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25029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次作业第 7 章4.3 为什么在 TCP/IP 协议体系中,进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答: (1)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等 3 方面。从硬件的角度看,网络中主机系统类型、作用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在运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外部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软件的角度看,出于所属权、管理和运行环境要求等原因,很多的大型应用软件都是安装在某一台主机系统中,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成为合法用户,然后提出和完成计算任务。在网络中,某些信息一数据库方式集中存放在一台或者几台具有收集,维护和更新特权的主机中,其他合法用户可以访问这些信息资源

2、。这种方法对保证信息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以及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也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设计思想的体现。网络组建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 ,之所以提出“资源共享”就是网络结点之间的硬件配置、运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数据分布等方面存在着差距鱼不均匀性,能力强,资源丰富的充当服务器,能力弱或者需要某种资源的充当客户。进程通信是手段,网络资源共享才是目的。因此,从网络分配到不均匀角度出发,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是恰当的。(2)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的异步性,网络环境中分布在不同主机系统中的进程,彼此之间不存在父子关系,又不能共享内存缓冲区

3、。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提供同步的机制即客户/服务器模式。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机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是异步性的。对于分布在不同主机系统中的进程,进程什么时间发出通信请求,西瓦那个鱼那一台主机的那个进程通信,以及对方进程是否能接受通信请求,全然不知,不存在一个高层操作系统的调度与控制。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每一次通信都是有客户进程发起,服务器进程从开机起就是处于等待状态,以保障及时响应客户的服务请求。同时,客户/服务器模式也为通信进程中的数据交换的同步提供支持。参考答案:书本 P2804.4 解决服务器处理并发请求的方案主要有哪几种?请解释客户与并发服务器建立传输连接

4、的工作过程。答:解决服务器处理并发请求的方案基本上有两种:一是采用并发服务处理器的方法;二是采用重复服务器的方法。客户与并发服务器建立传输连接的工作过程为:(1)主机服务器在熟知的端口好上准备接收客户的连接建立请求;(2)客户向服务器发出连接建立请求;(3)主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激活相应的从服务器;(4)主服务器通知客户从服务器的端口号,并关闭与客户的连接;(5)从服务器准备接收客户的连接建立请求;(6)客户向从服务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参考答案:http:/ TCP 协议通过哪些差错检测和纠正方法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答:TCP 是建立在无连接、不可靠的 IP 协议基础之上的,因

5、此 TCP 只能通过差错控制来提供可靠性。TCP 的可靠性问题包括:数据丢失后的恢复,以及连接的可靠建立问题。TCP 中的差错检验通过3种简单工具来完成:检验、确认和超时。每个 TCP 报文段都包括检验和字段。检验和用来检查报文段是否出现传输错误。如果报文段出现传输错误,TCP 检查出错就丢弃该报文段。发送端 TCP 通过检查接收端的确认,来判断发送的报文段是否已经正确地到达目的 TCP。如果发出的一个报文段在超时规定的时间没有受到确认,发送端将判断该报文段的丢失或传输出错。参考答案:http:/ 设在双向传输时间为 10ms、无拥塞的线路上采用慢速启动算法。接收窗口为 24KB,最大的数据段

6、为 2KB,问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发送满窗口的数据?答:慢启动(slow start)算法1.连接建立时需要设置三个参数,可变发送窗口初始值、拥塞窗口初始值,阈值为 64K。2.发出一个最大段长的 TCP 段,若正确确认,拥塞窗口变为两个最大段长。3.发出(拥塞窗口/最大段长)个最大长度的 TCP 段,若都得到确认,则拥塞窗口加倍。4.重复上一步,直至发生超时或拥塞窗口等于接收方声明的接收窗口大小。5.当超时发生时,阈值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大小的一半,拥塞窗口重新设置为一个最大段6.拥塞窗口按 2)、3)步骤重新指数形增长,直至达到阈值,从此时开始,拥塞窗口线形增长,一次增加一个最大段长。直至超时或

7、拥塞窗口等于接收方声明的接收窗口大小,发生超时时转 5)。 T=0,第1次发送,发送窗口拥塞窗口 2KB(1个 TCP 报文) ,发送2KB;t=10毫秒,得到确认(题目中提示不发生网络拥塞) ,所以拥塞窗口变为4KB (2个 TCP 报文) ;T=10毫秒,第2次发送,发送窗口 4KB;t=20毫秒,得到确认,拥塞窗口变为8KB(4个 TCP 报文) ;t=20毫秒,第3次发送,发送窗口 8KB;t=30毫秒,得到确认,拥塞窗口变为16KB(8个 TCP 报文) ;t=30毫秒,第4次发送,发送窗口 16KB;t=40毫秒,得到确认,拥塞窗口变为32KB(8个 TCP 报文) ;t=40毫秒,第5次发送,发送窗口 MIN(拥塞窗口,接收窗口)24KB,因此,需要40毫秒才能发送第一个完全窗口。答案来源: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