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40151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资料(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吸 收,3.1 吸收过程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3.2 吸收过程的设计变量和对工艺生产的适应性 3.3 气液相平衡 3.4 传质理论 3.5 传质速率和传质系数 3.10 塔高 ,3 吸 收,1、吸收的基本原理 吸收是利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传质过程。 吸收是一个分离过程,且分离的是气体混合物,分离的介质是某一种液体溶剂称之为吸收剂,被吸收的气体混合物称为溶质。 吸收是一个从气相往液相的传质过程。 被吸收的气体通过适当的方法与吸收液分离的过程称为解吸过程,对吸收液而言,则成为再生。 应用:常用于获得产品、分离气体混合物、净化原料气以及脱

2、除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3 吸 收,2、流程图,3 吸 收,3、吸收操作的分类 依据吸收的机理可分成 物理吸收(甲醇-CO2) 化学吸收(K2CO3- CO2) 物理吸收的特点: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不起化学反应 极限:溶解平衡= f (T,P) 化学吸收的特点: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起化学反应 极限:相平衡= f (T,P,反应组分B),3 吸 收,4、吸收过程的特点 吸收与精馏操作的相同点: 平衡分离过程 热、质同传过程,由MESH方程求解 吸收与精馏的不同点: 原理不同: 吸收是根据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精馏利用组分间相对挥发度不同使组分分离。 塔式不同 传质形式不同 吸收过程:单向传

3、质,气相传质到液相,需外加吸收剂; 精馏过程:双向传质,液相传质到汽相,汽相传质到液相,不需加 质量分离剂。,1. 吸收剂不需要再生的吸收装置 使用对象: 主要用于制备液相产品,如硫酸吸收SO3吸收制硫酸、 水吸收HCl制盐酸、吸收甲醛制福尔马林液、碱液吸收 CO2或SO2制碳酸氢盐或亚硫酸盐等 。 流程特点: 吸收剂不再生,且循环操作。,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典型实例:硫酸吸收SO3吸收制硫酸,2. 吸收剂需要解吸的吸收装置 使用对象:气体的净化或回收; 流程特点:至少有两个塔(多了一个再生过程)。 减压冷再生:通过改变P,改变相平衡,使溶质解吸。

4、适用:高压下化学吸收液的初脱。 气提冷再生:用惰性气体降低溶质在气相的分压促使解吸; 适用:溶质不必回收的场合或稀释溶质在气相的含量。 间接蒸汽热再生:利用间接蒸汽,升高温度,改变液面上活性组分的平衡分压,加速解吸速率; 适用:化学吸收。,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1)吸收剂不重复利用的装置 典型实例: 氯气吸收,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2)减压冷再生流程 典型实例:CO2吸收-再生,(3)气提冷再生流程 典型实例:脱除H2S吸收-再生,3.1.1 吸收装置的工业流程,(4)间接蒸汽热再生流程 典型实例:热钾碱法脱碳流程,3.1.2 吸收过程的

5、应用,1. 获得产品 将气体中的有效成分用吸收剂吸收下来得到产品。如硫酸吸收SO3制浓硫酸,水吸收HCl制盐酸。 2.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 吸收剂选择性吸收气体中的某一组分达到分离目的。如用有机溶剂吸收煤气中的苯,用丙酮吸收天然气裂解气中的乙炔。 3. 气体净化 用吸收剂将气体中的有害组分吸收以达到气体净化目的。如天然气的脱硫,生产尾气的SO2脱除。 4. 回收有价值组分 为防止有价值组分从气相流失,用吸收剂将其吸收下来达到回收的目的。如一些易挥发溶剂的回收。,3.2 吸收过程的设计变量 和对生产工艺的适应性,吸收过程的重要因素 (1) 设备条件 设备形式、尺寸、内部构件等,都与传质效率有关。同

6、等处理规模下,效率越高,设备投资越少。 (2) 吸收剂 选择性是关键,解吸条件也非常重要。 (3) 操作条件 温度: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吸收; 压力: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吸收。,3.2.1 设计关键参数分析,(1) 吸收塔的直径 (2) 再生塔的直径 (3) 再生塔的压强 (4) 贫液和回流液的温度 (5) 各种换热器的热负荷 (6) 吸收塔和再生塔的高度,3.2.2 吸收过程对生产工艺的适应性,(1) 操作压强 压力高利于吸收,但操作费用将增加,通常选择气体来时的压力。特殊情况可考虑增压操作。 (2) 溶质的气相浓度 关键是控制吸收塔出口气中的溶质指标。 (3) 毒性 这里指的是对吸收剂的毒性,

7、即产生沉淀、使吸收剂分解、或生成不可还原的产物等。 (4) 能耗 主要是吸收剂再生的能耗,应充分回收利用。,3.3 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的概念 气液相平衡主要是指气相组分溶解于液相,使气相组分与液相中的相同组分达到平衡的状态。 而汽液相平衡则主要是指液相组分挥发到汽相形成的平衡。 两种平衡尽管过程方向不同,但相平衡原理却是相同的:,3.3.1 物理溶解时的相平衡,(1) 气液平衡常数mi 式中, 、 分别为i组分在气相的逸度系数和在液相的活度系数;p为气相总压, 为纯i组分液相在体系温度和压力下的逸度。 (2) 二元组分溶解的气液平衡关系 式中,x0是在溶液中吸收剂的摩尔分率,x0=1-xi

8、;Hi为亨利系数,kPa;A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的一个常数。 此式适合于任何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和很低浓度的非电解质溶液。,(3-11),3.3.1 物理溶解时的相平衡,对式(3-11),在理想溶液时,A=0,于是: 在低压下,可用平衡分压 取代 ,得到亨利定律的表达形式: 再以浓度取代摩尔分率: cM为溶液的总摩尔浓度,H只和温度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见表3-2),与溶液的总压和组成无关。与温度的关系为: 式中的Ci、i是常数,与物系有关。,当系统压力较大时,体系偏离理想状态较远,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偏差较大。考虑到液体体积通常随压力变化不大,此时,可用以下式子来计算气相逸度 。 式中,pi为纯组分

9、的蒸汽压;Hi为亨利常数; 为组分的偏摩尔体积,即无限大混合物体积中加入1mol组分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当混合气体服从道尔顿分压定律时,保持体积的加和性,即 就是1mol气体在温度T和压强p时所占有的体积。,3.3.1 物理溶解时的相平衡,例 3-1,计算乙烷在温度为293K,压强为2000kPa下与同系物组成理想溶液时的相平衡常数mi值。已知乙烷的临界温度tc=305.1K,临界压力pc=4900kPa,饱和蒸汽压pis=3900kPa(在293K时),以及在3900kPa下的密度=350kg/m3。,解例 3-1,计算系统压强下气态乙烷的逸度 先计算293K,2000kPa下的对比温度和压

10、强。 对比温度: 对比压强: 查图3-8得: 逸度计算: 计算293K下乙烷饱和蒸汽压的逸度 对比温度: 对比压强: 查图3-8得: 逸度计算:,解例 3-1,计算液相乙烷的逸度 对于温度为T,饱和蒸汽压为 的纯液体组分的逸度 应等于饱和蒸汽的逸度 。而当压强为p时,液相逸度可近似用下式计算: 式中,Vi为在一定p和T时,组分i的摩尔体积: 计算: 所以:,解例 3-1,计算相平衡常数 对于理想溶液, ,则相平衡常数为:,亨利定律不适用化学吸收的相平衡,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既要服从溶解时的相平衡又要服从化学反应时的相平衡关系.,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

11、收相平衡,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理想溶液时,K=1,则: 因为溶解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用(3-21)解出CA,带入上式得: (CA) 物 (CA)化, (PA)物 (PA)化,(3-21),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1. 被吸收组分与溶剂相互作用 (1)溶质A与溶剂B反应生成M 若其反应关系为: 溶液中A组分的初始浓度 可写成: 而反应平衡常数为: 则: 总平衡又服从物理溶解时的亨利定律,因此:,(3-26),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2)生成物M发生离解 若反应生成物发生离解: 此时,气液平衡不按反应平衡计算而按离解平衡计算。

12、 离解平衡常数为: 若忽略水的离解,则有: ,因此: 而溶液中A的初始浓度可表示为: 联立求解以上方程,得: 其中, 所以:,(3-33),(3-29),(3-30),3.3.2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2. 被吸收组分与溶剂中活性组分的作用 若其反应关系为: 当平衡反应率为R时: 由气液平衡得: 其中: ,将上两式联立求解,可得: 若物理溶解量可以忽略不计时,有:,(3-36),A(g),ka,A(aq) + B(aq) M(aq),例 3-3,P113P114 是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与物理吸收平衡常数(亨利系数)的比值。1,以化学吸收为主;1,以物理吸收为主。注意观察表中数据。,3.3.3

13、相平衡曲线比较,物理吸收遵循: 化学吸收遵循:,(3-37),(3-14),3.3.3相平衡曲线比较,物理吸收,溶质的浓度ci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i呈线形关 系,不存在浓度界限;(适宜高压或高浓度气体的脱除) 化学吸收,ci有极限,pi 急剧升高而超过同浓度下的 物理溶解之平衡分压;适用于低压、低浓度下高净化度的 吸收过程; 当 1 ,化学吸收优于物理吸收; 当 1 ,物理吸收优于化学吸收。 溶质浓度过高会降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常数(H),降低净化度。,3.3.4 工业应用实例,1. K2CO3溶液吸收CO2 其反应关系为: 定义溶液碳化度为: 其中: 分析:当气相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当液相为理

14、想溶液时,且液相近似看作稀溶液, 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可看作稀溶液,该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如何?,3.3.4 工业应用实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因此: 由相平衡关系可知,理想气体服从亨利定律: 对稀溶液, 可看作恒定值,所以令: 则:,3.3.4 工业应用实例,用 表示溶液中CO2的总摩尔浓度(包括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表示氧化钾的总摩尔浓度(K2CO3的起始浓度),根据碳化度的定义,则有: 其中: 将上式变化为: 因此:,3.3.4 工业应用实例,将上式代入CO2的分压计算式,得: 所以有: 碳酸钾溶液的K可从文献查得,可见,液面上CO2的平衡分压将取决于碳化度的变化。测得碳酸钾的碳化

15、度就能求得液面上CO2的平衡分压;或测得液面上CO2的平衡分压可求得碳酸钾的碳化度。 若溶液为理想溶液,K=1,K可进一步简化。,3.3.4 工业应用实例,2. 用柠檬酸钠(Na2cit)溶液吸收SO2 其反应系列为: 从后三个反应式可以看出,由于柠檬酸的多级电离平衡,可吸收大量的H+离子,使pH维持在一定的范围,有利于SO2的溶解。,3.3.4 工业应用实例,令 为达到气液平衡时溶液中SO2的总摩尔浓度,则: 其中, 为物理溶解浓度, 为反应溶解浓度。 假定在常压下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并忽略亚硫酸的二级电离,则物理溶解符合亨利定律: SO2在水中的反应和写成: 和 H2SO3的一级电离常数为: 其中,H*为亨利常数,为活度。,3.3.4 工业应用实例,实际上,在溶液中: ,因此: 以表示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活度系数,合并分压式和电离平衡式得: 其中, 当溶液吸收SO2后,溶液的pH值随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浓度呈线性变化,即: 其中,和0分别为溶液和柠檬酸浓度为1M的溶液的缓冲容量;pHS为SO2吸收前的pH值。,3.3.4 工业应用实例,由于 ,所以: 将其代入分压式,得: 在温度为3585,SO2的分压为4006665Pa的范围内,气相中的SO2分压与溶液中的亚硫酸氢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