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1337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研究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 究 报 告序 言: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BDY001。学科分类 德育研究课题主持:王作平,中教高级,娄底五中教研室教研员主要研究人员:肖少和 龙再云 贺交友 李兴江 王炳如 刘彬彬 胡梦莲 张四槐 邱成国 陈爱莲 伍克明 李仁贵 颜小玲 王春香 宋 琼 李正林 朱怀英 曹少秋德育当为教育先,育德应以人为本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结题总结报告摘要: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经过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课题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开展了对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对中小学德育与衔接的探究思考;组织了对中小学德育衔接“五点”

2、的攻关研究;对中小学德育衔接规律、途径,衔接体系、模式等的专题研究;策划设计指导实施了中小学德育一系列主题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改革了德育内容,更新了德育方式,探索了德育方法,发挥了德育功能。通过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德育理念深入人心,德育理性逐渐建立,德育成效步步显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辐射。对中小学德育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中小学德育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探究。结构:一、课题研究概述二、中小学德育与衔接的探究思考三、课题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得四、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及其影响五、课题研究遗憾与研究建议正文:一、课题研究概述1、研究情况简介“

3、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是我校06年申报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一般性资助课题,课题经过了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思想、组织、业务准备,进行了调查研究,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研究;实施阶段主要是破译疑点抓理论研究,突破重点抓专题研究,攻破难点抓实践研究;总结阶段主要是整理完善研究材料,发布推广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内容一一落实,研究目标基本到达,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研究影响和研究辐射。但因课题主持人07年08年外调参加娄底市政府组织的建设扶贫工作,课题研究未按原计划如期结题。2、课题提出背景开展中小学德育衔接研

4、究,是我们对中小学德育现状深刻反思后的冷静选择,是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实力认真分析后的可行选择,也是我们对国内研究进展的综合述评后的理性选择,是我们紧扣时代要求把握德育方向后的适时选择。我们选择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一是衔接问题是中小学德育急需解决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我们在第一线工作,负有责任;二是我们熟悉中小学德育内外情况,力所能及;三是由衔接切入,能开辟更广阔的研究空间,我们乐为其事;四是解决衔接问题,能改观中小学德育,提高中小学德育质量,事半功倍,我们愿意付出。“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外延宽、内涵深,为了做到量力而行,有的放矢,根据研究的现实条件和已有准备,对课题进行了符合我们研究实际的界

5、定。“中小学”指城乡结合地的中小学,具体研究对象:娄底八小、娄底五中。城乡结合地是社会各种思想和力量的汇聚地,是反映社会各种变革和变异的晴雨表,研究城乡结合地的中小学德育衔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德育”分内衔接,外衔接,本课题研究重点在内衔接,研究中小学德育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在中小学阶段与阶段,阶段内部之间的衔接。3、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课题研究内容,经课题组多次座谈讨论,选定为:中小学德育及衔接现状研究。中小学德育衔接“五点”(即联结点、临界点、关节点、高效点、疑难点)研究。中小学德育衔接规律、途径研究。中小学德育衔接体系、模式研究。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初步解决“德

6、是什么”、“德育为准”、“怎样育德”等问题,初步摸清中小学德育存在着的过渡期的裂痕、阶段内的离散、内容上的盲目、方法上的随意等问题,初步找出中小学德育在整体性原则下的阶段性特点,掌握中小学德育各阶段相互过渡和融合过程中的衔接规律,探索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基本途径,初步建立中小学德育有序渐进有机联系的衔接体系,形成一套中小学德育目标明确、过程清楚、内容连贯、方法得当、运作便利的衔接模式,力求解决长期困扰中小学德育健康发展的不糅和对接问题,建立中小学德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改观中小学德育。二、中小学德育与衔接的探究思考研究伊始,课题组组织了多次研讨会,一致认为: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首先必须解决“德

7、是什么”、“德育为谁”、“怎样育德”的问题,中小学德育一直处于低迷,甚至退化状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小学德育的现实追问和理论思考。1、德是什么德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德”从行从横目之形,意为张望路途,人看清路而有所得。“德”的初文为“直”,其意是没有偏差的垂直生长。“德”从植(直)从心,意即把心思放正。“德”的意象是根植于种子的形象,即生命旺盛蓬勃。从对“德”的字形探源,我们领悟到了“德”的最原始最纯真的意义。其一,德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端正心思是“德”的核心内涵,其二,“德”是生命个体生存发展的自身需要,是人性的展示。探看路途是生命的自觉行为,垂直生长是生命的追求渴望,发芽吐叶是生命功能。其

8、三,“德”唯一的价值指向是人的生命,人类的共存和永存。种子是生命象征,种子形象即生命形象,旺盛蓬勃即生命的无限生机活力,无限发展。古人在宏大的生命世界里浓缩生命存在发展的基本价值,从具体生命活动中提炼生命存在发展的普遍依据。德必须返璞归真。首先,德为立人之本,人是立德之本。一方面德以人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另一方面人以德为需要,以德为根本,以德为追求,人成为人,德必为首。其次,“德”必有得。内惠于己,外惠于人。“德” 是生命的神赐,是人生命存在发展的不朽的精神动力,是人类的守护神,惟“德”是馨 ,生命永恒。再次,“德”是一种精神建构,精神建构是一个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过程,精神是发展

9、的,精神养育是没有终点的,人的追求努力是没有止境的。2、德育为谁德育就是育德。中小学德育就是育学生之德。德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生命旺盛蓬勃生长,关注旺盛蓬勃的生命赖以存在的依据及其意义价值。德育为学生生理、心理、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为学生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提供一流的支持帮助。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价值就是实现主体的成长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应是中小学德育的座右铭。3、怎样育德德靠育,德是育出来的,育德包括自养和他育。自养是德发展的内在机制,他育是德提升的外在推力。自养他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育德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主

10、体性原则,德是主体的表征,是生命之所求,是自我的救赎,是灵魂的塑造,是人生的高境界,是生命的超越。二是发展性原则,生命是发展的,精神是发展的,德育是发展的。育德就是支持帮助人去发展生命、发展精神。三是实践性原则,育德过程是主体去体验、体认、体悟、体行的过程,育德必须做到知行统一。4、德育衔接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不是一些零散个体的无关堆集,而是一个彼此关联的系统。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独存生于某种时空之中,而总是表现于此物与他物的关系中,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从整体着眼,研究中小学德育内外系统和纵横方向上的各种衔接关系,既要处理好总体德育要求与分段

11、德育要求的关系,分段要求融入总体要求,总体要求体现分段要求,又要处理好下段要求与上段要求的关系,下段要求与上段要求既有连贯性又有层递性,也要处理好高层要求与低层要求的关系,低层要求为高层要求做准备,高层要求包含低层要求的元素。把握住阶段与阶段之间,阶段之内的各种衔接关系,才能有效开展德育。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生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小学德育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知识年龄范围内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学生的体验认知、情感态度、思想精神是逐渐层递发展的,中小学德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运动的观点。中小学德育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德育因人因事、因

12、时因地而运动变化,动态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常式。三、课题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得(一)研究内容一一落实1、中小学德育现状研究中小学德育现状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座谈讨论、文献考查来进行的。其研究目的是基本明了中小学德育现状,包括存在问题、薄弱环节、内外环境、德育水平等,找出中小学德育的突破方向和衔接思路。通过研究,对中小学德育现状达成了如下共识:异化倾向明显。政治意志独断专行,德育主体严重忽视,德育真义任意曲解,德育内容盲目扩缩,德育途径错误选择。中小学德育必须拨乱反正,回归本真。虚无思想泛滥。中小学德育一股风,刮来刮去不见了。中小学德育软指标,说起重要做起不要。德在分数,德在考试,德在升学。可以说

13、德育已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断裂现象严重。中小学德育缺乏共同的德育理念,缺乏厚实的德育基础,缺乏连贯的德育主线,缺乏整体的衔接认识,中小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中小学德育衔接五点研究中小学德育衔接五点指的是联结点、临界点、关节点、高效点、疑难点。攻关五点主要采取了观察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要解决为什么要衔接,在什么地方衔接,什么时候衔接,用什么材料衔接,用什么技术衔接,衔接难点在哪,衔接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力求找到整体与阶段,一致与层递糅合吻合、稳妥对接的规律途径、方式方法。摸清关联点。中小学德育纵向与社会、家庭紧密相关,横向与学校、老师学生密不可分。

14、在纵横交错松紧疏密的网状联系中,与中小学德育相连相关影响深刻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家庭、老师、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各自独立,各阶段在德育内容要求上因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心理发展和内心需要的不同,呈现阶段性特点,存在合理的差异,但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小学、初中、高中应相互沟通,构成德育联合体,校校合作,跟踪回访,避免德育脱节和德育浪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家庭要构成德育整体,形成德育合力,两个园丁共育一枝花。家校协同教育,具有互补优势,能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德育。家长学校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校07年成立了家长学校,几年来为学校德育献计献策,

15、出力出汗,作出了突出成绩。2011年经督导评估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老师是学校德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学生直接学习模仿对象。老师的情感、意志、性格、气度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好坏左右着学校德育的成败,师德建设尤为重要。师德建设是我校五大工程之一,2010年湖南省普通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小组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影响是德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学校要创设学生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和条件,激励和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防止和扭转学生之间的消极交流,让学生自激互激。我校和八小一直坚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和“重回母校”活动,有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把握临界点。临

16、界点指学生生理、心理年龄已达到即将发生突变飞跃时的思想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特点。这是把握德育火候,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学生青春期初期,青春期高峰期正是有效德育的最佳期。正视青春初期的叛逆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是学生告别童年步入少年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逆反心理强烈。如果老师、家长强力制止,无情打击,结果会适得其反。因势利异,循循善诱,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会迅速增强,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会越来越浓厚。正视青春高峰期的孤独性。初三至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这一时期的学生带来了新问题与新困难,加上面临升学压力,未来抉择的迷茫,伴随而来的是一种兴奋、紧张、担忧、恐惧、焦躁等混杂一起的矛盾心理。这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