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19564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中校本课题研究资料(2017).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化州市丽岗中学校本教研课题材料化州市丽岗中学校本教研课题资料课题名称: 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课题承担人: 庞火娣 课题组成员: 彭海 庞火娣 陈洪志 张海明 李强 吴淑芳 课题单位:丽岗中学数学教研组初三级组实施时间: 2016年9月2017年8月 申报时间: 2016年9月 课 题 材 料 目 录 材料内容 页码 1-开题工作科组活动记录- -32-课题研究方案审定研讨记录- -43-课题研究方案- -54-课前研讨活动记录(第一轮研讨)- -95-实验案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06-课后研讨活动记录(第二轮研讨)-15 7-第一轮教学反思-168-课后研讨活动记录(第三轮研

2、讨)-179-第二轮教学反思-1810-阶段性总结研讨活动记录-1911-展示推广课: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2012-结题审议会-2513-结题证书-2614-结题报告-2715-成果证明材料-30- 化州市丽岗中学教研活动记录表科(级)组初三数学备课组时间2016年9月 5日活动主题关于本学期校本课题研究的开题工作部署参与人员化州市教研室黄兴老师,学校教务处苏心清主任,彭海、庞火娣、陈洪志、李强、张海明、李河清、吴淑芳过程记录内容摘要:彭海:为落实教务处关于本学期校本课题研修的工作布置,今天特别邀请了市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黄兴老师,及学校教务主任苏心清主任来现场指导本次校本课题研修工作。现对

3、本学期校本课题研修工作布置如下:1.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承担人:庞火娣;2.课题研修时间:2016.092017.08;3.指导老师:张海明。张海明:请庞火娣老师抓紧制定研修方案,并在下次科组会前送科组审核。庞火娣:乐意接受本次校本研修课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一定按科组安排完成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彭海:下面请市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黄兴老师对校本课题研修操作理论作具体指导。(附理论学习材料)。黄兴: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校本研修相关理论(意义、方法、注意事项、预期成果等)彭海:下面请校教务主任苏心清主任对本次校本研修工作作重要指导。苏心清:1.肯定初三数学科组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视及实

4、效。 2.强调校本研修工作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3.表态学校将对各科组校本研修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4.预祝本次实验课题完满成功。化州市丽岗中学教研活动记录表科(级)组初三数学备课组时间2016年9月12日活动主题关于庞火娣老师校本研修方案的讨论与审定参与人员彭海、庞火娣、陈洪志、李强、张海明、李河清、吴淑芳过程记录内容摘要:彭海:今晚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对庞火娣老师提交的校本研修课题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的方案进行讨论、审定。先请庞火娣老师解读方案。庞火娣:解读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方案。彭海:下面请大家对方案发表意见。李强:方案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有极强的理论

5、指导及实践借鉴意义,我同意尽快实施。张海明:本次校本研修课题意义重大,希望庞火娣老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做好各种材料收集及总结工作。相信这次研修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庞火娣:多谢大家刚才提供的宝贵意见,更期待大家提供更多更大的有效指导。彭海:好,本次校本研修课题正式开始执行。化州市丽岗中学数学科组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化州市丽岗中学 庞火娣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现阶段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创造性思绪培养”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

6、探索与创造性思维提升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践创造性思维。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完全体现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或者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思维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及创造性思维,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说,教师只有善于激

7、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才能使之产生获取知识的不竭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大家知道,数学是探索和发明的乐土,是思维的根据。数学课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课。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但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考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有助于

8、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效率低下的原因,探索创造性思维提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3.总结科学的、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2.创造性思维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课堂实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难点: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评价机制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拟

9、通过以下措施对数学课堂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进行研究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探究的活动,拟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实践。 通过科组研讨活动 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全程开展理论指导,案例实践,集体研讨,成果总结,分阶段豆开展有效的科组研讨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力争上级教研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技术指导。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措施和方法。 4.按计划举行实验探索公开课,做好个案分析,积累原始资料

10、。 5.定期按计划进行检测、评估、总结,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实验计划一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 (2016.09-2016.10)1.在九年级备课组论证这一课题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可行性。 2.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看相关课堂实录,将优点及时用运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中。 3.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二)研究阶段(2016.102017.04)在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要坚持写课后小记或个案分析,组织阶段性小结,不断地检查教学效果,并加以完善。探索出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手

11、段,形成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17.052017.08)在资料原始积累和每一个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推广实验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 八、预期目标和成果 1.预期目标: (1)通过开展数学课堂创新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明确的教学目标,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课堂参与效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预期成果 (1)、推广教学案例、形成实验论文、撰写结题报告。(2)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 2016年9月12日化州市丽岗中学教研活动记录表科

12、(级)组初三数学备课组时间2016年9月 26日活动主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教学案例课前研讨会(一轮研讨)参与人员彭海、庞火娣、陈洪志、李强、张海明、李河清、吴淑芳过程记录内容摘要:彭海:今晚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对庞火娣老师承担的校本研修课题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的实践案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进行课前研讨,先由庞火娣老师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预期等方面进行说课。庞火娣:本次案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对本案例的教学设计解读如下:1.学情分析;2.教学思路设置;3.教法学法的设计;4.目标达成策略。请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彭海:下面请大家对庞火娣老师的教学案例发表意见。李强:案例准备充分,可操作性强,关键是目标达成过程的引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索习惯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张海明:同意李强老师的意见,本课的一大亮点教师一改过去以讲授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更多的自己去动手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这点正是本次研修的意义所在。彭海:大家发言很好,会后也可多作指导。实验课例: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化州市丽岗中学 庞火娣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推论.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定理及推论,并能用其解题;2、 过程与方法:掌握由基本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