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78218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杨陵区第二初级中学 贺海燕【教材依据】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一、 设计思路:1、教材背景分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且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而愚公移山这一课神话色彩浓郁,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可读性强,基础性强,既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师生还可在精神上受到熏陶。2、学情分析:学习这一

2、课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即将初中毕业。这些学生通过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诗文,并且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借助注释读懂本文不会有什么难度,但是在正确理解愚公精神方面需要加以引导。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理解文意。 、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4、教学重难点重点: 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在掌握了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

3、于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文言文语句及知识的积累。)难点: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看问题。)二、教学准备 :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下载“愚公移山”Flash动漫和歌曲愚公移山,整合资源制作课件。 2、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展开竞赛,交流古汉语知识点,疏通文意。竞赛内容有:字音、词义、通假字、翻译句子。课前一定要按照优差、男女生等原则均匀分好小组,指导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动漫 愚公移山 (播放愚公移山歌曲) 这首

4、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 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多媒体显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组3个小题) 万仞( ) 汝( ) 魁父( ) 荷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曾不若( )亡以应( ) 一厝(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组2个)年且九十指通豫南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投诸渤海之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杂然相许而山不加增虽我之死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 反”同 “返”,往返。 甚

5、矣,汝之不惠 “惠 ”同 “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 “无 ”,没有。 一厝朔东 “厝”同 “措 ”,放置。 4、翻译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并大声朗读修订后的课文译文(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下列问题,抢答: 多媒体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有什么困难?(太行、王屋既高且大,运土路程遥远,工具简陋,愚公年迈力衰)3移山的结果如何?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思读课文,探究文意:1、组

6、织学生进行辩论:正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展;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反方:愚公实愚,智叟明智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

7、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3、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会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显示: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五)、品读课文,赏析写法: 1、讨论: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

8、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 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也从侧面衬托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2、找找课文中衬托手法的例句,谈谈其作用。(六)、联系实际,总结升华:1、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愚公这种精神呢? (结合下列阅读资料,谈谈你的想法)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

9、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发展中国家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三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2、出示愚公移山歌词,全班朗诵。(七)、布置作业:以读愚公移山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四、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

10、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立足于培养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创新为主旨,以主体发展为主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鲜活场面,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学生基础和己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能够理解,重点教学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对话,分析二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

11、写作意图,难点教学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怎样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师范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对难词难句理解,如“险”在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抓重点偄研析分析人物对话,揭示人物性格,从而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愚公精神该如何发扬光大,进行德育渗透,采取思、读、议、评、驳的教学环节和措施,完成本课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步:导入,提出目标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之,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

12、徐悲鸿,曾以愚公精神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国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故事,他用空上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问题思考: 1、愚公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塑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3、从课文中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

13、年迈,移山人力的缺乏,运土路路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地的感有何作用?(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借神力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人民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迷信有本质区别?) 第二步: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读、画、思、议、悟 ) 就上术一读懂哪些,发现的问题。 生生交流,质疑问难,指名一读第二自然段,共同完成问题2,(学生发言为主,师点评) 指名学生重点读析第三自然段,完成问题3,誝了解两人的鲜明性格及作者讽刺性艺术手法。 指名读结尾段完成问题5领会文章的中心,揭示出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

14、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同,坚持不懈的奋斗的道理。 第三步,细读课文,引导探究 共同完成问题4,教给 学会衬托性写法为主题服务。 第四步:延伸拓展,读定迁移 要求课上背诵第三自然段,课下作业片断写作“愚公精神”鼓舞我前进,这一环节促进 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为达到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第五步:课堂总结(学生谈,考查接受情况) 教师谈:点明寓意,歌颂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坚定僱和伟大气魄,这样的寓言很多,请同学们课外扩大阅读视野。 师生共提练板书:决心移山战胜困难移山成功 (歌颂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