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39551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甚至终身受益。关键词: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1.1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的内容 概括起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时要求学生双脚自然平放与肩同宽,收腹挺胸,两肘平放在桌子上,双手拿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2) 专心致志的阅读神态。阅读活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3) 恰当的声音。它有两方面

2、的含义:一个是朗读时声音要响亮,一个是默读时不发出声音。(4) 动起来。既要做到口动脑动,还要做到手动笔动。(5) 阅读前仔细审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仔细审题,能够洞察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6) 阅读中生疑、质疑。生疑质疑有助于学生发挥阅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特点是: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地、反复地出现;不假思索、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为行为者的当然的自身需要。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自然而然地沿袭下来,轻易不会改变。”(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3、与实践陈金英,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养成积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终身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孩子在阅读行为中,需要全面地调动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而一般来讲,学习能力的高低正取决于这些能力。阅读,锻炼了这些能力,因此喜欢阅读的孩子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其实等同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三,喜欢阅读的孩子知识更丰富,不但

4、通过阅读获得了涵盖课堂学习内容的知识,也更容易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自如运用。1.3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读书时注意力集中,并且读思结合的习惯。宋代朱熹提倡“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眼到是看,口到是读,心到首先是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同时包括思考、理解。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三心二意的阅读是不会有收获和提高的。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并没有发展完善,集中的深度不足,时间也较短。所以在阅读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

5、明,朗读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年龄特点的。由于儿童内部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稳定。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了有声的口头语言,必然有思维的参与,就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要做到对文章从表层到深层的理解,只有通过“精思”才能实现,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首先要使学生读书要“有疑”。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巧妙地提出让学生感到好奇的问题,让学生用心去想,带着目标和问题去阅读,这是一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第二,要培养学生读书要“质疑”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因此,要鼓励学生

6、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疑难问题,并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相反的观点和意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阅读时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文章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并且善于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的最终目的,使学生能够“不待人教,自能读书”(叶圣陶语)。教会学生读懂课文只是其次,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自觉性更重要。这种阅读也是一种探究性阅读,是自主的,开放性的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最终的目标是积累。不仅要重视阅读过程,也要重视让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收获。“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中外

7、的教育家所提倡的读书方法。强调的是在阅读的时候要加强动笔。当然,动笔的时候不仅仅是摘录而已,还要在旁边写写批注,可以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更有甚者,还可以对课文进行再创作,如写读后感、续写、缩写、评价书中的人物等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课本上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

8、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选择优秀书籍。学生有兴趣读书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对他们的课外阅读放任自流,忽视和淡化了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每人的爱好不同形成课外阅读的误区。小学阶段,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喜欢什么书籍,就对别的书籍不屑一顾,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不平衡。1.4国内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张培秀在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01期发表的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中提出:“厚积薄发,做一名积淀深厚的教育者”。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深厚的学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9、,才能为学生们的阅读树立起好的榜样,即使不用过多的教育,也能够很好地引导起阅读风尚。教师广泛涉猎教育知识、修身立德,才能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马青在贵州教育2005年13期发表的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活动不仅要在学校里进行,更要在家里进行。因此,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也重视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达成双管齐下的效果。吴小兰在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第10期中提出:“培养学生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学会默读和略读。默读时,不出声,用眼睛看,阅读的速度快,可以反复看,便于思考。略读时,对文章的思想

10、脉络有一定了解就可以。“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在关键的地方圈点勾画,这些地方有:关键性字词、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还有疑难句等。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阅读心得、联想、疑惑等。课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如猜谜语、背古诗、讲故事等。1.5.1研究的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任务,一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训练方法,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要求,并且考试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导致我国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这方面的要求。其实,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学生语文素质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引起教师与家长的高度重视,特开展本研究。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