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98864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文献综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首先综述了评价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及影响因素。同时回顾了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历程,阐述了这一进程中衡量公司偿债能力财务指标的运用。最后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在偿债能力指标运用方面的缺陷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一个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因此,偿债能力的分析不仅债权人关心, 股东和经营者都非常重视。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规模、资产结构、债务的

2、流动性、权益结构、盈利能力等。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流动比率罗斯(Stephen A.Ross)和韦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Westerfield)等人认为:流动比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最著名且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财务指标。它被定义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他们认为,对一位债权人来说,特别是短期债权人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流动性,但同时也意味着现金和其他短期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他们期望一个至少为1的流动比率,因为流动比率低于1倍意味着经营运资本是负数。曾繁荣,王有梅(2012)提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

3、资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及存货;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应交税费及其他应付费用。该比率是典型的静态指标, 其计算数据均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21 才足以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妥可靠,但也并非越高越好。例如,存货积压、产品滞销、应收账款已过期等因素虽然提高了流动比率,但并不代表企业具有较高的偿债能力。因此,考察流动比率的同时应注意流动资产的构成及其与长期负债所占份额的关系。刘铁良(1994)认为,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比率. 企业有无维持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于企业的经营, 发展以致生存至关重要。一个企业如果缺乏短期偿债能力, 不但会因

4、信用受损无法赊购商品而加大资金成本, 无力掌握稍纵即逝的有利经营时机, 限制或束缚管理者对企业资金的灵活调配; 而且由于无力支付短期债务,势必会被迫出售长期投资或其他资产, 如若情况恶化,甚至于会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清算。他提出流动比率有以下特点:1. 流动比率可以显示企业以流动资产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就其相对关系而言,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值越大,从资产中偿付负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流动负债获得清偿的机会就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2.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即营运资金)具有缓冲作用, 企业一旦除货币资金以外各流动资产发生处置或变现损失,缓冲区就可发挥补偿作用,缓冲区面积越广,对债权人

5、的保障程度就越大,因此利用流动比率,可以衡量流动资产价值跌落时债权人现有安全边际的大小。3.流动比率可以表明企业所拥有的营运资金与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可以显示企业应付各种不确定因素冲击的能力。这些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损失、资产贬值,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如果一旦发生,将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刘伟(2011)认为,流动比率是指企业全部流动资产与全部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

6、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二)速动比率刘伟(2011)认为,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则不应计入。因为存货是流动

7、资产中变现较慢的部分,它通常要经过产品的售出和账款的收回两个过程才能变为现金,存货中还可能包括不适销对路从而难以变现的产品。至于待摊费用和预付账款等,它们本质上属于费用,同时又具有资产的性质,它们只能减少企业未来时期的现金付出,却不能转变为现金,因此,也不应计入速动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邵慧聪(2012)认为,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进一步反映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净额)流动负债合计。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在运用该指标分析时,应结合应收账款的规模、周转速度和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及其变

8、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动比率很高,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大,变现能力差,那该公司较为真实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比该指标反映的差。由于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等指标的变现能力差或无法变现。如果这些指标规模过大,那么在运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时,还应扣除这些项目的影响。欧阳斌(2009)提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速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进一步反映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

9、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应结合应收账款的规模、周转速度和其他应收款的规模,以及它们的变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动比率虽然很高,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且它与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大,变现能力差,那么该公司较为真实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比该指标反映的差。郭凤喜(1998)提出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二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 一般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之所以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来计算速动比率指标,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存货的周期速度比较慢;2.

10、 部分存货可能已抵押给某债权人;3.存货中残次、变质的因素尚未作出处理, 使得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4.存货计价中尚存在估计市价与实际价值相差悬殊的问题, 新颁布股份公司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期末存货可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市价的一种)孰低法计价,可变现净值是估计的售价减完工和出售前估计的费用和税金后的差额, 它是一个估计数字, 估计不准确, 影响对短期偿债能力的正确评价。这几方面的原因,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计算的速度比率指标. 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这一点对债权人尤为重要。由于存货在流动资产中约占一半的比重,所以速动比率其公认标准为1 : 1。与流动比率相似的原因, 该标准

11、并不是绝对的,而且该指标尽管对债权人来讲越大越好,但对所有者和企业却不然。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一)资产负债率罗斯(Stephen A.Ross)和韦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Westerfield)等人认为:总负债比率考虑了对所有债权人来说具有各种不同到期期限的全部债务。它通常被定义为:总负债比率=(总资产-总权益)/总资产。某一个总负债比率的高低要取决于资本结构是否是关紧要。周西燕(2010)认为,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一定时点期末的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或者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是从总资产对总负债的保障程度的角度来说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相对而言,其比率越低,表明公司资产对

12、负债的保障程度越高,公司偿债能力越强。其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公司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2.运用该比率进行判断时应当结合企业的经营周期进行。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两部分。相对而言,营业周期短的企业,其资产周转快,变现能力强,而且营业周期短,使得特定数量的资产在一定期间获利机会多。其他条件确定时,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必然增加,进而使企业流动资产和股东权益额相应增加。因此,这类企业可适当扩大负债规模维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相反,对于营业周期长的企业,其存货周转慢,变现能力差,因此负债比率不宜过高,否

13、则将会影响到负债的清偿。谢志琴(2012)认为,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值的国际标准值为50%。该比率低,表明公司对负债的保障程度高,资本结构稳定,企业的财务风险低。反之亦然。但该指标值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资产负债率过低往往表明公司没能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李书梅(2010)认为资产负债率有以下缺陷:1.不能反映企业全年平均偿债水平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不能反映企业全年平均偿债水平。2.不能反映企业的偿债风险资产负债率不能反映企

14、业的偿债风险因为:第一,即使借款本金相同,但偿还期限不同, 对现金流动的影响便不一样。第二,如借款是分期偿还,该比率会逐年下降,但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不变,因此偿债风险并未减少。第三,该比率可能会因资产评估及会计政策的变更而改变,但这并不表示财务风险有所变化。3.不能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因为即使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果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也能按期偿还长期债务,而资产负债率较低,如果企业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现金就不能偿还长期负债,亦即资产负债率与长期偿债能力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资产负债率评价长期偿债能力时,应考虑企业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分析工具和方法,结合资产的结构和周转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15、。王富强,马燕(2006)认为,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对总资产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100%。该指标表明公司的负债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一般认为,该指标应小于50%,指标值越低,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另外,该指标还可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能力的大小,并揭示负债资金运用的程度。在公司经营顺畅的情况下,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该指标值越高,负债资金利用越充分,越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但高负债也意味着高风险,若公司经营不佳,高负债不仅会给公司带来财务损失,也可能使公司破产改组,对股东更加不利。周彩节(2011)认为,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

16、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本着稳健原则,将短期债务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是合适的。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从债权人的立场看,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2.从股东的角度看,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盈利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 即投入资本的代价。3.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里承受能力,则认为是不保险,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冯大成(2010)提出,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及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用来说明债权的保障程度的, 可是在企业进入清算阶段时, 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是企业的哪些资产可用以清算偿债, 清算资产是否具有变现价值。因此, 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时分母所使用的资产总额首先不应包括国家所规定的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