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45778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3 十八届四中全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八届四中全会一、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2、、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科学宏观调控。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政治生活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

3、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

4、诚信的法治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树立政府威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

5、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以保证人民民主为根本。3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应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需求,来寻找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

6、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发展的观点。法因时而立

7、,法因时而进。历史不断前行,法治只有跟上实践的脚步,才能发挥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重视量的积累。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加快法治步伐。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而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做到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道德的红线不能触碰,法律的义务不

8、能弃、道德的责任不能丢。坚持辩证否定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三、能力测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回答16题。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

9、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体现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科学决策、依法行政2完善立法体制,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这体现了立法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此凡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要靠人民维护法律权威要让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权4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10、。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就是法治精神的真谛。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个人利与国家利益相结合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体现了法治和德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外因和内因的关系6依法治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罔顾国情、超越实际以发展的观点看

11、问题,要超越实际,不能墨守成规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洋为中用”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能 “纸上谈兵” A B C D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79题。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这是基于文化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决定依法治国进程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确保公职人员忠于

12、和维护宪法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提高公职人员依宪治国能力9中共中央2014年8月19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多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决定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相互独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回答1014题。10漫画反映了社会公民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13、民主立法11“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是上海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竖立的一块显眼招牌。这反映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决策,实行责任追究公正司法,保障公平正义权责统一,政府依法履职12漫画中行政人员“练功”有利于行使立法权,提高立法质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13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警示我们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14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

14、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反映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有人认为依法治国就是要严格执法,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