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0786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考研遗传学知识点整理.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细胞的遗传学基础1,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物。2,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物质,是由染色质聚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复合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3,常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纤细处于伸展状态,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浅的染色质。4,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聚缩程度高,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深的染色质。5,组成性异染色质:除复制期外均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质。6,兼性异染色质:在某些细胞内,或其发育得某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卷缩、丧失转录活性而变为异染色质。7,同源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内,具有同一种形态特

2、征的染色体通常成对存在。这种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8,非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9,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粒位置、长短臂之比(臂比)、次缢痕位置、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10,主要农作物染色体数目:水稻24,普通小麦42,大麦14,玉米20,高粱20,大豆40,烟草48,拟南芥10,西瓜22,果蝇8,人46。11,细胞周期:是细胞分裂增值的周期,是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时期。12,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促进了细胞体积和数目增加,维持了

3、个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成的二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组成、染色体数量与质量完全相同,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3,减数分裂的意义:1、精子(n) +卵细胞(n)= 2n 保证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 对稳定性2、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后期 I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 创造变异、生物进化 14,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15,有性生殖:是经雌雄配子结合、受精,形成合子,合子进一步分裂、分化、发育形成后代的过程。16,授粉:是指成熟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17,受精:也称作配子融合,是指生殖细胞(配子)结合的过程。18,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

4、方式,即雄配子体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将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将发育成种子的胚乳。19,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及其各组成成分遗传来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2n),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2n),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胚:受精产物(2n),已是子代组织(孢子体)。胚乳:受精产物(3n),已是子代组织(孢子体)。20,直感现象:是花粉对种子或果实的性状产生影响的现象。分为花粉直感和果实直感两种。花粉直感或称胚乳直感:是指胚乳性状受精核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形状的现象。果实直感或种皮质感:是指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受花粉影响而表现父

5、本的某些形状的现象。第2章 孟德尔遗传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单位性状:北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变现出来的相对差异。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孟德尔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变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形性状。2,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 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2)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3) F1植株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隐形性状的遗传因子;(4) 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均等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6、5) 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表现性:生物体所变现的性状。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4,孟德尔分离比例产生的5个条件:(1) 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2) 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并且两种配子生活力相同;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3) 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得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4) 研究的相对性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完全。(5) 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5,独立分配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杂交育种中的意义和应用。6,完全显性:

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的7对相对性状中,F1所表现的性状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成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有些性状,其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在不完全显性时,表现性和其基因型是一致的。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称为共显性。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7,复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存在的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人类的ABO血型。8,致死基因:是指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基因。9,

8、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同一单位性状表现的现象。10,互补作用:两对对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同一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形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钟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9:7】11,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积加作用。【9:6:1】12,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互作时,不同的显性基因对表现性产生相同的影响,F2产生15:1的比例。这种基因互作称为重叠作用。【15:1】13,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同一单位性状

9、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这种情形称为上位性。起遮盖作用的基因如果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显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显形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称为显形上位作用。【12:3:1】隐形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形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称为隐形上位作用。【9:3:4】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13:3】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15,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第3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连锁遗传:是指

10、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2,完全连锁: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总是连接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2,不完全连锁: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大多数连锁遗传为不完全连锁,既产生亲型配子,也产生重组型配子。3,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就一个很短的交换染色体片段来说,交换值就等于交换型配子(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但在较大的染色体区段内,由于双交换或多交换常可发生,因而

11、用重组率估计的交换值往往偏低。4,利用测交法和自交法测定交换值的方法:5,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当交换值越接近0时,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胞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时,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胞母细胞数越多。6,一般将1%的交换值定为度量交换的基本单位,称为1个遗传单位。7,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8,两点测验: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隐形亲本测交来确定两对基因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来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两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最基本的方法。弊端:如果两对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超过5cM,两点测验法

12、的准确度会大大降低;必须进行3次杂交和3次测交,工作繁琐。9,三点测验: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形亲本测交,同时确定3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10,干扰:在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对于受干扰的程度常用符合系数或称并发系数(C)表示。C=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干扰值I=1-C。11,连锁遗传图: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即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又称为遗传图谱。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称为连锁群。12,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1,在杂交育种时,如果所涉及的基因具有连锁遗传的关系,就要相应地根据

13、连锁遗传规律安排工作。2,利用性状的连锁关系,可以提高选择效果。例如,大麦抗秆锈病与抗散黑穗病是紧密连锁的,在育种中只要注意选择抗秆锈病的优良单株,也就等于同时选得了抗散黑穗病的材料。13,性染色体: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14,性别决定方式:XY型(雄杂合型)【果蝇、高等动物、人类】、ZW型(雌杂合型)【家蚕、鸟类、蛾类、蝶类】、XO型【蝗虫、蟋蟀】、染色体倍数决定型【蜜蜂、蚂蚁等由正常受精卵发育的二倍体为雌性;而由孤雌生殖发育来的单倍体则为雌性。】15,性别决定畸变:克氏综合征(XXY)、唐氏综合征(XO)。16,性连锁: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

14、某些形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17,限性遗传:指位于Y染色体或W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18,从性遗传:它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由于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在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在另一方为隐形的现象。第4章 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指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2,突变型:携带突变基因并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生物个体称为突变型或突变体。3,野生型:自然群体中最常见的典型类型称为野生型。4,自发突变: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5,诱发突变:根据突变产生的机理,认为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6

15、,基因突变的意义:1,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源泉。如果没有基因突变,生物将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可能面临消亡。2,基因突变也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基础,新基因甚至能导致生物生理、发育模式的重要转变。7,基因突变的特点:1,重演性:是指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上重复发生。2,可逆性:基因突变像许多生物化学发应一样是可逆的,即野生型基因可以突变为突变型基因,突变型基因也可以突变为野生型基因。3,多方向性: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一个基因突变后可能形成诸多不同等位基因,且不同等位基因可具有不同的性状表现。4,有害性和有利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突变体本身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5,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遗传基础相近,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8,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指自花授粉不能受精结实,而植株间授粉却可能受精结实的现象。9,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1,形态突变:指引起生物体外部形态结构产生肉眼可识别变异的突变,也称可见突变。2,生化突变:指影响生物的代谢进程、导致特定生化功能改变或丧失的突变。最常见的营养突变是营养缺陷型。3,致死突变:指导致特定基因型突变体死亡的突变。4,条件致死突变: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但在另一种条件下能存活的突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