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1961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分)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A、成绩 B、目的 C、过程6、“综合与实践

2、”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A、一 B、二 C、三 D、四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

3、推理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二、填空题。 (45分)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 、 、 。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 、 、 。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 外, 、与 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 、 、 等活动过程。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 ,注重培养学生的 与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 观念,了解 。 8、“综合实践”

5、是一类以 为载体、 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 、培养学生 与 的重要途径。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 、 、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 和 的能力、 和 的能力。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 和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和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 、 、 发展。三、简答题。(25分)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011版数学新课程

6、标准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分)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A、成绩 B、目的 C、过程6、“综合与实践”的

7、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A、一 B、二 C、三 D、四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

8、、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

9、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填空题。 (45%)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

10、过程。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

11、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三、简答题。(25%)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

12、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