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04554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禽类养殖重要技术整理 (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肉鸡养殖的趋势相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国每年人均占有肉鸡的总量怎么样呢?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肉鸡占肉类的比重是比较高的。例如,日本占肉类的37%,美国占肉类的40%,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公斤以上,美国人均年消费量达50公斤以上,而我们国家呢?肉鸡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人均年消费量还比较低,大约是10-12公斤,还需要大幅度地发展才能赶上比较发达的国家。而优质肉鸡因为其品质优良,它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快大型肉鸡,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可能将一年年的增加。香港、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优质肉鸡占肉鸡的比重将近90%,而长江流域各省市大约占到70%以上,黄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各省市大约占到40%左右,

2、所以预测最近几年,北方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快大型肉鸡要想继续增长,必须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发展深加工产品。总之,无论对于优质肉鸡,还是快大型肉鸡,其生产方式进一步的规模化、产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我国肉鸡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20%-30%的高速增长以后,到了21世纪,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尤其是北方的快大型肉鸡,近几年总体没有明显地增长,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南方的优质肉鸡增长速度也不如从前。那么,未来几年中国的肉鸡产业是否还有增长的可能,中国肉鸡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怎样控制好成本,怎样最有效地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对肉鸡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

3、不是说你养200只鸡,我养5000只鸡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有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区域,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不过,快大型肉鸡和优质肉鸡,今后几年在饲养方式上会产生更大的反差。快大型肉鸡的饲养会更加集约化,它可能会是几个农民的几万只鸡集中在一片鸡舍内饲养。而优质肉鸡虽然也强调上规模,但它的饲养方式却完全不同。我们国家现在退耕还林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在这些地方放牧饲养,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所以优质肉鸡今后地发展方向,应该强调以散养和放牧饲养为主体。我们国家除了以三黄鸡为主的优质肉鸡外,有的地方还保留了一些优秀的地方品种,比如说泰和乌鸡、固始鸡之类的,这些很有地方特色的鸡

4、种。但这些地方品种鸡有四大缺陷,一个是它的早期増重慢;一个是繁殖性能差;一个是耗料多;一个是育肥效果差,所以,由于这四个缺陷,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地方品种鸡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鸡免疫接种的用药误区一些养鸡户不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依据抗体检测水平,选择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效疫苗,实施正确的接种途径预防、控制传染病,而是盲目地实行超前免疫,频繁地打疫苗,并且逐次加大剂量影响免疫效果。超前免疫影响母源抗体。雏鸡在正常情况下存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水平是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经行唐县兽医实验室检测,雏鸡在5日龄新城疫、法氏囊的抗体仍有较高的水平,有的用户在不进行

5、抗体检测,不知母源抗体水平高低的情况下,将新城疫、支气管、肾型传支三联苗提前至3日龄或1日龄首免,既增大了应激反应风险,又会造成疫苗与母源抗体发生特异性抗体中和影响免疫效果。不同种疫苗接种间隔时间短造成互相干扰。正确的免疫程序为不同种疫苗接种间隔应在一周以上,灭活疫苗间隔应在两周以上。有的用户只要听说有什么新疫苗,就不顾自身鸡场实际用什么疫苗,特别是1月龄内的雏鸡免疫时该问题更为突出,有的用户在一个月内免疫新城疫三次,法氏囊、鸡痘、传支各两次,禽流感、肾传支、大肠杆菌、支原体各一次,由于高频次的免疫,使两种疫苗免疫间隔时间太短,造成疫苗间的互相干扰影响免疫效果。大剂量、高频次接种加重应激反应,

6、造成免疫抑制。正常情况下,给鸡只接种疫苗,因鸡只挣扎、疼痛、免疫反应等因素可发生轻微的应激反应,若大剂量、高频次的免疫接种会极大地增加免疫反应发生几率或加重免疫应激反应。笔者曾在行唐县冻庄村遇见一户在115日龄蛋鸡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后,在120日龄同时用克隆-45疫苗3.5倍量点眼、新城疫系冻干苗2倍量肌注、鸡痘2倍量刺种造成严重免疫应激反应的实例,1300只鸡因此造成了3日内325只鸡死亡。 在一定限度下,机体产生抗体是随着抗原(疫、菌苗)的增加而增加的,但当大剂量、高频次接种疫苗,其抗原超过一定限量时,不但无谓增加了防疫成本,而且还会造成鸡群免疫系统麻痹,产生免疫抑制,起不到免疫效果。如何

7、避免鸡免疫失败预防鸡疾病的措施之一就是使用疫苗,但有时候接种疫苗后却仍有疾病爆发流行,原因可能是疫苗没有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造成免疫失败。那么如何避免鸡免疫失败? 一、疫苗的选用。 1.购买疫苗要看生产厂家,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2.购买疫苗要选商店,到经兽医部门批准经营生物制品的专营商店购买;3.检查是否合格,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注意瓶子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是否真空和是否在有效期,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使用。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鸡群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

8、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采取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 免疫操作方法有饮水免疫、气雾免疫、点眼免疫等。各免疫操作有其要注意的事项。1.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用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可在添有疫苗的水中加0.3%的脱脂奶粉做保护剂。在饮水免疫前可适当限水,以保证疫苗在1小时内饮完,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疫苗水。2.气雾免疫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并保证雾粒在50微米左右。3.点眼、滴鼻免疫,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4.刺种疫苗必须刺一下然后浸一下刺种针,保证刺种针每次都能浸入疫苗溶液中。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时,注射剂量要反复校正,使误差小于

9、0.01毫升,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四、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对怀疑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对未发病的鸡作紧急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鸡群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必须对饲料进行监测,以确保不含霉菌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和各种疾病发生,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在免疫前后24小时内应尽量减少鸡的应激。适当增加蛋氨酸、缬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确保免疫力。合理选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以增强免疫效果。五、做好消毒工作。进雏前对育雏舍和所有用具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经常进行带鸡消毒。畜禽注射应注意的问题许

10、多畜禽规模养殖场制订的免疫程序比较合理,病畜的诊断和用药也还正确,但其畜禽抗体水平仍较低下,疫情不断,治疗效果不佳,康复期长。出现这类情况,与注射操作有较大的关系。现就畜禽注射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 1、注射器械的检查及消毒 (1)针筒 应仔细检查注射器针筒有无破损,针筒和活塞是否配合,金属注射器的橡胶垫是否老化,松紧度的调节是否适宜,对针筒进行正负压的试验有无漏气,调节螺旋是否滑动、能否固定,玻管内壁是否光滑,针筒凸嘴与针头座的接合是否严密。 (2)针头准备供注射使用的针头数量要充足,要锐利、畅通,能与注射器凸嘴紧密接合,不能有弯曲或堵塞情况。 (3)消毒 金属注射器、针头夹、针头盒必

11、须彻底清洗(针头应逐个冲洗,清洗后用清洁纱布包裹每具金属注射器械,针头应放在针头盒内),进行煮沸消毒灭菌。要求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 2、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做到,1针1畜(禽) 实践表明,经针头传染疾病的几率较高,所以畜禽注射药物时必须做到1针1畜(禽),应按畜体大小及注射方法选择适宜的针头型号。针头夹应备用2支,一支用于取装消毒灭菌针头,一支用于摘卸注射使用后的针头,两者不能混用。抽吸药液后应排尽针筒内的气泡,若有大量微小气泡的要等片刻待泡沫消失后再提空,带有少量气泡或泡沫的针筒会使药液核定量不能注入机体,拔出针头时药液易从针头喷射出来,影响注射效果。消毒灭菌后的针筒不能混杂

12、交替使用,同时还应考虑药物配伍禁忌。 (2)猪体保定问题凡体重在30千克以内的仔猪,必须采取保定措施,但对中、大型猪应尽量少保定,以减少应激反应。此外,还应注意不搞袭击注射、不打飞针。 (3)针筒及针头型号选择 注射前应按动物种类、大小,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注射计划选择适宜的针筒及针头大小型号。例如临产老母猪接种大肠杆菌苗时,宜选用10毫升针筒,16#30毫米型针头;60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苗时,宜选用20毫升针筒,12#20毫米型针头;初生仔猪3日龄补铁时宜选用7#、9#10毫米型针头。针眼大易渗出药液,针头太短药液达不到有效注射部位,过长过粗针头易伤及神经、筋膜、骨膜等。 (4)注射部

13、位选择根据被注射动物的肥瘦程度、清洁状况及有无肿胀硬块等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注射的深浅度。 (5)注射剂量 一般肌肉注射剂量:10日龄仔猪1.5毫升,2060日龄仔猪23毫升,60日龄以上中、大猪58毫升。同时应注意同类药物的常用型、浓缩型、长效型和吸收利用率高低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注射剂量。 (6)注意注射液的温度 注射液的温度对机体的影响较大,冷藏药品和冷冻疫苗经稀释后,如果立刻注射则易引起冷应激,引起注射部位毛细血管收缩、微循环系统暂时受阻、吸收缓慢、药效不明显。因此,寒冬季节,注射前应将冷藏药品或冷冻疫苗经稀释后加温至1825。方法是将药品或疫苗放置在30的空调房

14、内或温水中预热30分钟左右再使用,切忌高温烘烤。夏秋季节,注射前将冷藏或冷冻疫苗、药品放室内片刻,无冰冷感觉后再使用。疫苗稀释后还须在2小时内用完。注射药物或疫苗时,还应注意自制苗的细度,大颗粒悬浮液或冻干苗稀释后未完全溶化就注射,会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吸收困难,长期刺激则易引起器官的钙化或增生。实践表明,注射液的剂量、刺激强度、温度、细度等任何一个不当,都会明显影响注射效果。 (7)注意药品的包装与含量 药品或稀释剂(专为疫苗等配置)的含量不足,也会明显影响注射效果。有些厂家生产的冻干疫苗,没有指定或配备的稀释剂,而应用冷开水、矿泉水等饮用水作为稀释剂,又不考虑稀释液的pH值及微量元素,这必

15、定会明显影响注射效果。疫苗稀释的注意事项稀释疫苗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操作时应由专人具体负责。开启后的疫苗瓶应反复放入稀释液洗涤,并在稀释器皿(器皿应选用玻璃或塑料制品)中上下振摇以保证稀释均匀。稀释好的疫苗与未稀释的疫苗应分别放置并做好标记以防混用。疫苗稀释后应放在阴凉处,避开强光和热源。 疫苗使用要坚持现用现稀释的原则,以免稀释后的疫苗久置后影响效力,特别是在高温育雏的环境下,活毒疫苗稀释后1小时活力即会大大降低甚至丧失活力。 疫苗稀释液的正确使用。稀释液应首选由疫苗生产商专门提供的,如马立克氏病疫苗等(稀释液的保存效果应保证)。如果未提供,一般应使用不含消毒剂的蒸馏水、灭菌的生理盐水或去离子水稀释。通常自来水中含有杂质,应在煮沸冷却后方可使用,即通常所说的冷开水。气雾免疫时不宜使用生理盐水等含盐类稀释剂,以免喷出的雾粒迅速干燥致盐粒浓度升高而影响疫苗的活力。 疫苗稀释倍数的适当掌握。实际运用中,盲目扩大和缩小稀释倍数都不能达到正确使用疫苗的效果,也就是说500羽份的疫苗用于1000羽禽会降低苗量,达不到应有效价,而把1000羽份甚至更大剂量的疫苗用于500羽禽则会因疫苗剂量过大而击穿其靶细胞导致该病的发生,特别是中强毒苗如法氏囊疫苗首免时更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