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4262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中图版必修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最新考纲 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1)体液与内环境:,考点一 细胞与内环境(5年4考),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体液,(2)内环境的功能: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蛋白质,无机盐,水,(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 尿素 CO2 水 胰岛素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胃蛋白酶 抗体 血浆蛋白 胰淀粉酶 上述物质中_因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不能视作内环境成分;而_存在于_中,因其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属内环境成分

2、,故_属内环境成分。,消化道,(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无机盐,蛋白质,Na+和Cl-,7.357.45,37 ,1.甲、乙、丙中哪两种化学组成最相似?与另一种的主要的差别是什么?,提示 乙和丙。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请对应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提示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下面两幅图为体液或内环境组成,请思考:,1.针对图甲分析:,(1)先据D两端均为单向箭头,确认D为_,它单向来自于B_,单向汇入A_。,(2)图中B一方面与A双向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可与C_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图中a、b、c分别为B与C、A与B及B与D间间隔的“屏

3、障”,则a、b、c依次为_、_、_(填结构名称)。 (3)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A液体,则d过程表示_,D在_处与A汇合。 提示 (1)淋巴 组织液 血浆 (2)细胞内液 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3)淋巴循环 左右锁骨下静脉,2.针对图乙分析:,(1)图乙中a液、b液、c液、d液依次对应图甲的哪些字母?组织水肿是指哪处液体积聚? (2)长期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a液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 提示 (1)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图甲中A、D、B、C;c液。 (2)长期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血浆(a液)渗透压下降。,1.(2015全国课标,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

4、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内环境组成及功能,解析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答案 A,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

5、在中 B.图中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与最主要的区别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解析 本题首先应根据题图判断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故B选项中, 是组织液,且组织液中不含血浆蛋白。 答案 B,1.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2类“非内环境物质” 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 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2)必须认准4类内环境物质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 酸碱缓冲对参与的

6、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5年2考),神经体液免疫,相对稳定,(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_。,(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的必要条件。,有一定限度的,外界环境,自身调节,进行正常生命活动,2.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1)pH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2)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H2CO3,NaHCO3,如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为相应信

7、息分子,请完善下列内容:,A为_,B为_ ; a为_(其靶细胞为_); b为_ ,其作用部位是_ ; c为_ ,它必须经由_运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细胞因子,B细胞,神经递质,突触后膜,激素,体液,1.(2017全国卷,31)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

8、,(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 _。 解析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血浆 (2)增多 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三 P1314,考查角度侧重内环境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与调节,强化记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9、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提示 人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1.(2014全国课标,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

10、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解析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2.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 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 D.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解析 选项A,

1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选项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选项C,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选项D,二氧化碳作为内环境的气体成分之一,其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D,内环境稳态失衡分析 (1)各指标稳态的意义 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组织水肿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3)理化性质失调后果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12、体温失调发热。,(4)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后果 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 混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点拨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前者属内环境,后者不属内环境。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注: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对血浆渗透压维持具重要意义

13、),易错点2 不能澄清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跨膜层数,点拨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两层)进、出小肠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 注:跨越一层细胞跨越两层生物膜 跨越一层生物膜跨越两层磷脂分子,易错点3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于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

14、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1.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A.参与氧气运输 B.参与免疫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维持渗透压 解析 血浆蛋白位于内环境中,维持着渗透压,血浆中还有抗体参与了免疫,还有一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而参与氧气运输的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血浆蛋白。 答案 A,纠错小练,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D表示细胞外液,即人体的内环境,C表示细胞内液 B.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和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B和D C.红细胞内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膜 解析 由题图可知A是肠腔,其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A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和B项错误。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内部之后,要发挥作用还需要进入线粒体,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所以,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C项错误。 答案 D,3.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 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在内环境中。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