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39705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含义和特征,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干湿区划分图,回答问题。,(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_。,地域空间,(2)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_的,有的界线是模糊的。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_,区域之间有显著的_。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_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明确,连续性,差异性,相互联系,2.区域空间结构,读某区域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_形式。,空间分布,(2)

2、区域发展阶段从甲到丙的影响因素。,(3)空间分布特点。 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_状。,自然地理 条件,社会经济 活动,区域开放 程度,点,岛,3.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指_的比例关系。 (2)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3)变化特点。,三次产业及其内部,就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三、二、一,【深度思考1】 (1)区域和地域有什么异同?,(2)如何根据三次产业的比重推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提示 (1)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

3、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 (2)一般而言,当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当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二、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教育程度,2.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二,三,较低,网络,低,低水平均衡,整合,三、区域发展差异 1.四大地区的差异,(1)划分依据:_、经济基础、_和对外开放程度。 (2)表现: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_和_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_为主导

4、,但在中、西部地区,_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_、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_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_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发展水平,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重化工业,农业经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传统型工业,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_,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_。,开放程度高,经贸合作,2.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

5、_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秦岭淮河,森林、煤炭、石油、铁矿,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深度思考2】 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有哪些?,提示 长江三角洲水热充沛,雨热同期,符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人口稠密,地块较小,而水稻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满足水稻精耕细作的需要;水稻单产较高,可以满足较多人口生活需要。,3.西部大开发,(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_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优势与劣势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资源优势突出,但基础

6、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西部,(4)西部大开发的意义,4.中西部地带区域发展的优势分析,(1)地域辽阔,能源和_资源丰富。 (2)有广阔的天然林场和天然牧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3)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4)_贸易优势突出。,矿产,沿边,考点一 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1.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解,(1)区域空间结构,(2)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三次产业分别表示如下: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7、。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2.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1)空间结构的变化 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交通、人口与产业分布、乡村与城市等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形式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不断地发展变化。,人口分布:乡村城市。 工业、城市:密度小密度大。 乡村与城市:乡村地域面积减小;城镇地域面积增大。,(2)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 区域在发展前期,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不断加速,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2018天津和平一模,13,18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

8、明印度半岛20N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说明印度半岛城市的分布特征。(6分),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最大海港,港区位于中心城区东侧,长20千米,水深1017米。 (3)描述孟买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孟买港成为印度最大海港的有利条件。(8分) 解析 第(1)题,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图示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即自西向东流,依此可判断地势。第(2)题,图示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沿铁路线分布。第(3)题,注意城区、郊区分布基本沿铁路线呈带状延伸。海港区位条件可从水域条件(停泊、航行条件)、陆域条件(陆地建设),以及经济腹地和城市依托角度分析。,答案 (1)地势

9、西高东低。判断理由:河流多由西向东流。 (2)城市分布不均,主要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3)孟买的城市空间形态呈条带状。孟买湾为避风海湾,港阔水深,有很好的航行条件和停泊条件;有多条铁路与全国主要城市连接,腹地广阔,货运量大;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经济发达,港区基础设施完善。,1.区域特征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流程为:,(2)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流程为:,(3)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其解题流程为:,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法一 江苏地理特征分析 1.(2017课标全国,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

10、;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解析 本组

11、题目主要考查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改由山东入海,淮河故道淤塞,因此作为南北方分界的标志,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第(2)题,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造成苏南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人文地理地域分异明显。第(3)题,当代背景下,促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本区域南北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进入21世纪,交通是促使本区域经济广泛合作、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 答案 (1)C (2)D (3)D,考法二 区域地形、水文特征分析 2.2015新课标,37(1)、(2),

1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解析 第(1)题,由图中水流流向以及文字材料体现的灌溉水流方向可以判断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第(2)题,黄河含沙量大,因此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 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 (2)问题

13、: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考法三 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影响 3.(2016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10分),解析 注意文字材料提示,坐北朝南的房子,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理解落叶和常绿的区别,根据图中树木种植的位置,推断出传统民居植树的作用,夏季遮阴,冬季让阳光射入室内。 答案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

14、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 (1)气候差异的形成,考点二 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

15、、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5)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及其成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2016上海地理,1516)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据此回答(1)(2)题。,(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2)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 B. C. D.,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约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约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约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约占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A正确。第(2)题,图示20002010年十年间,东部地区县内和省内县际间人口流动下降,说明县内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