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21305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理清思路 有条不紊技法指导解题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不紊,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叶圣陶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遵路才能识真,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写作指导 1.写作前,先构思。看到作文题目,先不要急 于落笔,首先要想清楚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并 且围绕这一中心做出写作素材的取舍,有

2、些材料 与中心有着直接关系,非常重要,可以写入此文,有 些不典型的、与中心联系少的,就要果断舍去,不 然就会造成枝节过多的毛病,也会显得思维混乱。 再者即便纳入写作范围的素材,哪些详写,哪些略 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2. 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是明晰思路,有条不紊写作的重要策略。习作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应该做,那就是要明确好写作顺序,。写作顺序主要有:(1) 按照事情发展(时间先后)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

3、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观记、游记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2) 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 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序。写景状物,写参观记、游记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来写。当然写人记事的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和材料的特点,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写。按照这种顺序写,有助于把握主线,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不会面对要写的事物而无从下 手了。(3) 逻辑顺序,像说明性文章核舟记从核

4、舟的正面写到背面;正面又按船舱、船头、船尾安排说明顺序,也就是依照被说明事理的逻辑顺序,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议论性文章往往按照分析事物的程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展开的思路写作。从标志性词语、常见形式、适用范围及作用等几个方面初步认识各种顺序:类型标志性词语常见形式适用范围作用时间顺序第一天、再、然后、接着按时间先后:顺叙、倒叙、插叙叙事或讲对象发展历程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空间顺序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状物、写景利于全面说明事物特征逻辑顺序因为、首先、其次、总的来说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表达观点,说明事物间的关系容易说清事物之

5、间的关系,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教材文题指导1.写一组介绍家乡风物的文章 俗话说得好,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古诗亦有云: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故乡,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无论人走多远,魂牵梦绕的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故乡。 本次写作,就是让大家说说自己的家乡,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风物,介绍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 (1) 选择所要介绍的对象。显然,家乡的风物往往不止一种,而是有很多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们每种都值得介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在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里,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家乡所有的风物都作一一介绍。这样,我们就需要选择。如何选择呢?其原则就是:一

6、是家乡特别的风物,特别是那些能代表家乡特色的风物;一是自己熟悉并认为值得好好介绍风物。也就是说,在介绍家乡的风物前,对于具体的景物,我们自己本身就得非常清楚;要不,其人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2)抓住景物的特点。对于一个具体的景物,我们可以介绍的方面有位置、形状、颜色、味道、生长期、特征等。在具体的文章里,也没有必要对景物的如此方方面面进行详尽而具体的介绍。这时,我们也需要选择,选择景物最值得向人介绍的方面来写,即要抓住所介绍的景物的特点来写,特别是此(处)事物不同于彼(处)景物的特点,更是我们介绍的重点。事实上,自然风景也好,人文景观也好,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也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确

7、定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整篇文章才会给人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从而很好地达到介绍和赞美家乡的目的。(3)确定好写作顺序。顺序清,条理明。在介绍家乡的风物时,用得比较多的顺序有以下三种: 时间顺序。也就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介绍不断变化的景物。最常见的便是家乡风物一年四季的变化。 空间顺序。也就是站在某个比较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中间到四周,由四周到中间,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等顺序来写。 游览顺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移步换景”,人走到哪个地方,就介绍哪个地方的景物;地方不同,景物也不同。当然,在具体定时,这三种顺序也用不着截然分开,我们可以根据表达内容的

8、需要综合使用。(4)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与风物有关的历史典故、历史事迹、诗词曲赋、神话传说等,可以给家乡的风物增添不少神秘吸人的色彩,增加家乡及文章本身的文化底蕴,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写写家乡风物在历史以及未来的情景。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现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展望未来,可以表达自己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正是在这样的想象中,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融入感情。谁不说俺家乡好?正是由于热爱,我们才对家乡的风物如此熟悉,如此钟情。在介绍家乡风物的过程,我们要把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和觉悟融入其中,融情于景,融情于物。在具体表达时,我们可以采取直接

9、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将自己对家乡景物的感受、对家乡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结合着叙述、描写,将自己的感情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间接抒情。(6)巧选文体。除了常规的记叙文、写景散文,我们还可以把采用自己当作导游来介绍、将风物拟人化自述体以及采访体、访问记等多种形式,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给人以更多的印象和更好的享受。2.请以“向前在跨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3.以“绿”为中心拟题,写一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参考题目:我心中的绿色世界绿-生命的色彩那片(点)绿色让我流连忘返-记(街心花园、生物角、校园一角,花草)例文引导以鼎湖山听泉为例,文章中作者的写作重点是“泉”,作者

10、的意图是赞泉、颂泉,而“听”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段、场景下认识“泉”的手段。 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有三点原因: 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 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描状,很难生色。 通过 “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空间: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主时间:黄昏(1-5)晚饭后(6-7)夜间(8-10) 次 未见泉形,先闻泉声,如闻泉影:泠泠淙淙、极清朗心情变化:顿生雀跃之心去努力捉摸泉形。 写出了山泉之多(暗示鼎湖山生态环境之好)。以及山泉时隐时现(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

11、特点。这就找到了山泉与调皮的爱女之间的相通之处,情感上自然由爱女而爱泉,这样作者就会用听去领略感受泉声,喜爱泉水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钟泉之声结合相应,把钟声与泉声分别化为老人与孩子,钟声浑厚似老者,泉声清亮若孩童;钟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 作者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一是多层次的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是按照由弱到强、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进行描绘;二是在泉水的交响中,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听泉的过程中,作者完成了自我心灵的净化。本文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精选材料,运用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有详有

12、略,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有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山泉。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从自身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范文赏析范文一趵突泉 济南一考生济南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泉城”。市内星罗棋布72大名泉,泉水晶莹甘甜。所以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带了满满一大车玉泉山的水。走到济南,一喝济南的泉水,嘿!玉泉山的水全喝不得了。他便叫人把玉泉山的水全倒掉,换上了济南的泉水,一直喝着逛遍了全国。在72名泉之中,最负盛名的算是趵突泉了。它是全国五大名泉之一,名扬中外,被人们誉为“泉城的明珠”。它简直成了济南人的骄傲,许多工业品的商标和许多街道都是以它命

13、名的。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文人骚客赋诗作画赞美过它,大概谁也谈不清了。趵突泉在济南城中心的趵突泉公园里,走进公园,那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大门,迎面便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假山。顺小路绕过假山,只见画廊环绕,流水淙淙,垂柳婀娜,苍松挺拔。绕过漱玉泉、马跑泉、金线泉、老金线泉、柳絮泉等名泉,经过最近重建的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纪念堂,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木,便来到了趵突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池子北面那座古色古香的大殿。精华的花岗岩栏杆围绕着一个长约30米,宽约20米的长方形水池。再往前走便可以看到趵突泉了。趵突泉是由三口并列的大泉眼组成的。三股泉水从两三米深的池底涌出来,跃出水面二尺多高。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

14、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光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泡,大的、扁的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望着这喷吐不停的泉水,我突然想起我国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赞美趵突泉的话:“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这两句话说得真妙,简直把趵突泉的特色全描绘出来了。两岸的景物倒映在泉水中,微风吹过,荡起阵阵涟漪,金鱼自由地游着,还不时跃出水面游客都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我静静地倚着石栏杆,好似化作了趵突泉中的一滴水。美丽的趵突泉,我爱你!【赏析

15、】全文以济南名泉“趵突泉”为主要介绍对象,先采用铺叙的手法,通过乾隆皇帝下江南带水的传说,说明趵突泉的名声及影响;首先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走进”、“迎面”、“顺”、“绕过”“经过”“穿过”“便来到”交待游踪,同时体现游览先后的时间顺序。然后重点突出趵突泉,按逻辑顺序介绍趵突泉的泉水情况,从大泉、小泉及特征多个方面,表现趵突泉的特点;最后直抒胸臆,以“美丽的趵突泉,我爱你”作结。全文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具体,使人对趵突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范文二向前再跨一步 向前再跨一步,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事情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情还等待着我们去努力,去拼搏;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未完成的事还等待着我们去完成,去向前再跨一步。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有两个弟子,一个弟子已经颇有成就,另一个弟子却默默无闻。一天,他拿了一块石墨和一套精细的打磨仪器给他的那个已经颇有成就的弟子,让他去把那石墨打磨到最薄的厚度,说是要开发一种新材料。那个颇有成就弟子答应了,于是就拿了那块石墨和那套精细的打磨仪器回去,埋头苦干。终于,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那个弟子把那块石磨打磨到了只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