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0326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二 实验原理孤立法,即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他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得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同样亦可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设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1)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指数x、y、z分别为丙酮,酸和碘的反应级数。将该式取对数后可得: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置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则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

2、度的函数。以lg(-dC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同理,可得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碘在可见光区有很宽的吸收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按照比尔定律可得: (3)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I和I0分别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为吸光系数,b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以A对时间t作图,斜率为ab(-dC碘/dt).测得a和b,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C丙酮CHClC碘 ,发现A对t作图后得一直线。显然只有在(-dC碘/dt)不随时间改变时才成立,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得知该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3、。 当控制碘为变量时,反应过程中可认为丙酮和盐酸的浓度不变,又因为z为0,则由(2)积分可得: 将(3)代入后可得: 三 仪器与试剂722分光光度计 1套 丙酮标准液 (2.moldm-3)超级恒温槽 1套 HCl标准液 (1.9355moldm-3)秒表 1块 I2标准液 (0.01 moldm-3)容量瓶(25ml) 7个刻度移液管(5 ml) 各3支四 实验步骤 1打开分光光度计,将波长调至470nm处;2用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反复将分光光度计调整0T、100T;3用分光光度计测量ab的数值以便于算出反应速率;即测0.001mol/l碘液的吸光度;4按表中各物质用量配置溶液,分别测其吸光

4、度随时间的变化数值。编号1234567V(HCl)2.502.502.502.502.501.653.75V(丙酮)2.502.502.501.653.752.502.50V(碘液)5.002.504.002.502.502.502.50加入一半碘液时开始按下秒表计时,1、3大约每隔1min记一组数据,其他组每隔30s记一组数据。记第一组数据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min之内。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系列溶液的吸光度随时间t的变化:(测试波长为470nm) (T=21.5 P=1018.8hp)编号1t/s 210285365429493548605665726785844905A0.6570.6

5、310.6070.5850.5630.5410.5190.4980.4740.4500.4270.4032t/s 132200227255280305335375405430460495A0.3220.3030.2920.2820.2740.2670.2510.2400.2300.2160.2050.1913t/s 187257308365425484542602665724784844A0.5190.4970.4810.4570.4350.4110.3850.3600.3320.3070.2800.2534t/s 145178212241271300330358392420451481A0.

6、3440.3370.3300.3230.3160.3080.3010.2920.2830.2750.2650.2575t/s 185215245275305335365395426458487515A0.2960.2830.2690.2560.2390.2270.2100.1940.1750.1570.1400.1246t/s 122152181210238274305334361392423452A0.3470.3400.3360.3300.3220.3130.3050.2980.2910.2830.2730.2677t/s 147178209242273301327358387415446

7、479A0.3020.2880.2710.2530.2360.2210.2060.1860.1690.1500.1310.1102、 ab值的测定:0.001mol.L-1碘溶液的吸光度A(测试波长为470nm)平均值ab0.363 0.364 0.3640.364364注:ab=A/C碘=0.289/0.001=289六数据处理1系列溶液的吸光度A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编号斜率/10-4C碘/mol/lC酸/mol/lC丙酮/mol/llgC碘lgC酸lgC丙酮lg(斜率/-ab)速率常数/10-51-3.672140.0020.193550.2-2.698-0.7132-0.69897-5.

8、996182.179552-3.654970.0010.193550.2-3-0.7132-0.69897-5.998222.169363-4.109770.00160.193550.2-2.796-0.7132-0.69897-5.947282.43934-2.620210.0010.193550.132-3-0.7132-0.87943-6.142772.208835-5.241750.0010.193550.3-3-0.7132-0.52288-5.841632.209186-2.470370.0010.0.2-3-0.8937-0.69898-6.168342.262257-5.821

9、230.0010.0.2-3-0.5371-0.69897-5.796092.26301E-05 编号斜率/10-4C碘/mol/lC酸/mol/lC丙酮/mol/l级数z级数y级数x1-3.672140.0020.193550.20.044282-3.654970.0010.193550.23-4.109770.00160.193550.24-2.620210.0010.193550.1320.844415-5.241750.0010.193550.36-2.470370.0010.0.21.043647-5.821230.0010.0.2=1/7(k1+k2+k3+k4+k5+k6+k7)

10、= 2.24735E-05故可得丙酮碘化的速率方程为: -dC碘/dt=2.2473510-5C丙0。84441C酸1。04364C碘0。04428七、结果分析1、 经过作图后可知,在丙酮碘化反应中反应速率对丙酮、氢离子、碘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1、0。该反应的总级数为2.,是一个二级反应。2、 误差分析: (1)在配液时,用洗瓶定容不是很准确,而且用移液管移液也会有误差,最终导致浓度有误差。 (2)我们的第一个数据的时间都是两分多钟,没能在一分钟左右测得第一个数据,没有记下能反映实验现象的最佳数据。 (3)在测量吸光度时,用用秒表计时,由于主观原因时间的记录也存在误差,同时也存在仪器误差。 八

11、、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就是由于第一组数据的时间限制,如果人数不够的话可会手忙脚乱。同时组员之间要配合好,注意记录时间和吸光度。实验总体来说还算比较成功,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反应级数与理论值也比较相符。但确定对碘的反应级数的三组数据结合在一起作图误差较大,其相关系数仅有0.23592。不知是什么原因,看了其他同学的处理结果也有类似情况。这次的实验进一步巩固了对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再一次加深了对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对动力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知道了Origin作图软件和Excel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使数据处理更简便,实验结果更准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