡、文化服务,把先进的文化交到群众的手中、融入群众的脑里,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完成图书流转“一卡通”,实现全县农村地区图书“通借通还”和图书流转全覆盖。(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物保护。一是加强对石佛寺、扬雄墓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每年投

6、入15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馆藏文物的充实和保护,抢救修复一批石质、陶器、书画类等破损程度严重的文物。同时,征集收购民间文物,充实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品种和数量,力争2015年藏品总量达到4000件,提升县博物馆藏品整体实力。二是对“十一五”期间的文物考古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并集中向社会展示。三是进一步理顺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的关系,与规划部门合作,结合城乡整体规划,统筹全县基本建设,开展地下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加大考古新发现工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一是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加强第一次普查资料的整理研究,完善非物质

7、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县财政每年给予专项经费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对濒危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三是充分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积极申办第三、四、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郫县分会场,充分展示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扩大郫县文化的对外影响力。(3)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博旅游产业。对望丛祠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提档升级,力争2012年将其创建为AAA级景区,2015年努力将其创建为AAAA级景区;以文庙、梁家大院、翰林院等文物保护性开发建设为契机,配合规划打造“天府古镇,记忆唐昌”项

8、目;以扬雄墓文物保护遗址为核心,规划“扬雄园”文化片区项目;在郫筒镇望丛文化产业园文化用地区域打造1座国家二级博物馆,使之成为集中展示古蜀文化的载体;结合郫筒镇天府逸城和古城镇整体打造,将鹃城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市级遗址公园,力争将古城遗址建设成为国家级遗址公园。发展民间博物馆聚落。着力推进民办博物馆发展,全面配合成都市争创全国民办博物馆示范城市,着力在唐昌、郫筒、新民场、友爱四镇打造4个博物馆发展片区,初步建成民间博物馆10家,体现博物馆的聚集式发展,并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团结影视拍摄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影视拍摄基地。借鉴浙江横店和无锡影视城的经验,建设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影

9、视拍摄基地,展示中国西部的民族风情,开发民族风情表演旅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充分利用我县高校资源,打造以文化为内涵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使高新技术产业中以文化产品制作、加工提供技术手段为目标的部分进入产业链条。结合郫县文化发展实际,利用郫县的高校和科研资源,发展以网络游戏制作、动漫设计制作为核心的数字内容产业,囊括表演艺术、广告设计制作等。发展建设文化艺术品市场。利用我县各社会文化团体资源,整合民俗文化资源,依托望丛文化产业园建设发展文化艺术品市场,使之成为弘扬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景点。(4)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以展示、交易、信息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平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参与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搞好经常性国内、涉外展出展演活动,定期举办郫县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增强郫县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郫县,让郫县文化走向世界。 塑造郫县文化形象。将城区文化建设纳入建设总体规划,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