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41446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学校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相关通知 主办方: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第三届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组委会 厦门马各木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二月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一、活动背景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旨在为新能源企业与高校建立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新能源的发展。近年来,能源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关键因素,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产业面貌日新月异,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增

2、强,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方式的重新思考,新能源产业被视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也被认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基于这些因素,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也从以往展览的配套活动中单独剥离出来,独自成展。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以“促进能源升级利用 创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主题,旨在“探索 服务新能源 整合 突破 求发展” ,是集中展示国内外新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第

3、一专业大展。为培养具有国际性创新人才,提升大学生在环保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环保与新能源开发、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利用领域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的了解,为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企业合作的平台,本届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决定开展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比赛。二、比赛宗旨、目的与意义(一)比赛宗旨通过对各高校的新能源研究的展示,让企业与高校的新能源研究对接起来,从而使得高校对新能源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最终实现共同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二)比赛目的、意义1.加强海西新能源展会的宣传力度。通过将本次获奖参赛作品引入

4、展览,从而加强海西新能源展会的多面性,制造宣传点,从而加强海西新能源展会的宣传力度。2.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比赛的方式,为各高校研究新能源的团队及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并提供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3.提高高校对于新能源科技研究的热情和大学生新能源科技人才。以比赛和提供奖励的方式去吸引各高校对于新能源研究的重视与投入,激发大学生参加研究的热情,从而发掘新能源科技的人才。4.新能源企业的公司可以和高校展开相关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人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才方面的吸收。通过与新能源企业与公司的合作。实现学校

5、与企业的对接,使得新能源的研究成果直接利用在现实生活,为企业输送和发掘人才。5.深入落实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和发展。通过本次比赛,很好的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以及发展前景。三、大赛名称、主题(一)大赛名称中文名称: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2)大赛主题创新引领时尚,科技改变生活,让生活与众不同四、大赛组织机构(一)联合主办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甘 肃 自 然 能 源 研 究 所 /联 合 国 工 业 发 展 组 织 国 际 太 阳 能 技 术 促 进 转 让中 心厦门

6、市经济发展局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市建设局厦门总商会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中小企业协会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马各木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策划执行承办单位厦门马各木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评审团队伍刘延宁(国资委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郑 勇(省发改委副主任)喜文华(联合国工发组织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李 宁(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核能专家)田昭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彭万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福建省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光电行业协会专家组组长)叶开温(博士,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教授)等知名专家五

7、、大赛内容(一)参赛对象与形式 参赛对象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主,各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个学校,且每名队员不得同时加入多个参赛队。参赛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比赛:各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个学校,且每名队员不得同时加入多个参赛队伍。 (每队最多四人代表团队)(二)参赛作品类型新光源照明:LED、新能源照明系统、新光源及节能照明产品、固体发光光源、气体发光光源、热辐射光源、新光源显示产品及应用等;新能源:核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及电力设备、海洋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环保与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绿色、有机、低碳、健康等类产品与项目。(三)参赛报名和

8、作品提交报名方式: 登入大赛官网 进行报名提交方式:通过官网提交相关材料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1.报名阶段参赛队需要在报名时提交1)与参赛作品相关的图片2)与作品相关文字材料说明3)团队信息2.决赛阶段参赛队需要在决赛时提交相关展示作品(四)评分标准本次比赛作品的分数通过评审团对作品的评估产生,评审团的评估标准主要由三大块组成:1.根据作品本身所传达的理念评分。评审团根据参赛队伍作品所传达的理念是否符合新能源、新构想、新生活的主题进行评分。2.根据作品在现实社会的实用性评分。在符合本次比赛理念的基础上,综合作品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对参赛作品的实用性方面进行评分。3.在符合本次比

9、赛理念的基础上,依据作品的创新性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方面进行评分。6、奖项设置评审团以评审标准评从预赛参赛作品中评选出 30 个优秀作品入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围决赛,并最终从入围决赛的作品中评选出最后三个奖项。(一)本次比赛总共设置了三个奖项:1.一等奖(1 名)2.二等奖(3 名)3.三等奖(5 名)(二)奖励设置:1.获奖团队将有机会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2.我方帮助其申请专利。3.获得第三届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展位(参赛团队都能获得)4.获得本次比赛的相关证书(参赛团队都能获得)5.奖金奖励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团队或者个人分别授予 10000 元,5000

10、元,3000 元的奖励。七、大赛赛程(一)比赛阶段设置本次大赛共分为:1.报名阶段2.比赛阶段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二)各个阶段时间安排及方式1.报名阶段:2013 年 12 月 16 日 2014-1 月 10 日 向各大院校发送邀请函。2014 年 1 月 11 日前 完成报名汇总工作2.比赛阶段2014 年 1 月 15 日3 月 1 日 最终参赛选手结果以邮件方式通知院校参赛团队。(最终确定三十个项目参加现场比赛)2014 年 3 月 16 日2014 年 3 月 17 日 进入比赛的参赛队将参加作品展示介绍和现场答辩。并确定获奖名单和颁奖(参赛团队需 在 15 日下午

11、之前到达比赛地点)(三)大赛决赛地点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届时与第三届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同时举行,能吸引更多的新闻媒体和企业来关注此次大赛)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现场媒体有:A 平面媒体:新华社通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21 世纪经济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社每日电讯、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周刊、商业周刊、新营销、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华夏时报、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海峡导报、海峡都市报、海峡生活报、东南快报、海峡消费报、台湾两岸时报B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台海网络电视台、厦门电视

12、台、厦门卫视、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泉州电视台、漳州电视台C 网络媒体: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新华网、凤凰网、厦门房地产网、厦门小鱼网、中国福建、中国会展网、厦门展览网、中华网、网易、人民网、雅虎中国、厦门网、海峡网、商虎中国、爱卡汽车、中国客车网、易车网、中国智能电工网、全球太阳能光伏网、国际新能源网、中华电源网八、参赛团队补贴政策1.参赛团队代表为 14 人2.大赛补贴参赛团队代表来回车费 50%(限动车、火车、大巴,大巴必须 4 个或以上团队一起包车才予以报销补贴,届时须凭票根报销) 。3.大赛承包参赛团队代表 16、17 日的中餐和晚餐(由大赛主办方统一安排)4.大赛承包参赛团队代表 15、16 日的住房费用(由大赛主办方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新能源科技创新大赛统一安排住宿)注: 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归马各木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联系:骆少东 电话:180-3004-1791 QQ:404839278李松庭 电话:151-0596-4275 QQ:258977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