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41428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一般 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李广林郴州市一中(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公报 李广林 郴州市一中课题批准号:XJK01BZ016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主持人:李广林 郴州市一中校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主要研究成员:黄 云、蒋传发、冯 波 、张 伟、张美华、黄连华、赵安平、邓 威、 蒋 慧、何良长、彭太军、陈小霞、黄丽芳、杨丽红一、问题的提出世界的丰富多彩决定于人的差异,社会的进步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由于智力因

2、素、非智力因素以及认知风格上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等方面的不同,在知识储备、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式方法、个性品质等方面必然会有所差异。但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关键在于潜能的被发现、被开发和被利用的程度。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差异的。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承认差异、认识差异、利用差异,培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谋求对未来教育行动的改善,正是本课题提出的出发点。 传统教育历来强调共性,忽视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的不同。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这种现象。一是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强调均衡发展,鼓励“全优” ;二是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的短处,视其为“差生” ,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不能“

3、抬起头来走路” ,往往丧失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一般说来,每个学生个性品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都会表现出差异,尽管智力平平,但也会有某些方面的特点、优势和爱好。然而,这些优势经常得不到承认,更得不到发展,甚至受到了抑制。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制造“标准件”,埋没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他们的智慧才能得不到开发和利用。所以,我们应该从发挥学生优势与潜能方面去提高人的价值。对于新世纪的中学生,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必将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不同类型的学生因其认知方式上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不同而在学习方法上所

4、体现出的不同特点的进行研究,通过系列的定性分析和量化的测验,探索出他们在学习特点上所呈现出的规律,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励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自信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促进矛盾的转化,以达到最优发展的目的,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认知风格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Wilkin H A,1964)提出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存在着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两种认知方式。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依赖外在参照还是依靠身体内参照的倾向。场依存是指人们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以外

5、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场独立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场独立性者的认知改组技能发展较好,而在社会交往技能方面较差;场依存性者则社会交往技能发展较好,而认知改组技能较差。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开发潜能的内在倾向性,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卡尔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3、构建主义学习论。它强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构建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

6、。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4、心理学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观点。心理学中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等。三、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针对高中学生因其认知方式(风格)上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不同而在学习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他们在学习特点上所呈现出的规律,研究教育教学措施和对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促进高中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培养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

7、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二)、研究内容:1、研究高中生认知方式的特点。2、高中生认知方式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内在联系。3、高中生学习特点的研究。4、适应高中生认知方式与学习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研究。四、研究方法(一)、确定研究对象在 2002 年入学的一届高中学生中随机抽取 4 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4 个班学生总人数 267 人,其中男生 141 人,女生 126 人。(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1)、认知方式测验。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修订的认知方式图形测验(简称 EFT),进行团体测验。该测验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共九道题,是测验的练习,不计入总分;第二、三部分各有十个题目。总

8、分 20 分,完成三部分测验时限 18 分钟。(2)、智力测验。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修订的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991),进行团体智力测验。(3)、学习适应性测验。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进行团体测试。2、教育心理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是在控制某些变量的情况下,同时去操纵某一个或几个自变量,以此引起所研究的学生被试反应变量的发生,从而弄清楚所操纵的自变量与学生被试反应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技术。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教育心理实验法是准实验法,准实验法在控制与操纵实验变量方面不如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法严格,只是特别强调观察和测验被研究情境中的所有可能的因果关系,并注

9、重对其进行透彻的逻辑分析。3、经验总结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某种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活动。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并借鉴其科学有效的研究经验 。4、个案研究法:对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描述个案,探究原因,并对调查中典型例子建立档案,追踪调查,分析。5、教育心理统计法:采用 SPSS10.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科学统计。五、研究结果(一)、研究对象的智力发展状况智力测验结果表明(见表 1),267 名高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IQ 等于 106.1412.14,属于中等正常水平。男女生智力性别差异不显著

10、(P.05)。表 1 267 名高一学生智力测验结果及智商水平性别差异比较平均值(IQ) 标准差 F p 总 体 106.22 12.14男 生 107.58 12.441.069 .290女 生 105.05 11.73(二)、高中生认知方式测试结果267 名学生参加了认知方式图形 测验,测试结果平均得分 13.963.98(见表 2),这个分数落在中学组常模百分位数 5968%的位置和标准分数 50 的位置。按照认知方式图形测验的解释:以 50百分位数和 50 标准分数为界,低于此分的被试表现为依存于场的倾向,而且分数越低,这种倾向越强;高于此分的被试表现为独立于场的倾向,而且分数越高,独

11、立性越强。根据测试结果,我们以大于 14 分(即 50 分标准分数)为界,大于或等于 14 分的学生确定为场独立性,有 150 人,占总被试的 56.18%;小于或等于 13 分的学生确定为场依存性,有 117 人,占总被试的43.82%。场独立性学生多于场依存性学生。表 2 267 名高一学生 认知方式图形测验测试结果平均值 标准差 14(场独立性) 13(场依存性) 人数 % 人数 %认知方式图形测验 13.96 3.98 150 人 56.18% 117 人 43.82%(三)、高中学生认知方式性别差异认知方式图形测试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认知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见表 3)。男生更倾向于场独

12、立性,女生倾向于场依存性。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 3 高中学生认知方式性别差异比较平均值 标准差 F p 男生 14.46 3.91 4.822 .029女生 13.40 4.00(四)、高中学生认知方式与智力因素的相关性我们对 267 名高一学生智力测验结果与认知方式图形测验结果的得分进行了积差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4。两者的相关系数为 0.24,表明学生的智力(IQ )与认知方式有显著正相关。表 4 高中学生智力( IQ)与认知方式的相关系数(r )认知方式图形测验智力(IQ) .24 (五)、高中生认知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我们以高一两学期期末考试语数外三门主科的

13、平均成绩,分别统计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平均成绩与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得分的积差相关(见表 5)。从表中看出,高一学生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得分与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相关不明显。表 5 高中学生认知方式与语、数、外三科成绩的相关系数(r)语文 数学 外语 认知方式图形测验 .13 .16 .18(六)、认知方式对高中学生文理分科的影响267 名高中一年级学生进入高二后,按高考要求进行了文理分科。我们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有 139 名学生进入了理科班,128 名学生进入了文科班,文理科各编为两个行政班。为了检验认知方式对学生选择文理科的影响,我们对文科和理科学生认知方式差异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 F 检验(如表

14、 6)。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方式对高中学生文理分科影响不大,即文科班与理科班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不显著。表 6 高中文科班与理科班学生的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差异显著性比较平均值 标准差 F p 文科班(128 人) 13.63 4.41 2.974 .167理科班(139 人) 14.15 4.03(七)、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测试结果及差异比较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由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 4 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和听课方法 3 个分量表;学习技术包括读书方法、学习技术和应试技术 3 个分量表;学习环境包括家庭环境

15、、学校环境和朋友关系 3 个分量;心身健康包括独立性、毅力和心身健康 3 个分量表。为了解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两种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我们对这两类学生进行了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研究。前测结果表明,场独立性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技术、家庭环境 3 个分量表上显著高于场依存性学生;在学习方法、应试方法和独立性 3 个分量表上非常显著高于场依存性学生。场依存性学生在朋友关系 1 个分量表上显著高于场独立性学生。其它分量表两种不同类型学生差异未见显著性。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课题实验研究后,再对这两种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的测试。后测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的差异在缩小,场独立性学生只在应试方法和独立性 2 个分量表上高于场依存性学生;而在朋友关系分量表上,场依存性学生仍然显著高于场独立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