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239888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教学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作者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1932 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 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

2、昂的诗歌。,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 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

3、及特征 写作背景: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艺术特色: 他善于准确地捕捉感觉,并在主客观的融合中提炼形神兼备的生动意象,使之成为

4、感情与理智的复合体,具有多层次的联想意义和广阔的象征空间。 他的多数诗不强行押韵,也不追求字、行、节的整齐划一、但也有少数诗外形无拘无束却注重营造内在的节奏与旋律。 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阅读诗集,不妨归纳分析一下,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朗读这些诗篇,仔细体会其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探究示例: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

5、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

6、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试结合读过的艾青的诗,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加以艺术分析。,探究示例: 艾青早期的诗歌,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这是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 1937 年初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

7、,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每位同学自己先准备好适合朗诵的诗歌,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根据诗歌内容决定朗诵的形式,安排个人朗诵,或者小组、全班集体朗诵,还可以配乐朗诵。

8、朗诵要预先练习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假如 / 我是 / 一朵雪花, 翩翩的 / 在半空里 / 潇洒, 我一定 / 认清 / 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扬, 这地面上 / 有我的 / 方向 不去 / 那冷寞的 / 幽谷, 不去 / 那凄清的 / 山麓, 也不上 / 荒街 / 去惆怅 飞扬, 飞扬, 飞扬, 你看,/ 我有 / 我的方向! ,探究示例: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注】 / 表示短时间停顿;/ 表示略长时间的停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重音; 表示轻声;分别表示声音微升或微降,以突出抑扬顿挫。可配以沉思曲(钢琴)。,自主阅读推荐 自主推荐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

9、尔 (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 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 度民族主义者。1913 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主要内容和特色: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如新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语言朴素,格调明快。爱情和人生也是泰戈尔歌咏的对象。如园丁集,很多诗作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泰戈尔还写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小诗。飞鸟集就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里面的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也不过三四行。它们有着格言警句一般的简洁明快,发人深省。,写作手法:泰戈尔在吸收传统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对诗歌的格律和形式进行

10、了大胆的探索,于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发掘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诗意。他善于运用新奇生动的比喻,并且十分注意锤炼诗句的韵律,因此他的诗读起来往往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着音乐般的节奏。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融入自己的感受,细腻地描述诗中人物的幸福与忧伤,含蓄而优美。,编者简介: 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 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每个类别下的作家作品又按时代先后编排。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选本。,主要内容:选本中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唐代的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生活等。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最脍炙人口、最

11、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在这些诗作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的壮士,也有落寞黯淡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第一单元阅读成果测试题】 一、填空题。 艾青 (1910-1996),原名_,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2.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

12、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和“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土地,光明,太阳,火把,3. 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2 月 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大堰河,二、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

13、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 诗人的任务是:_,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告诉他们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而来的情状。,时间,方位地点,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_,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

14、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二)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1.“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