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0153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定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学生导学案设计 1 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能使用老师教给的方法理解文言词句,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难点: 反复诵读 , 熟读成诵,理解文言词句,积累文言词语。自学指导:初读课文: 一、了解作者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

2、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另外,他还有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作品。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二、 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3、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三、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注意生字的字形,并书写一遍。 水皆缥碧( ) 互相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者( ) 经纶世务者( ) 急湍( ) 猛浪若奔( ) 横柯上蔽( ) 窥谷忘反( )四、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口头翻译两遍,记住注释中的重点字词句的解释。1、 除已有重点字词解释,还有哪些字词是你运用老师教的方法知道的,请在原文中用蓝色笔圈出,并用铅笔写在行间空白处,和小组同学讨论,看你理解对不对。如有错误请及时订正。 2、 你还有哪些字

4、词不懂的,请用红色笔在上文圈出,请教同学或老师 。3、 本文中有哪些字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摘出来做个比较: 4、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对应训练: 1、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吴兴故彰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 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2、 解释下列加点字。(1) 风烟俱净 (2) 从流飘荡 (3) 一百许里 (4水皆缥碧 (5) 直视无碍 (6) 急湍甚箭 )(7) 皆生寒树 (8) 负势竞上 (9) 互相轩邈 (10) 疏条交映 (1

5、1) 千转不穷 (12) 鸢飞戾天 (13) 望峰息心 (14) 经纶世务 (15) 窥谷忘反 (16) 横柯上蔽 (17) 在昼犹昏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_ _ _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流湍急,三峡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 四 当堂检测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风烟俱净 蝉则千转不穷 急湍甚箭 水皆缥碧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A 千丈见底 B望峰息心 C 窥谷

6、忘反 D泠泠作响 3.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B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B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5、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 )A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6、下列横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D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为具言所闻 课外积累:1. 名句积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清刘嗣绾) 2美文赏读 乌蓬摇梦到春江(节选) 叶文玲当年,在青海戈壁滩竞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那该多么好!那时,我没有到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关于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看”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

8、绵绵的乌篷船。我终于圆了梦。回浙江仅两年,两次连了与她相亲的心愿。两次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当你迂回山间不胜引颈张目之苦时,突然一条银条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的一江水鲜活可爱;待盼到日程,荡舟起浆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荡漾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我始想,富春江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婀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清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合农居,更添无限情趣。我还想,富春

9、江的娇,也在于它的色泽,那江水,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乌篷船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山,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绿出来。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它虽然还是千里洞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是在水底暗处悄悄进行的,“临流鼓掉,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行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偏现它扬古启今的魅力。我又想,人们到这儿瞻仰、凭吊,大概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岸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

10、而是表达对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风骨的敬崇,对今之世风清新的呼唤吧。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甜,惟愿年年得相见。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怀, 把握课文的主旨。2 欣赏本文多层次多角度写景的特点,欣赏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 学习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 学习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着力于诵读,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和文中所写景物的诗情画意

11、,才能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志趣。学习时可先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放飞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领略语言的神韵;最后熟读成诵。朗读课文时要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出情趣。三 自学指导及对应训练1 美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情感,熟读成诵。2 研读课文,探究思考:(1)文章开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那里?(2)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本文借奇山异水,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3、品读入境: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请从文中评点写景句,品味妙处。(在学案上任选写出一处,其它句评点在课本上) 对应训练1、 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 ”八个字;第二段承“ ”二字,抓住 和 的特点;第三段承“ ”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2、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一句话)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