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8285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河县尧头中心校 贾世敬一、教学内容和解析1.内容新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97页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2.内容解析切线的判定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乃至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除了在证明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它也是研究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切线长定理以及后面研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基础,所以它是圆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本章的核心。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切线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当探究出判定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特增加了例1和例2,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

2、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会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充分领会数学转化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会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 难点: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几何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和方法。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

3、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的知识,与圆有关的性质等,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作图能力等。学习本节课内容切线的判定定理,除了要求学生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有关知识解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部分学生仍然对几何证明题感到束手无策,具体表现在:一些证明题学生会证的,却不会书写或书写不完整;知道步骤的原因和结论,但讲不出定理的内容或具体运用的是哪条定理;在面对几何证明题时凭感觉,完全就不知道从何入手,缺乏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在几何图形中找不出定理所对应的基本图形。具体表现在不熟悉图形与定理之间的联系,思考时把定理和图形完全分

4、割开来。4、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上:本课注重直观,注重动手,注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动手操作,探究问题的经验,也具备了这种探究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赋予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学法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根据平面几何的特点,尽量让学生在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从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多媒体显示问题)1直线与

5、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 。 2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1)直线l和圆O相交 有 个公共点。(2)直线l和圆O相切 有 个公共点。(3)直线l和圆O相离 有 个公共点。切线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数量法(d=r):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旧知的应用能力,并且发现用以上方法来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有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从而为下一步学习铺垫。(二)探索新知1.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97页内容,完成思考中的小题。(2)根据上述切线的两个判定方法画一画(3)归纳:切线的判定定理(多媒体显示) 经

6、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符号表示: OA是半径,OA l 于A 直线l是O的切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准确掌握定理的内涵及外延;使学生树立几何学习应当关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2.新知辨识 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再次强调】用判定定理时,要注意直线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直线与这条半径垂直。【设计意图】巩固概念,让学生说理由,巩固对定理两个条件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别是树立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基本图形,为

7、下一环节的简单证明作铺垫。(三)强化新知(多媒体显示)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 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并学生板演)结论: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多媒体显示)例2: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求证:O与AC相切。(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并学生板演)结论: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想一想:例1与例2的证法有什么不同? (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记为: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

8、线的垂线段,再证垂线段长等于半径长。简记为: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对定理的使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的能力。(四)小结1.判定圆的切线有哪些方法? (1)定义: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数量(d = r):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证明圆的切线时常用的辅助线有哪些?(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记为: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再证垂线段长

9、等于半径长。简记为:无交点 作垂直,证半径。【设计意图】小结不仅仅是总结知识,更是数学方法的小结,是高层次的自我认识过程,帮助学生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学习能力。(五)目标检测1.如图, A、B是O上的两点,AC是过A点的一条直线,如果AOB=120,那么当CAB的度数等于_时,AC才能成为O的切线。2.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边BC于P, PEAC于E,求证:PE是O的切线。 3.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 求证:DE是O的切线。【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分层次的检测,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

10、的喜悦,(六)板书设计24.2.2切线的判定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1.判定定理 例1 例2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辅助线作法(1)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2)无交点,作垂直,证半径。【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清晰明了,两个例题既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又加强学生对辅助线的作法的理解。(七)教学反思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新课程理念及新基础教育理念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

11、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1.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2.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作垂直,证半径”。3.应用命题。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明年就面临中考的现实,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已知条件,由每个条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要证明的结论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来。 三、注意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教学中面向大多数学生,并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的掌声、翘起的拇指、真诚的语言让学生及时感觉到被认可,他就更有动力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