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0426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爱福幼师培训学校 http:/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幼儿的活动 B教师的活动 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D个别活动 2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3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A讨论法B复述法C故事法D提问法 4.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质、教育手段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环境 5.

2、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6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观 2沟通 3直接教学 4间接教学 5接受学习 6发现学习 三、判断题 1指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是幼儿教师的权利。 2尊重幼儿人格,听从幼儿的意愿和决定是幼儿教师的义务。 3卢梭说过,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这是指幼儿教师要具备综合性的能力。 4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主要是言语的沟通,非言语的沟

3、通很少。 5幼儿之间的冲突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6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 7教师利用玩具、榜样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直接教学的形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儿童观? 2幼儿教师应如何重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 3简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4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内涵。 5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 6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包括哪几方面? 7根据法律规定,幼儿教师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8简要叙述教师如何学会观察? 9幼儿教师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10简要叙述教师直接“教”的优点和缺点。 五、论述题 1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

4、作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2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3试述幼儿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 4教师如何与幼儿沟通? 5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六、案例分析 军军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觉得难沟通,几乎无从下手,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原来他的好奇心这么强,而且他与小朋友相处挺好的。他就是不愿意上课。上第一节课时,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上第二节课时,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队伍中。这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给你贴小星星

5、。”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就表扬了他,在班上给他做了值日生。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他成为“好朋友”。下课时他会与老师玩、聊天。现在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还提出好多问题。小朋友和老师都夸他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请谈谈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 2D这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3A幼儿在讨论中能自由发言,阐述自己观点。 4B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 5B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语言要明确、通俗,便于幼儿理解。 6B教师通过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使得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观:是人们对

6、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2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 3直接教学: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 4间接教学: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5接受学习: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6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

7、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三、判断题 1。 2。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人格是教师的义务,但不包括听从幼儿决定。 3。 4。非言语的沟通常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5。幼儿间的冲突影响到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影响到其发展。 6。 7。玩具、榜样等是间接教学的方式。 四、简答题 1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 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

8、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一新的儿童观给20世纪中、后期的儿童教育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保障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儿童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飞速扩展,而且在质的方面日益优化,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2从学前阶段的一般发展进程来看,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有共同规律,但具体到某个学前班或某个学前儿童,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儿童主观心理活动不同,其发展又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应根据具体班级的特点和个别幼儿的特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1)作为幼儿园

9、教师,要对全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观察、专门的测查,了解儿童在语言、数学概念、智力、动作及身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其具体条件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但还应该根据幼儿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如果忽视儿童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在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上都是机械

10、划一,那么,就会使教育工作成为盲目或徒具形式的活动,不能很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甚至给儿童发展带来有害的影响。 3、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而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

11、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给予他们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人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贡任。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们常常说,感情是双向的,只有

12、一方的付出是得不到真正的感情的,师生关系也应当如此。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 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体,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4感情是双向的,只有一方的付出是得不到真正的感情的,师生关系也应当如此。在以前,往往强调教师要对幼儿付出自己的爱,好像只有这样做,教师才够伟大,教师才能称之为教师。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不要求回报的爱,也得不到他们的珍惜,因为他们

13、往往认为,这是我应该得到的。更有些孩子把别人的谦让当做是一种软弱,可以任意胡作非为。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付出自己爱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牛关系。 5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以下特点: (I)纯真美好。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幼儿教师永远都显得那么年轻和充满朝气。因为当每一个成人聆听幼儿银铃般的笑声时,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教师劳动的成果或许要等上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这个职业是一

14、种精神生产。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工艺过程,也不可能有硬性的技术指标。对于教师劳动的质量和成果是难以做精确的测定的。 (4)多重角色。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这使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变得错综复杂,也因此使得这个职业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其角色是:生活中当妈妈,学习中当老师,游戏中当伙伴。 6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身体健康。 7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精神,“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I)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是: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