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2072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 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

2、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

3、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并回顾结合之前学习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2)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2、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

4、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六、教学流程探究归纳得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新课导入激趣问题导入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合作探究本课题核心知识的简单练习谈谈

5、本节课的学习后有什么样的收获与启示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究问题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一、 新课导入【导入新课】前面的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常见酸的物理性质,现在我这儿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区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开始探索之旅,探究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观看、参与、思考,提取信息采用挑战性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探究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合作探究【展示】分别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的烧杯。【思考】如何将这两种液体区分开?1.酸与指示剂的反应探究活动1: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6、红吗?教师巡回指导,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要求,保证实验安全进行。过渡:除了上述性质,稀盐酸和稀硫酸还有其他共性吗?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八章所学的几种金属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形象的卡通表演铜、铁、锌、镁在稀盐酸中的表现。探究活动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提问:根据实验,能概括一下酸的这条性质吗?学以致用:你能将学到的酸的这条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专家提倡使用中国的铁锅,可是只有溶于水的亚铁离子才能起到补血的作用,用铁锅炒菜能预防贫血,炒菜时放入什么调料更有利于补铁?为什么不能用铝壶来盛醋?提问:刚才在实验过程中提到了用洁净的铁钉与酸反应,为

7、什么不能用生锈的铁钉?如何清除铁锈?追问:如何用化学方法清除?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活动3:稀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温馨提示:应当实事求是的汇报实验现象,即是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得到教训。提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小结: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追问】由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按照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分组讨论、交流,提出方案:生1:滴加石蕊溶液生2:滴加酚酞溶液分组实验:向盐酸、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倾听、思考分组实验:向盐酸(或稀硫酸)分别加入

8、锌、铁。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讨论,形成多种答案,一组学生代表发言)食醋铝能与醋酸反应学生想到铁锈会影响铁钉与酸的反应;可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部位等。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稀酸除锈。学生分组实验:将生锈的铁钉和氧化铜加入试管中,分别注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后者可稍加热。可能没有掌握好酸的用量,在生锈铁钉试管中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

9、培养科学地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媒体的方式巧妙梳理了旧知,通过实验,进一步深化学生思维。对金属拟人化的处理并及时联系生活,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层面促进知识向运用层面转化。学生在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实验操作的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的技能等,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内涵。环节三、练习,强化酸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实验探究出的酸的化学性质,完成练一练(投影 随堂练习)独立思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

10、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后有什么样的收获与启示?生1:我学会了酸三个方面的化学性质。生2: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生3:在学习中要有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八、板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