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4746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7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doc(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主备人:张涛时间:2014/9/3第一单元1、 单元教材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峽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语文园地一二、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四、 课时安排:13课时课题1、观潮课型新授课课时2二次备课执教者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措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2、会写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本课生词一、谈话导入新课1、暑假里同学们去看大海了吗?你们一定

3、看到海潮了,谁先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板书课题2、解释课题:观潮3、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绘过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大家想不想一睹为快?出示图片。观看图片并说说感受我们一起到文中去领略它的壮观景象。播放课文视频。【设计意图:交流暑假里的所见所闻,观看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二、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到文中钱塘江大潮。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生字词的自学情况。3、全班齐读。学写生字“沸、贯、恢”。【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检查识字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三、理清条理及课文大意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根据学生老师小结

4、:作者描绘了潮前、潮来时、潮退后的壮观景象。【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文中哪几段写潮来前?2、朗读课文。3、通过读课文你从中知道了什么。4、作者在潮来之前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5、出示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引导学生指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师:正是因为钱塘江大潮使天下奇观,才让那么多人来此等待那么急切想看到它。文中作者借写人多来衬托钱塘江大潮的奇。6、齐读第一段。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来之前的美丽和雄伟。五、课堂检测1、检查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四字词填空齐头(并)进山(崩

5、)地裂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号)浪吼闷雷(滚)动(漫)天卷地人山人(海)水天相(接)3、找出描写第一幅图的句子第二课时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一、复习导入1、检查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想象画面。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抓住声音、形态重点语句。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C只见白

6、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三、听听读读,体会顺序师:刚才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听打”练习。师:听老师读这段话(电脑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输进电脑的括号里。师读生边听边打字:(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

7、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生:(在电脑的括号里输入相应的字)(),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教师调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

8、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师生齐读这段话)四、领悟表达方式。(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2)比较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4、熟读背诵。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地变化过程,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分析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重点体会大潮来时的描写声音的词语。比较句子的不同,明白怎样才能使

9、句子更具体更完整。】五、检测题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背诵第三四段。板书设计观潮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潮来时: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远近)潮退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作业设计反思感悟课题2、雅鲁藏布大峽谷课型新授课课时1二次备课执教者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

10、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措施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

11、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三、交流汇报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

12、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

13、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指导朗读,强调气势。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五、拓展实践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六、作业布置:1、掌握生字词2、熟读课文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14、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一、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二、学写提纲三、教师总结(略)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2、长、深、窄(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作业设计反思感悟课题3、鸟的天堂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二次备课执教者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