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1085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简答和论述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 在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及其两部分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成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买办官僚资产阶级是大官僚和大买办的结合。上层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比较密切;下层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较少,且矛盾较大。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

2、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近代工人阶级的特点1、 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 人数少,但相对集中3、 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 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 经济技术的落后3、 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严复救亡思想内容1、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2、 翻译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洋

3、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力量,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2、 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开办一批新式学堂,派出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开始。3、 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翻译了一批西方的书籍,介绍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4、 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夷夏”观也有改变,“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2、 戊戌维新运

4、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3、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传播西方政治学说,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 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1、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2、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

5、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3、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 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3、 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五四运动的局限性1、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2、 脱离革命实。3、 偏向形式主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 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

6、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党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1、 建立庞大的军队2、 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系统3、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4、 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1、 在国民经济在所占比重较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 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3、 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成的工业体系4、 企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力低5、 和外国垄断资本、本国官僚资本以及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1、 清算了错误2、 确定了土

7、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3、 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三湾改编”的内容1、 将原有的师缩成一个团2、 在部队在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3、 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1、 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会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2、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质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3、 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长征的意义1、 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

8、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 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位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3、 长征保存并锻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4、 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5、 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

9、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共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内容及意义1、 强调要达到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日战争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2、 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3、 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4、 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内容: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

10、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中日双方存在的四个矛盾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终的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意义:毛泽东阐明的论持久战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平型关大捷的意义1

1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动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共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力量,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3、 全民族抗战时中国人民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4、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

12、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中的地位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决定作用)2、 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3、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1、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 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行不通)3、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13、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递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团结合作的表现1、 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2、 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

14、共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3、 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4、 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却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 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工作方针1、 “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2、 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5、等“是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考验1、 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 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 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 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952年我国开展“五反”运动的内容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饭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三反”运动的内容及意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抵制了旧社会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