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0398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呈报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的报 告市委宣传部:现将我区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报送你部,请予审阅。 中共市区委宣传部2009年12月31日2010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2010年,我区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五届十三次、区委五届十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富民、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的工作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努力构建宣传思想强势工作战线和强势工作格局,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区灾后重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

2、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抓重点,重质量,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推进(一)理论学习重点突出,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区委中心工作,对学习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印发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实施意见,制定科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考核办法。全年集中学习12次14天,参学率均达96%以上。组织开展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李长春同志在四川考察的讲话精神、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等4个专题的学习,召开了十二五规划专题座谈会。先后邀请西南大学地理学院院长杨庆媛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志章教授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张立伟教授分别就城乡统筹、

3、中国城镇化与城市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应对等热点问题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建立了理论学习报告制度。组织编印了理论参考12期。为区委中心组成员购买了大国悲剧、活页文选、理论学习与形势教育等10余种学习资料。加强对全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的检查指导。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调研与检查活动,抽查了6个镇乡和8个区级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总结了各级各部门取得的经验、成绩和亮点,查找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下发调研和检查的情况通报,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二)理论宣传深入浅出,发展氛围营造有序。

4、加强宣讲团建设。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等有关部门专兼职理论骨干组成的区委理论教育宣讲团,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宣讲工作。组织全区副区级以上领导干部、区委党校讲师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理论宣讲活动,举办、开展各类报告、讲座、辅导等100余次。各镇乡、各行业还根据需要,组织了宣讲小分队,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理论宣讲工作。 (三)理论研究实效明显,服务大局不断深入。区委中心组成员、各基层中心组根据各自工作重点,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撰写出了、等40余篇调研报告,为区委决策提供了参考。区委书记同志撰写的等理论文章分别在日报、中国农经信息网、新闻网上发表。迄止目前,已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我区各级中

5、心组成员撰写的文章20余篇。通过学习和调研,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政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二、抓创新、重落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一)认真谋划设计,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制订了具体实施意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协调指导。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党委(党组)也成立相应机构,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从6月下旬开始,广泛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宣传和大讨论活动。主要是充分运用、门户网等媒体和宣传阵地,大

6、力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重要举措,不断浓化学习氛围。各街道、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党组织按照要求,及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作出专题部署,促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三)搭建学习平台,完善工作抓手。全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创建方向,细化整改措施。策划实施了一批学习实践项目。引导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学习载体和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学习效果。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宣讲员队伍。积极做好基层优秀宣讲员的选拔和培养,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经常性宣讲。建立了一套学习制度。在各级党组织中,重点建立健

7、全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日、基层调研、学习成果转化、汇报通报“五个制度”。同时,对各单位提出了“七个有”的规范化要求,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制度、有学习材料、有学习笔记、有学习载体、有学习场所、有固定学习时间。六是选树一批学习型党组织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全面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三、抓亮点,重实效,外宣工作不断升华对外宣传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制定完善了对外宣传新闻报道奖励制度,为外宣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外来记者采访活动不断规范,确保了宣传报道的正面性,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负面报道,使对外宣传质量不断提高。以,等重大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大型采访活动和对外新闻宣传战役,邀请中央、省、市媒体来采访,全面展

8、示和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推介我区良好的软硬件投资环境。对外宣传手段不断丰富,特邀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组专题录制“”特别节目,协助市委成功举办了省电视剧题材规划会。开通手机短信要闻宣传平台,及时宣传区内重大要闻。精心印制反映我区重建成果的纪实宣传画册2000册,制作展板80余张,编印了首部反映凤凰文化的旅游书籍5000册。在日报、精心组织编辑灾后重建和建市25周年专版。开展了经常性宣传工作指导。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通气会,编发一期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及时总结工作,安排新闻宣传任务。全年编发新闻宣传工作要点4期。积极组织宣传系统干部和新闻从业人员参加干部培训,提高了从业能力和水平。进一步

9、密切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提高市级以上主流媒体的用稿量。一至三季度在四川电视台播发稿件10条、电视台播发稿件249条、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稿件84件,组织摄制决胜重建等专题片16部,开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战红五月、挂包帮等专题节目60余期,完成市级采风活动,作品红城春晓获最佳编导奖和作品二等奖。四川日报刊载稿件2篇、日报刊载稿件661篇,在新华网等网络媒体上刊发稿件68条。结合系列主题宣传制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灾后重建等大型广告宣传牌4个、路桥广告50个、布幅标语600余幅、永久性标语150余幅、专栏墙报共100余期,极大地提升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抓导向,重策划,舆论引导水平明显

10、提高(一)对内宣传引导正确,内容丰富。狠抓重点宣传,先后制定了宣传贯彻2010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及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纪念“5.12”地震周年和建市25周年宣传方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宣传方案、“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方案、“塑城乡风貌、治三乱陋习、迎一会一节”宣传报道方案等主题宣传方案近40个。组织区记者站、区广播电视局、今日报社、门户网等区内新闻媒体围绕全区工作重点进行宣传,开设了一批有特色的专栏、专题,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二)舆情引导坚强有力。制定了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针对亭子口移民、农房拆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无毒害市、城乡风貌塑造等重点难点

11、工作,及时组织新闻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精心组织全市网民参观重建后的新活动。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及时跟帖与网民互动,正面解释和引导。目前我区共接收及监管到网上舆情26起,处理26起,处置率达100%。积极上报舆情信息,目前共上报舆情信息171条,采用52条,排名全市第一。(三)“书记,市长”信箱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共收到信件644件,已办结各类电子信访邮件636件,办结率达94.6%。通过书记、市长信箱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我部在电子信访邮件处理工作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催办,限时回复,做到件件有回复,

12、事事有落实,确保高效、有序运行,规范操作率达100%。在“书记、市长”信箱目标考核中多次荣获全市第一。(四)党报党刊发行机制新,效果好。召开了201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把党报党刊的征订完成情况作为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申报、评选、复查、验收各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条件。到11月底,全区圆满完成了2011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四、抓品牌,重创新,文化艺术工作日益繁荣(一)城乡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以各种重大节日为契机,成功举办了百万群众唱红歌大型汇演活动,2010年春节团拜会,区2010年迎春文艺晚会,市春节文艺活动区专场文艺演出及民俗文艺表演。参与组织协办了我区迎“三八”庆“”暨“巾帼十佳

13、”颁奖晚会和市迎“三八”暨“十大杰出女性”颁奖文艺演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组织文艺演出队赴工业园区进行慰问演出。组队参加了“全国部分城市暨四川省第十届体育舞蹈大赛”。开展了庆元旦老年健身秧歌健美操展示,2010年“游昭化古城,走剑昭蜀道”徒步走活动,协办市老年门球赛,龙腾狮跃跃闹元霄,2010年“移民杯职工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我区文体事业的建康发展。(二)灾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村文化活动室、农村书社、文化大户,流动书屋等基层文化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村村通”工程、“万村书库”工程,着力解决

14、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等问题。牵头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先后到20多个镇乡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展顺利,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硬化了15个乡镇场地,在昭化镇天雄村、柳桥乡柳桥村、紫云乡三清村实施安装了农民健身器材。五、抓创建,重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一)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对11个省级文明单位、79个市级文明单位进行了重新登记,首次将我区昭化镇推荐列入省级文明镇,新建成省级文明单位2个。配合环境综合整治,制作10个道路标示牌,10户墙体宣传画,指导建成2户文化示范户。结合文明村建设,开展了“十星”级农户评选活动试点工作。成功

15、举办了纪念“512”两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积极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文艺小分队到农村、社区、援建单位进行慰问演出。深入开展第九个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月、“三八”维权周、治理“七乱”红领巾文明劝导队、“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公务礼仪与文明养成骨干培训会,提升了我区公务员文明素养和政府形象。组织编发市区文明村(居)民辅导资料5000份和文明市民读本2000册。组织征订中华经典读本1400余册。(二)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道德建设为核心,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开辟的道德模范评选专题网站上公布了31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典型事迹,通过近3万人的投票,评选出了10位道德模范,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积极开展文明劝导员活动,组织全区60余个部门单位上街开展劝导活动。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纪念“512”两周年和建市25周年,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感恩自强奋进”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和纪念“5.12”两周年感恩书信活动及献爱心活动,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有理想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我与我的祖国”辉煌六十年读书活动。深入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