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2262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籍装帧设计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籍设计教案第一章 :绪论第 1、2 节: 1、书籍、装帧的概念 2、装帧设计的要素授 课 时 数:3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概念、形态,并了解装帧设计的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设计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现代书籍的概念,对书籍的概念、形态和基本要素有清晰的认识,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能掌握书籍的概念和书籍设计的各要素,识记书籍设计中的专业名词授 课 内 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书籍、装帧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定义:“除了封面,不少于49页,非杂志性的印刷物”,这个界定是说书籍必须有一定量的文字或图,有不同于杂志的形式,同时不是手抄而必

2、须是印刷品,并且是附着在纸张这一材料之上的读物。对装帧的理解:杉浦康平:“从装帧发展到图书设计,标志着自60年代以来日本出版界围绕着书的设计,出现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崭新的书籍设计已经无法用装帧这一词来加以概括,我们开始使用图书设计这一词汇。”第二节 装帧设计的要素从文稿到图书的形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构想与策划。装帧设计是书籍产生的施工蓝图,通过植字制版、印刷装订及材料的应用,生产成书,在视觉直观上使读者感到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受到教益,陶冶情操,达到作者与读者交流的目的。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概括起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2、书籍外观部分的

3、设计 3、书心的图文版式编排 4、零页的设计 5、插图的绘制6、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7、材质的选择与应用总结:装帧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书,装帧的形式必然受到书的内容制约,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其从属性是毋庸置疑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并不是简单的认为封面的设计服从书籍的内容,而是除了反映书的内涵外,还要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形式美对于书籍装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之外还要考虑书籍装帧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与商品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从属性与独立性。课 外 作 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2学时或3学时第二章 :装帧艺术的发展史第 1、2 节: 1、中国的

4、装帧艺术史 2、外国的装帧艺术授 课 时 数:3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中、外发展史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的起源、发展、现状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能了解书籍的起源、发展、现状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中国的装帧艺术史书籍包括手抄本及印刷本两种,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及有效的记录,记录汉语的汉字是一种意符与音节并用文字,汉字的形体从古到今一直没有改变象形字的基础,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时空的限制,另一特点是独立方块式形体,可以自由排列,即可上下直行,又可左右横列,既可作中式竖排书的向右翻身,又可作西式横排书的向左翻身。由于汉字的强有力的表达能力,又使得它以同样

5、的字号文字所占据的版面面积要少于英文至少三分之一,节约了版面,利于降低书籍制作成本。1、 籍形式的孕育阶段甲骨、钟鼎上的文字记录2、 籍装帧形式的形成简策、帛书(周代)3、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卷轴装的书籍装帧形式 经折装的书籍形态及装帧形式旋风装的书籍形态及装帧形式蝴蝶装的装帧形式 包背装的书籍形式 线装书作为中国传统书籍的最高装帧形式,有着更加完整的一套形式和结构。第二节 外国的装帧艺术一 、最初的书籍形态 书籍的生产制作依赖于必要的材料、工具、技术和知识水平。书籍是向着合理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它先后经历了书籍的雏形时期、抄本时代、印刷发明时期和近代、现代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的装帧艺术的发展既有共同

6、点,又有其各自的特殊表现。其共同点,装帧艺术都是依附于书籍内容,而图书的出现与发展,又依赖于文字、纸张、印刷术的三大发明。图书学家一般认为,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沿岸。在文字产生1000年后,出现了最初的书,用于信息的传递。 1埃及的圣书字与莎草纸书2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泥版书3腓尼基的碑刻文字 4树皮书及树叶书5古罗马、古希腊的蜡版书6兽皮书7其他材料的书二、早期的书籍形式 1古希腊的莎草纸书卷 2羊皮书的发展及形式课 外 作 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2学时或3学时第 三 章 书籍艺术的美学第 1、2 节: 1、视

7、觉探索 2、美感洞察授 课 时 数:3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了解书籍艺术美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艺术美学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能了解书籍艺术美学的相关内容授 课 内 容:一、书籍与人的官感人的知觉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形成,其中视觉最为重要。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在人的所有认知中,单是视觉认知就占83。在视觉认知过程中,信息轮廓的认知是依方位、角度、动作等特性观测,再由记忆系统做补助判断。因此,视觉不仅是生理与心理的知觉,更是创造力的根源。二、视觉与心理三、视觉与错觉四、视觉与色彩五、视觉的选择和传达六、视觉的运作方式七、视觉与识认第二节 美

8、感洞察美是艺术和现实事物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和体会。美反映在艺术作品里的特征是:各个部分匀称和谐的比例及色彩变幻的鲜明性与新颖性;形式的适宜性与完整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等等。书籍通过内容与形式,让读者进行审美活动,因此,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就要将作者的思想、感情、透过媒体与技巧表现出来,以增加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读者阅读的乐趣。书刊装帧的艺术性包括品味性与可赏价值。版面的审美价值并非在设计原稿,而是通过制作将设计意图定型,并准确地传达作品的风格与内涵。书籍装帧的美,给人的感受应该是起悦目、赏心、怡神、陶冶情操的作用。1完形特征构成完形的要素在于图与地的相对关系,各元素间距离的接近性;形状大小

9、、色彩、质感的类似性;各元素间连续性;提供视觉平衡与对称;以及在图像中造成视觉张力封闭(Cl。sure),吸引着人们把全副意识转注到引起激动的对象上,产生完整的形态印象。整体比部分更易被心灵接受,记忆深刻。编辑意识所产生的构想,通过纸张等材料,配合印刷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成为书籍的整体,其借助美的要素,为广大读者所接受。2造型要素版面属二维空间;视觉焦点决定于线、比例、排列的关系,也受视觉流程、速度、方向影响,将感觉特质加以组织,产生“支配”与“从属”。造型要素,构成美的形式法则,要靠设计控制,以表现美的视觉运动。课 外 作 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2学时

10、或3学时第 四 章 现代书籍形式与设计第 1、2 节: 1、书籍的形式与结构 2、书籍的版式设计授 课 时 数:3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了解书籍的形式与结构,并掌握书籍的版式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的形式与结构,并掌握书籍的版式设计教 学 方 法: 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了解书籍的形式与结构,并掌握书籍的版式设计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书籍的形式与结构一、平装书与精装书 随着西方现代印刷技术的传入,逐步替代了我国传统的印刷术,使书籍生产的工艺随之发生剧变,产生了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印刷与装订工艺,使书籍的装帧形式发生改变,出现了现代平装书和精装书。 1、平装书平装为通常读

11、本,书心外有一裹背的封面。今天人们观念中的“平装书”,即凡不是硬壳封面的书都是平装书。即使是“索线订”、“无线订”,封面加“勒口”书内加“环衬”的书(“简精装”书),也都视为平装书。2、精装书 精装书与平装书相对而言的,凡是书心外有硬壳封面带有顶头布的书皆称之为“精装书”。二、书籍的开本进行书籍设计,首先碰到的就是开本。开本,即指书本的大小及长宽尺寸比例。“开本”一词,是书籍进入册页装之后形成的。更准确地说,是在机制纸与机械化印刷术出现后,才真正确立了开本的含义。 1、开本与黄金律 开本选用了接近黄金律的长宽比例,较之一些不经选择的尺寸开本要舒展悦目得多。但是任何一种美好的东西也不可能代替一切

12、,我们还应根据这一规律给予的启示,进一步探索书籍开本新的比例和新的形态,以适应各类书籍的要求。 2开本与纸张规格 开本的形态与尺寸,同纸张的规格有着直接关系。我国现有纸张规格为:787X1092毫米(正度),850X1168毫米(大度),880X1200毫米特大度),690X 960毫米(长度),以及787X960毫米,850X1092毫米等。 三、书籍的整体结构及设计要求现代书籍在形式结构方面与我国古籍线装书有所不同。以精装书的整体设计而言,其形式结构如下。1、外观部分 (书籍外观部分包括封面、护封、腰带、书签带、顶头布、封套。)2、说明部分 3、书籍的核心部分第二节 书籍的版式设计一、冲突

13、与平衡版面构成要素构成版面的要素有:1版调(Tone) 2基调(Key) 3质感 4动感 5对比 6调和7对称 8均衡 9比例 10韵律 11重点 12统一二、版面及版面率三、版式设计的内容课 外 作 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2学时或3学时第 四 章 现代书籍形式与设计第 3、4 节: 3、书籍的封面设计 4、书籍的插图创作授 课 时 数:3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了解书籍的形式与结构,并掌握书籍的版式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并掌握书籍的封面及书籍插图的创作方法、原理及步骤教 学 方 法: 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了解并掌握书籍的封面及书籍插

14、图的创作方法、原理及步骤授 课 内 容:第三节 书籍的封面设计1、什么是封面2、封面设计的构思3、三种借用方法:4、封面设计构思的四个角度5、封面设计的构图6、封面构图的表现形式第四节 书籍的插图创作 一、插图的表现功能1插图类型2表现功能 3创作的限制二、插图的类型与形式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插图领域正不断地向各方面扩大,产生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段与手法制作的插图,其种类和形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书籍内容与性质上区分2从书籍版面设计上区分3从表现手法上区分 以上三种插图形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如将不同表现手法加以适当组合,可产生变化丰富的效果。三、版画与书籍插图版画与书籍插图是天生的一对孪生兄弟,是由于版画的出现应用于书籍插图的,还是由于书籍插图的需要而产生版画的,是一个难于说清的问题,因为从一开始,不论是在我国或是在外国,两者就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我国古代的书籍插图。称为“绣梓”,就是指木刻版画,明末清初,徽派黄氏最精美的木刻,绝大部分就是文学书籍的插图。这不仅是因为木刻与出版事业有最直接的关系,还因为以黑白为主的版画本身所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