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52185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2)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内部结构:开式、密封式。又可分为:湿式、干式或胶体式 正极板:以铅锑合金为骨架,网栅上涂二氧化铅 负极板:海棉状铅板。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的,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片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 隔板: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问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正、负极板间均需放置隔板,以防止正负极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隔板由木质、橡胶、微孔橡胶、烧结式PVC、聚丙烯(PE)或者超细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 外壳:电池槽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群组,通

2、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4种 电解液: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度浓硫酸而成。它的密度高低视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条件下,密度为1.21.3gcm3,浓度: 27 37%。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于铅酸蓄电池的杂质。,铅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的化学反应,充电时把铅板分别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发生电解反应,反应如下: 阴极(A极,还原) 阳极(B极,氧化) 充电时的反应式: 这样,随着电流的通过,PbSO4在A极上变成蓬松的金属铅,在B极上变成黑褐色二氧化铅,而在溶液中有硫酸的生成。因此,用比重计测量铅酸蓄电池的硫酸液

3、的比重,可以判断充电的程度。,如果把充电后的蓄电池两极连起来,电子就沿着导线从A极流向B极,这时的蓄电池的放电原理与原电池相似,结构式如下: 负极(氧化),由于硫酸的存在,反应后生成难溶的硫酸铅。 正极(还原),同样生成硫酸铅。 放电总反应式: 蓄电池放电后,硫酸的浓度减小,因此,用比重计测量铅酸蓄电池的硫酸液的比重,判断放电的程度。铅蓄电池的单体电压为2V,使用或储存一段时间后,当电压下降为1.8V,硫酸的比重下降到1.2时,就需要充电。 铅蓄电池放置日久,由于“自放电”(不使用的自身放电),电池电动势会逐渐降低,因此,蓄电池要定期充电,加以维护。,铅蓄电池中所涉及的化学符号: H2O :

4、水 H2SO4 : 硫酸 H2O + H2SO4:“电解液” Pb : 铅 (灰黑色金属,良导体) PbO2 : 氧化铅 (深黑色金属氧化物,良导体) PbSO4 : 硫酸铅(浅灰色,不良导体,比容(体积度)大), 已充电的蓄电池 正极 : PbO2 负极 : Pb 电解液 : H2SO4 + H2O (浓度高) 已放电的蓄电池 正极 : PbSO4 负极 : PbSO4 电解液 : H2O + H2SO4 (浓度低) 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始终参与内部化学反应.。 在高电压(典型情况为每个电池 2.4 V以上)时的其它反应: 正极:2H2O O2 +4 H+ + 4 e 负极:4 H+

5、+4 e 2 H2 电池:2H2O 2 H2 + O2 在充电过程的最后,水(H2O)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这些气体从蓄电池中逸出,使得电解液失水。 氢-氧混合则成为一种爆炸物(爆炸气体)!,电池容量和放电率,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与放电制度(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和电池结构有关。放电率低,电压下降缓慢,放出的实际容量高。温度高,放电容量大。 放电时所使用的电流值、温度和终止及电压不同,均是一个给定的电池放出不同的Ah数。 概念: 放电率。在活性物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电池容量随放电电流增增大而降低,因此,在谈电池容量时,必须指明放电率。放电率有小时率和电流率两种表示方法。 小时率:是一定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来表示。不同的蓄电池有其规定的标准放电率,如:汽车用蓄电池,一般用20h 率容量,固定型或摩托车用10h率容量,牵引型(动力型)用5h率容量。 对于6Q120Ah,电池容量为20h率,120Ah。意味着:该电池以6A的电流放电能延续20h为合格。 电流率(倍率):是指电池放电时的放电电流数值为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如0.1C20, 表示对于120安时(C20)的电池以1.0*12012安的电流放电, C的小角标表示放电时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