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41079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老子 约前589前500,一、老子: 春秋时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老子) 主张: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辩证法),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孔子生平,三岁死了父亲,生活清贫,十几岁少年立志,发奋学习以多闻多识而远近闻名。十七岁却又经历了人生一次悲剧丧母。他不得不独自谋生。,二十岁即使当小吏也十分认真也正是他这样的态度使他日后有如此大的成就。,三十岁广收弟子,不论贫富贵贱。,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五十五岁他开始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他在其中多次遇险,被人持刀威胁、

2、被乱兵围困、以至“绝粮”,“从者病”。 六十八岁那年结束了十四年的漂泊生涯。,七十七岁的一天清晨,他唱道泰山就要崩颓了,梁柱就要倒下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萎了。,七天后,孔子病逝。,四十岁创立儒家学派 ,五十岁担任司寇,使鲁国社会井然有序。,二、孔子 国别:春秋时期鲁国 成就: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 A.教育主张: B.思想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孔子 国别:春秋时期鲁国 成就: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 A.教育主张:开创私学、“有教无类”。 B.思想主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3、马。 论语,试着解释这段话 的大意。 这件事反映了孔子 的什么思想?,二、孔子 国别:春秋时期鲁国 成就: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 A.教育主张:开创私学、“有教无类”。 B.思想主张:“仁”“仁者爱人” 论语,三、百家争鸣,1、原因: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私学的发展 各国国君宽容的政策,三、百家争鸣,1、原因: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私学的发展 各国国君宽容的政策,2、主要学派: 墨家: 墨子(墨翟) 儒家: 道家: 法家:,止齐伐鲁 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急忙劝阻。墨子对大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以前吴王矢笠先后攻打越国、楚国、齐国,获得胜利。后来诸侯报仇,

4、吴王大败,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项子牛遂罢兵。,三、百家争鸣,1、原因:,2、主要学派: 墨家:墨子(墨翟) 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 道家: 法家:,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贱不同,但作为都一样。我以为有作为不在于服饰。”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三、百家争鸣,1、原因:,2、主要学派: 墨家:墨子(墨翟) 主张“兼爱”“非攻”; 提倡节俭 儒家: 道家: 法家:,宿管员:该宿舍成员违反了学校的宿舍管理规定,

5、应该停宿,并扣除班级量化成绩10分; 班主任:对于此事不必大张旗鼓,等他们发现自己住在环境脏乱的宿舍里不舒服时,自然会打扫,而且会自觉形成良好的宿舍卫生习惯; 主管主任: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所以应该以教育为主,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让他们理解养成良好卫生的重要性。 自读教材,猜一猜宿管员、班主任、主管主任处理问题的方式分别体现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并说出依据。,三、百家争鸣,1、原因:,2、主要学派: 墨家:墨子(墨翟) 儒家:孟子仁政;强调“民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 法家:韩非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实行法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你认为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为什么?,道家崇尚和谐的自然与人性;儒家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墨家宣扬和平友爱的理念,希望人人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幸福生活;法家试图用法律的力量强制勾践一套合理的秩序;殊途同归,天下和谐,这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