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03467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全国ii卷理科全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数(全国2卷)【教师简评】按照“保持整体稳定,推动改革创新,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命题指导思想,本套试卷的总体印象是:题目以常规题为主,难度较前两年困难,得高分需要扎扎实实的数学功底.1.纵观试题,小题起步较低,难度缓缓上升,除了选择题11、12、16题有一定的难度之外,其他题目难度都比较平和.2.解答题中三角函数题较去年容易,立体几何难度和去年持平,数列题的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由去年常见的递推数列题型转变为今年的数列求极限、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不易拿满分,概率题由去年背景是“人员调配”问题,转变为今年的与物理相关的电路问题,更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两道压轴题以

2、解析几何和导数知识命制,和去年比较更有利于分步得分.3.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计算能力,例如立体几何问题,题目不难,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技巧和能力.不管题目难度如何变化,“夯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硬道理.(1)复数(A) (B) (C) (D)【答案】A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解析】.(2).函数的反函数是(A) (B)(C) (D)(3).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A)1 (B)2 (C)3 (D)4【答案】C【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解析】可行域是由构成的三角形,可知目标函数过C时最大,最大值为3,故选C.(

3、4).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A)14 (B)21 (C)28 (D)35【答案】C 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性质.【解析】(5)不等式的解集为(A) (B)(C) (D)(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A)12种 (B)18种 (C)36种 (D)54种(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

4、函数图像的平移.【解析】=,=,所以将的图像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的图像,故选B. (8)中,点在上,平方若,则(A) (B) (C) (D)【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考查角平分线定理.【解析】因为平分,由角平分线定理得,所以D为AB的三等分点,且,所以,故选B.(9)已知正四棱锥中,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1 (B) (C)2 (D)3 (10)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两个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则来(A)64 (B)32 (C)16 (D)8 【答案】A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求导法则、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求法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考生

5、的计算能力.【解析】,切线方程是,令,令,三角形的面积是,解得.故选A.(11)与正方体的三条棱、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1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若,则(A)1 (B) (C) (D)2第卷注意事项:1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2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答案】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和解方程,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解析】由得,又,解得,又是第二象限的

6、角,所以.(14)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则 【答案】1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和求指定项系数的方法.【解析】展开式中的系数是.(15)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相交于点,与的一个交点为若,则 【答案】2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解析】过B作BE垂直于准线于E,M为中点,又斜率为,M为抛物线的焦点,2.(16)已知球的半径为4,圆与圆为该球的两个小圆,为圆与圆的公共弦,若,则两圆圆心的距离 【答案】3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球的截面圆的性质,解三角形问题.【解析】设E为AB的中点,则O,E,M,N四点共面,如图,所以,由球的截面性质,

7、有,所以与全等,所以MN被OE垂直平分,在直角三角形中,由面积相等,可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中,为边上的一点,求【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差公式和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参考答案】【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17或18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留,不会有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角或将边角互化.(18)

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证明:【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数列基本公式的运用,数列极限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Z&xx&k.Com【参考答案】【点评】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I、这两套试卷都将数列题前置,一改往年的将数列结合不等式放缩法问题作为押轴题的命题模式,具有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也可看出命题人在有意识降低难度和求变的良苦用心.估计以后的高考,对数列的考查主要涉及数列的基本公式、基本性质、递推数列、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简单的数列不等式证明等,这种考查方式还要持续.(19)如图,直

9、三棱柱中,为的中点,为上的一点,()证明: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设异面直线与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的大小【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与空间角的求解,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计算的能力.【参考答案】【点评】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最重要定理之一,是高考的的热点,它是处理线线垂直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手段.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形式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淡化了传统几何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这是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由M到N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T1,T2,

10、T3,T4,电流能通过T1,T2,T3的概率都是p,电流能通过T4的概率是0.9电流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T1,T2,T3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来源:Z#xx#k.Com()求p; ()求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的概率; ()表示T1,T2,T3,T4中能通过电流的元件个数,求的期望来源:Z,xx,k.C【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独立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及数学期望,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及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点评】概率与统计也是每年的必考题,但对考试难度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已经由原来解答题的前3题的位置逐渐后移到第20题的位置,对

11、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加强,这应引起高度重视.(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己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来源:学科网 ()求C的离心率; ()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来源:学科网ZXXK【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考查直线与圆的关系,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综合推理的能力.【参考答案】【点评】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问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命题者将好多考点以圆锥曲线为背景来考查,如向量问题、三角形问题、函数问题等等,试题的难度相对比较稳定.(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证明:当

12、时,;()设当时,求a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和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点评】导数常作为高考的压轴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估计以后对导数的考查力度不会减弱。作为压轴题,主要是涉及利用导数求最值解决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等,常伴随对参数的讨论,这也是难点之所在.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