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0326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课次内 容 名 称教材对应范围授课时间第12、13周 世间最美的坟墓章节页次授课方法讲授45962授课时数4教 具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对托尔斯泰的深深敬意、绵绵情思的。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3、领悟“美”的内涵,珍视朴素的人生本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文章直接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品味课文情景交融及巧妙运用衬托手法的写作特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托尔斯泰墓“最美”的深刻内涵,体会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魅力。难点处理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复习提问课外作业题号教 学 内 容、方 法 和 过 程一、导

2、入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二、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他关心民众命运,同情弱小,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憎恶强权,鞭笞兽性的残暴,赞美人性的美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法西斯的迫害被迫流亡巴西。他目

3、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能为力,最终与妻子一道自杀于里约热内卢,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了无声的控诉和抗议。代表作有: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浪子野心,和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投影)三、听课文录音,正音。 1生字。(投影)尘嚣(xio) 墓冢(zhng ) 禁锢(g ) 栅栏(zh) 飒飒(s) 2词语。尘嚣:人世间的纷扰喧嚣飒飒:形容风、雨声。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四、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播放背景音乐) 1作者认为谁的陵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谈谈你对他的认识。讨论明确: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

4、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俄国自18611905年的社会面貌,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则称赞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对贵族生活抱批判态度,他热爱人民、同情人民,一生致力于贵族“平民化”人生道路的探求。晚年,他远离城市的奢华,长期生活在乡间,努力从事体力劳动,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他想放弃贵族的种种特权,想把自己庄园的土地分给农民,但都未能成功。他还不断从事文学创作来揭露沙皇统治

5、的黑暗,抨击教会的虚伪,引起了本国统治集团的极度恐慌。1901年,俄国最高教会宣布他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开除了他的教籍。当时还有人曾建议亚历山大三世查办托尔斯泰,但沙皇的宪兵将军说“(他)的声望太大,俄罗斯的监狱容纳不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托尔斯泰决心为实现自己“平民化”的理想做最后一搏,他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执意放弃所有的财产,并在他82岁的生日那天悄然离家出走,几天之后,因肺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投影) 2文中是如何描写“世间最美的坟墓”的? 请同学找出关于墓地的四次直接描写(投影) 朗读(个人) 详细分析每次描写(投影 超级链接) (1)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

6、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师:“远离”、“孤零零”和两个“无人”这些词语写出了墓地的什么特点?l “远离”、“孤零零”写出了墓地的偏远孤寂。l 两个“无人”突出了墓地的寻常、普通。 (2)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师:这句话中连用四个“没有”,有何作用?l 四个“没有”都是为了突出了托尔斯泰墓的简陋、矮小、平凡。师:“没有十字架”,使人联想到主人生前因大胆抨击教会而被教皇驱逐的结果;“没

7、有墓碑、墓志铭、姓名”使人联想到主人生前深感为名声所累宁可放弃贵族生活而离家出走的行动。托尔斯泰选择这种朴素的墓葬方式是为了来延续自己的理想追求。 (3)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师: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l 是夏天、冬天墓地的景物描写。l “俯临”、“和暖”、“嬉戏”、“温柔”,这些拟人化的词语渲染出墓地宁静、和谐的气氛;一位伟人的墓前,没有任何装饰,从而烘托出墓地的朴素。正是由于这朴素和宁静,使它有别于别的伟人的墓地。 (4)残废者大教堂大

8、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师: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三位名人?l 同学发言、观看投影。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l 用其他名人墓地的豪华、荣耀来反衬托尔斯泰墓的朴素。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国资产阶级杰出的统帅和军事家。他从土伦围城崭露头角到滑铁卢战役的败北,前后20年刀戈征战,曾亲自指挥过约60个战役,且以少胜多而驰名于世,被后人称为“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

9、人、德国文学史上的泰斗、欧洲著名的作家,他的诗影响了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德语诗歌。长诗浮士德被列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品使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歌德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10年的官宦生涯,曾任枢密顾问官、军事长官,主持过税务署等等。1794年,歌德与席勒相遇,在席勒的促进下,歌德创作了他的毕生巨著浮士德。歌德花了58年时间完成的诗剧浮土德。这是他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是堪与荷马的史诗、莎土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伟大

10、诗篇。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之一,他的戏剧生动地描绘了欧洲17世纪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和民族风情,受到世界各国各时代人民的普遍喜爱。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如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等。作品处处洋溢着朝气勃勃的乐观情绪,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即使是悲剧也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带有喜剧特征。第二阶段作家开始意识到社会矛盾与尖锐,思想转为沉郁深邃,写下了著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悲剧以及一系列大的悲剧,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第三阶段是创作神话剧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充

11、满传奇和极具烂漫色彩的幻想。代表作是暴风雨。 3托尔斯泰的坟墓有何特点?为什么作者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1)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特点:朴素(逼人的朴素)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最美”的内涵。 外朴素美师:我们总结出托尔斯泰墓的特点是“朴素”(逼人的朴素),那么这种朴素美不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学生讨论。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墓远离尘嚣,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却有高大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茵茵绿草,夏天有飒飒的风、和暖的阳光,冬天有温柔的白雪,从这些关于墓地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宁静、和谐、静穆的优美意境,让人感到这朴素墓地有一种自然之美。 朴素之

12、所以美,就在于它是纯真的、自然的。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大都以朴素为美。我国的老庄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把自然朴素看成是一种不可比拟的美,一种理想的美。李白也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美。美国的海明威说过:“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就谈不上伟大。”托尔斯泰本人也崇尚朴素,追求朴素之美。他说:“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托尔斯泰作为一位家资丰厚的伯爵和世袭大贵族,同时又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给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但他却自己要求死后安葬在这简陋、矮小的墓中,正是一种追求朴素美的表现。(投影) 内人格美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托尔斯泰墓

13、之所以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在于它有一种“朴素美”。书中提到“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名声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那么“流浪汉”和“不为人知的士兵”他们的坟墓也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吗?(明确:不是)可见,坟墓之美还与墓地的主人有关。像托尔斯泰这样举世闻名,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的杰出人物,在他的墓前塑像、树立纪念碑也是当之无愧、情理之中的,世人也大都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像他一样伟大的人物的(如歌德、莎士比亚等人的墓冢)。可是,托尔斯泰的墓地除了萧萧树木飒飒风声之外一无所有,平常得就像那些流浪汉、无名的士兵的墓地一样。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生

14、前的荣耀家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去世后对名誉、地位极度的蔑视形成反差;他生前对人类和文学巨大的付出与他去世后对世人对社会的毫无索取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巨大的反差折射出托尔斯泰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其实,“美”不仅仅是指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有形的东西,它还包括那些强烈冲击人们心灵的、给人们以心灵震撼力的事物。1928年,茨威格站在那个小小土丘前,读懂了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美,所以才觉得这埋葬着伟大的托尔斯泰的朴素坟墓,是世间最美、最宏伟的圣地。(投影)(3)总结。(投影) 五、课堂活动 请同学以一个导游者的身份,结合课本前的插图,向前来瞻仰的游客介绍托尔斯泰墓。(同学分小组准备,以自告奋勇或小组推荐的形式产生“导游”,并评比最佳“导游”。) 六、总结写作特点 1结合感受进行描写,情景交融。师: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作者先后四次描写托尔斯泰的墓地(投影),请同学们再朗读这些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学生朗读并讨论。(复习药一课景物描写的作用) 师:景物描写可以表现出墓地的朴素美。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还通过这些描写来抒发自己对托尔斯泰的深深敬意、绵绵情思。这样的手法叫做“情景交融”。(投影)2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将托尔斯泰的墓与哪些人的墓地进行过比较?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明确: 人物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