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94115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沪教版五四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0分)(一)默写(10分)1蓬头稚子学垂纶, 。 ( 小儿垂钓 胡令能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远芳侵古道,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5.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无题 李商隐 )(二)知识运用(10分)6选出字词和拼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如数家珍 饶有兴致 归省(shng) 悲怆 B不屑一顾 头晕目眩 训戒 棹(zho) C密密匝匝 风炷残年 啜(c

2、hu)泣 嶙峋 D怒不可遏 征敛(lin) 寒噤 弥漫 7. 选出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 ) (2分)A社戏围绕一个“乐”,展现了一幅鲁迅真实看到的,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卷。B枣核以枣核为线索,旨在表达思乡之情。C壶口瀑布描写了黄河在壶口段壮美的景象,表现了黄河的伟大性格,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D滹沱河和我一文中,滹沱河“桀骜不驯”的性格,正如“我”的性格。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天,万里无云,一如既往。B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C“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D李贺被称为“诗鬼”。宋代魏庆之说:“太白

3、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C老虎和苍蝇是打不尽的,只有通过深层次的纪检体制改革,才能找到反腐败的“钥匙”。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0.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临川先生文集。B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编撰了世说新语。C“生、旦、净、丑”是中国戏剧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划分的四种角色类别

4、。 D从句式上分,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长律三大类。 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课内文言文 (6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文学家_ _ (2分)12翻译句子 (2分)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_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A第段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B第段写了小石潭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C第段写小石潭的源头小溪和岸势。D第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二)课外文言文(9分)蒲松龄路旁搜奇蒲留仙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诞,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不求于人。其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罂,中贮苦茗,又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席,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润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成,故笔法超绝。【注释】落拓:落魄,穷困失

6、意。 罂:大腹小口的瓦器。 淡巴菰:一种烟草。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4分)(1)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 )(2)故笔法超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下陈芦席,坐于上,烟茗置身畔。_。 16下列对文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为村中童子师以自给,不求于人”是蒲留仙“性尤怪诞”的具体表现。B.“偶闻一事”中的“事”应指蒲松龄觉得有价值之事,而非所有事情。C.“此书方告成”既强调了成书的不易,也突出了蒲松龄的认真、严谨。D. 上文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源于生活,但又应该高于生活。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课内现代文,完成1721题。 (12分)顶碗少年(

7、节选)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

8、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

9、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_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

10、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17. 给第划线空白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 (2分) A. 爱抚 B.摩挲 C.抚摩 D.抚触18.从文本中找出或者概括顶碗少年两次失手后的神情及动作。 (3分) 表现次数神情 动作第一次歉疚地微笑(2)第二次 (1)(3)19.从用词或者修辞的角度,分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现力。_ _(3分)20.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篇叙述散文描述了一位顶碗少年在演出中的两次失败,但最终取得了成功。B.观众和白发老人给了少年极大的拼搏勇气,是最后成功的关键。C.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手法。D.这个

11、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只有在艰难曲折中用于拼搏才会成功。21. 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败后,一位老人走到台上向他“低声说了一句什么”。结合上下文,请把老人的话补充出来,30字左右。_ _(2分)(二)课外现代文,完成2225题。(13分)原谅我,在这一刻泪下教育专家到一所小学去指导工作,在他日程安排上,有一节二年级的公开课。公开课是一节美术手工课,孩子们的课桌上摆放着早就准备好的剪刀、胶棒、纸、彩笔等。老师宣布,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少数民族娃娃的制作”。老师精心制作了PPT课件,在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下,她激动地讲解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看,这是蒙古汉子在

12、骑马,这是朝鲜族姑娘在跳舞,这是哈尼族同胞在过节”图片像纷飞的蝴蝶让人眼花缭乱,课堂上的气氛很热烈。“孩子们,你们爱不爱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啊?你们为不为我们的民族大团结感到骄傲啊?”在同学们回答完了这些问题后,老师又打出了几个装束各异的少数民族女子,让孩子们猜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她们的衣饰、头饰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时间过去一大半了,孩子们还在接受爱国主义、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风情教育,剩下来的十几分钟,孩子们开始做少数民族娃娃,许多孩子根本不会使用剪刀,便索性用手去撕,做出来的民族娃娃粗陋不堪,老师却夸赞孩子们说:“你们真棒!”公开课上得很漂亮。下课了,老师让教育专家给孩子们讲几句min l的话。教育专家也不推辞,缓缓走到讲台上,讲了下面这番话“孩子们啊,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几年前,我到德国去访问,走在柏林大街上,突然遇到了雨,我没有带雨具,一身毛料西服是经不起雨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