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4799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 班 语文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47节课 题语文园地四课 型语文园地课 时 安 排41授课时间月 日主备人本教案使用人教学目标1. 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聪明。3. 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4. 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重 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聪明。难 点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搜集带动物名称的成语的资料。学生学生搜集带动物名称的成语的资料。教学过程环节集体备课(

2、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意图谈话导入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总结升华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到语文园四。板书课题。1自读内容。2引导讨论交流,你在阅读中发现了什么?3自由交流4、小林、小东与你的发现有什么不同?4教师总结。1出示课件。2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3指明读词,正音。4自由读,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5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再读。6你能用这里面的成语说一句话吗?1引导学生读短文, 读准字音, 扫清字词障碍。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3默读, 思考讨论。从短文中你学到

3、了什么?(学对对子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确学习任务。学生自由试读,交流,自己的发现。齐读并思考:小林、小东与自己的发现有什么不同。看课件,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并体会这些词语的特点。读词,纠正字音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再读学生自由读短文,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说一说。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学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师生共同总结明确学习任务。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发现,以达到学会方法的目的。使学生读准字音。使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积累的

4、能力。扫清字词障碍,为下文理解作准备。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学习方法,受以教育。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四年 班 语文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48节课 题说说喜欢的小动物课 型口语交际课 时 安 排42授课时间月 日主备人本教案使用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2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重 点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难 点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教师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学生学生课前观察小动物。教学过程环节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

5、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意图激趣导入进行交际总结升华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播放课件)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1、 出示要求:指名读要求,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2、小组交流(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3、 全班汇报:汇报提示:(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2)内容:可以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

6、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4、师生评议。谁表现最优秀?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汇报自己看到的听师小结抓住特征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四年 班 语文

7、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49节课 题写一种小动物课 型精读课 时 安 排43授课时间月 日主备人本教案使用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习作,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2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3能有条理,清楚地表达,适当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重 点按照一定顺序安排材料,清楚地表达,有真情实感。难 点适当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阅读并搜集描写小动物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阅读并搜集描写小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环节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8、)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意图激趣导入指导习作总结升华1、同学们,我们以前曾经积累过许多带有小动物的成语和诗句,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2、2、今天,老师把大家熟悉的动物朋友请入了我们的课堂。大家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各种动物图片)这些小动物们可爱吗?你们喜欢他们吗?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3、板书课题: 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1、细心读一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你仔细观察过它吗?它长得什么样?介绍一下它的生活习性(进食、嬉戏、休息)。你和它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高兴、悲伤、难忘)你最喜欢它什么时候的样子?写完后把作文念给他人

9、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3、这节课我们来模仿课文写自己喜欢的动物。4、指导选材交流课前积累的好词佳句。要把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得更好,我们不能总用一些土里土气的语言,要学会运用一些词语。注意:要认真读,要读出老师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而且读后要指出老师是抓住小动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5、自由拟题,点拨写作提纲。6、指导交流写作提纲,相互评议。小结本次作文情况。说一说。明确要求,学生们把在口语交际中的内容自然的延伸到本节作文课堂。自己阅读作文提示,理解后试着说出自己对作文要求的理解。阅读作文要求,自己根据提示提炼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目的.写作范围,确定写作顺序。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指导

10、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根据自己的交流梳理思路,写出提纲。充分进行交流,使自己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欣赏及评点。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方向性。同时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到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让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态,乐于表达。既给学生松绑,引导学生自由审题,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独立审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学生乐于作文,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人地位。写什么事,怎么写这个事,让学生做主,而不应由教师的情感来决定。本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

11、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板书设计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突出特点抓住外形四年 班 语文教案设计 总课时:第 50节课 题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课 型作文评改课 时 安 排44授课时间月 日主备人本教案使用人教学目标1、明确作文评改要求,根据评改要求对作文进行恰当的点评。2、根据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评改作文能力。3、养成勤积累,勤动笔,勤修改的良好习惯。重 点根据评改要求对作文进行恰当的点评并修改自己的作文。难 点根据点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按教师要求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环节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

12、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意图谈话导入指导评改总结升华1、回顾本单元的作文题目。2、指导回顾作文的要求1、总结习作获得A级的学生名单。2、总结习作的优缺点。(一)自查自改 (二)小组评议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三)全班点评1、佳作评析。(1)展佳作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的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2)病文评改(1)展病例(2)诊病症(3)改病文(四)自主修改(五)设立最佳奖项,进行鼓励(最佳题目奖、最佳语言奖、最佳内容奖、最佳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