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3971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新人教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森林的现状及作用 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及现状,(1)分布:,(2)现状:急剧减少,_破坏殆尽。,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刚果河流域,原始森林,2.森林的生态效应,读下图,回答问题。,(1)森林的生态效益。 调节_、稳定_、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_。 _、美化环境、_、防风固沙。 (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_、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_锐减等。,气候,大气成分,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气候失调,生物多样性,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读雨林在大气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之肺”:调

2、节全球大气中_平衡的作用。 (2)“绿色水库”:调节全球_平衡的作用。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维护_。,碳氧,水,生物多样性,【深度思考1】 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提示 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读雨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_。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

3、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雨林被毁,_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贫瘠,植物体,养分,【深度思考2】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为什么?,提示 (1)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同贫瘠的土壤;(2)热带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5.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开发计划、影响与保护 读下图,回答问题。,(1)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_和_,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具体原因: a.开辟_: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b.商业性_: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4、,人口增长,贫困,大型农场,伐木,c.过度的_: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d.采矿、修路、_: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2)开发计划与影响。,迁移农业,城镇建设,亚马孙横贯公路,亚马孙平原,外资,(3)雨林的保护。,保护性,自然保护区,选择性采伐,环境教育,缓冲区,【深度思考3】 保护雨林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提示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但是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高,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应负更多的责任。另外,发达国家对木材需求量大,再加上跨国企业在雨林地区毁林开荒,开辟大型农牧场,对雨林破坏作用大。,考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全球环境效应与开发、保

5、护,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3.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异常,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3)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锐减。,(2018山西四校联考)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

6、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1)(2)题。,(1)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湿度和径流 B.降低风速,减少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 (2)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解析 第(1)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径流速度,拦截径流和泥沙;有植被的阻挡,大气湿度可能会增加,但是径流量不会增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植被以灌丛为主,缺乏森林,说明气候比较干燥,降水比较少,与西北地区吻合;我国东北、西南、华南

7、地区相对湿润,都有森林分布。 答案 (1)D (2)A,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考法一 植物生长与环境 1.(2014课标,7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A. B. C. D.,(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

8、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 第(1)题,通过计算,2009年生物量为4,2010年为4.78,2011年为4.93,2012年为5.04,2013年为5.19,生物量逐年提高,项正确,项错误。通过读表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变,而草本植物数量增多,因此植株密度增大,项正确。材料和图表无法体现植被分布情况,项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

9、。第(2)题,抓住关键词,“此消彼长”。通过计算,植株数量方面灌木没有变化、草本数量增多,A项错误。总生物量、灌木和草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B项错误。地上生物量方面,灌木和草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C项错误。地下生物量方面,灌木由1变成1.01,0.99,0.98,0.97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草木由1变成1.21,1.29,1.42,1.58呈现上升的趋势,符合“此消彼长”,D项正确。第(3)题,通过对图表信息的整体把握,灌木植物数量上没有变化,地上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地下生物量略有下降,整体而言变化不大;再看一下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多,地下生物量也有增加,整体而言增加很大;随着

10、时间的推移,结合变化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D项符合题意。 答案 (1)A (2)D (3)D,考法二 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2.(2013课标,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

11、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1.

12、湿地概况,(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考点二 湿地,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3.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数量在减少,如泥沙淤塞,围湖造田,滥垦沼泽、滩涂等。 (2)质量在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降低。 (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4.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

13、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5.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下表为我国两地区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2015天津文综,89)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14、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解析 第(1)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鱼类密度会减小,故选项A、B、D错误。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选项C正确。第(2)题,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耕地、灌渠增加,大量截留入湖河流水量造成的。防止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措施

15、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选项B正确。 答案 (1)C (2)B,湿地的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分析 本考法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湿地减少的原因的分析方法。 (1)看变化时间的长短,(2)看湖泊所在地,考法一 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1.(2013海南地理,1314)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 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 影响是( )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B. C. D.,解析 第(1)题,由“黄河”和“灌渠”可知,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导致湖泊减少。第(2)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有调节小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旅游等功能。 答案 (1)C (2)B,考法二 湿地的成因分析 2.2014课标,36(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