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8098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辨析题(2015年版本)(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错误)(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3)毛泽东思想又同志个人的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同志个人的独创。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正确的

2、部分错。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本命题错误。(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

3、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本命题错误。(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正确)(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不能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6.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

5、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正确) 中国农民阶级有较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他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 他们看不清斗争的前途,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难以抵制封建主义的影响,不能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团结和巩固,因而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历史证明,中国农民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本命题错误。(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

6、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

7、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特别提示:要清楚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相互之间的关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8.工农武装割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错误)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

8、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2)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党的工作重点已经由农村转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所以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是:在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9、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政治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9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本命题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分抽的概念。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其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

10、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以便为大规模地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准备条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才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

11、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答:这种说法正确。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方面来说。农业上: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循序渐进的步骤。采取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手工业: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版手工业供销合作社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工业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1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1)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任务,论述了处理经济、政治、中外关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这篇讲话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大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正确)毛泽东确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1)在政治上采取团结批评团结

13、的方针;(2)在经济工作中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3)在科学文化工作中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方面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错误)(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正式提出 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3)还

14、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

15、949年到1956年的改造时期。从四个方面可以加以却别:社会性质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过渡时期是完成新民民主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主要矛盾不同。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过渡时期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根本任务不同。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而过渡时期主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7.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错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