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18045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江苏省扬中市城镇居民收支分析2013年,扬中市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桥港兴市、创新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安民”四大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着力保障民生幸福,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以政策保障增收,以产业促进兴市,以就业带动增收,全面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一、城镇居民收入稳中有升,结构持续优化 2013年,扬中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38271.7元,比上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99.0元,增长9.4%。从收入水平来看,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稳中有升,四大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图:2013年四大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情况(单位

2、:元,%)1、工资性收入仍为收入主导。从家庭总收入的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导力量,呈现平稳较快增长趋势。全年人均工资性收入22723.0元,同比增加2156.5元,增长10.5%,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59.4%,拉动总收入增长6.2个百分点。工资提标是城镇居民增收的主因之一,从2014年1月1日起,经省、镇江市批准,调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地区类别,省最低工资标准从二类地区调整为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280元调整为148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 11元调整为13元。全年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53083.0元,同比增9.3%。2、经营性收入增长迅速。我市经营性

3、收入成为收入第二生力军,我市个体、私营经济数量规模不断壮大,助推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迅速增长。2013年全市新办民营企业989家,新办个体工商户2054户,新增注册资本万元,引进市外民营投资额万元。人均经营性净收入8113.0元,增长13.9%,人均经营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1.2%,比去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总收入增长2.9个百分点。3、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2013年,扬中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860.7元,增长19.0%,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2%,占比与去年相比增长0.1个百分点,拉动总收入增长0.4个百分点。主要得力于城镇居民存款利息、各项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租金和其

4、他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其中2013年扬中居民储蓄存款达230.5亿元。4、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赡养捐赠收入等。我市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上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人均转移性收入6575.0元,增加607.3元,增长10.2%,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17.2%,拉动总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二、城镇居民消费全面增长,热点逐步凸显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扬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支出为20187.0元,同比增加2178.6元,增长12.1%。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城

5、镇居民衣、食、住、行、购的质量和总量均高于往年,城镇居民消费热点显现。见下表: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比表(单位:元 ) 指标名称2012年2013年%人均消费支出18008.420187.012.1%1.食品5546.76218.012.1%2.衣着2359.62647.012.2%3.居住1437.51570.09.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180.21298.010.0%5.医疗保健934.11120.019.9%6.交通和通信2118.72309.09.0%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3576.24017.012.3%8.其它商品和服务855.51008.017.8%2013年城镇居民消

6、费支出对比图(单位:元)1、恩格尔系数30.8%。2013年,扬中市城镇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6218.0元,同比增加671.3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0.8%,占比与去年持平,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7个百分点,5年降低4.2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扬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接近最富裕标准。2、衣着消费注重档次。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人们更加注重衣着类商品的质量、时尚和档次,追求“美”和“质”的提升。随着南京雨润大型商场的扬中落户

7、,各种高端服饰品牌的入驻,刺激着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大幅增长,加上春节来临之际,城镇居民购买过年衣饰的需求高涨。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2647.0元,同比增长12.2%,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3.1%。3、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类支出逐年提高。城镇居民更加关心居住条件的改善,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用于装潢、购买新型家电、家具的支出持续增长。2013年人均居住支出1570.0元,增长9.2%,占消费支出比重为7.8%。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298.0元,增长10.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4%。同时出行质量不断提高,出行工具多样化。从普通的电瓶车、公交车、三轮车、出

8、租车,到高档的摩托车、小轿车、商务车等。居民出游选择乘坐飞机、高铁、豪华客车等高档出行工具的人群日益庞大。全年交通和通讯支出为2309.0元,同比增长9.0%,占消费支出比重为11.4%。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持续攀升。扬中城镇居民在注重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更注重精神质量的提升。2013年,城镇居民外出旅游、健身活动、其他文化娱乐服务等文娱活动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文娱消费层次逐步提升。2013年扬中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017.0元,比上年增加440.8元,同比增长12.3%,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9.9%,文教娱乐占比较上半年上升1.2个百分点。5、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大幅增长

9、。2013年,扬中城镇居民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增长迅速,人均达1008.0元,同比增加152.5元,增长17.8%,增幅较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更加注重追求个性和时尚,表现为金银珠宝饰品、手表和其他杂品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其他杂项服务和美容方面的消费需求日益高涨。三、促进居民持续增收的几点对策一是以产业升级促进企业、全市经济发展。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选资,加快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瞄准产品高端化、要素集聚化、生产智能化,发展可持续化,构建以本市主导产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创新科技和文化产

10、业转化为成果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促进我市经济新一轮发展势头,从而以经济全面发展升级促进居民增收。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引进和发展,既要经济平稳快好发展,也要做到绿水青山、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二是以促进就业进一步保障居民持续增收。着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积极创新思路、创新模式,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筑巢引凤”方式,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平台,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利用,持续实施“江雁计划”。积极构造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劳动者的普惠公共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突出

11、问题。以政策保障就业,鼓励和发展创业,加强监管和培训,持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对接工作,处理好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就业安置的问题,提高就业和再就业率,促进居民持续增收。三是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受政策性影响,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无论从价值观念和现实生活来看,农村居民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人,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村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对于拆迁农户国家有相关补偿和保障措施,政策倾斜作用明显。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如何实行并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从提高农村闲置人口的就业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行农村人口应保尽保,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鼓励城乡居民自主

12、创业、促进融合、齐头并进,真正做到从体制政策上、价值观念上、收入实惠上的城乡一体化。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