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9330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远离毒品教学内容: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害处。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毒品知识,知道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 1、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受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了解毒品的种类。常见的毒品种类有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苯丙胺类等。鸦片类毒品主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大麻

2、油等;可卡因类毒品主要包括古可碱、盐酸可卡因等;苯丙胺类毒品主要是指苯丙胺类的兴奋剂。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毒品。2、知道毒品的害处。可以概括为告诉提供者吸毒 是违法行为,并有刑事责任。 建议做点别的事情。 借故离开现场。 三、远离毒品。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全世界目前至少有5000万人注射毒品,而以吞、吸、饮、嚼方式吸毒的人则更多。我们中学生一定要防微杜渐,从小远离毒品。第二课 自己快乐,使别人也快乐 教学内容:让自己更快乐 教学目标: 使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教学重点:怎样使自己快乐,使别人也快乐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讲解什么叫快乐。

3、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它是抽象的,亦是具象的;它是无形的,亦是具有形的。快乐我们触摸不到,但它却能够表现在我们的脸上。那就是我们的笑脸,有淡淡的,有羞涩的,有灿烂的.那些都诠释了那时我们是快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笑笑,每时都快乐,那么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有歌曲快乐。3、 讲述几个小故事。 四、学生谈感想 怎样才能使自己快乐? 五、课后延伸。请同学们帮助爸爸妈妈或别人做一件好事。感受一下在做事后的快乐。 六、老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快乐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第三课 远离校园暴力教学内容: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

4、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自卫,不在暴力面前屈服。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谴责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解什么是校园暴力。 2、正确看待校园暴力。 3、不让校园小霸王得逞。 4、受到欺负时应积极应对。 5、勇敢面对校园暴力。 二、讨论:1、如果有高年级的同学抢了你的零用钱,你该怎么办? 2、如果班上有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教学内容:日常饮食安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日常要注意哪些饮食安全。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第四课 饮食安全1、 导入新课.

5、二、学习新课 1、怎样注意饮食安全 饭前要洗手; 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不喝生水及质量低劣的冷饮。 2、预防食物中毒。3、运动后为什么要切忌过量饮水。人们在激烈运动的时候,由于出汗比较多,身体里失去一些水分和盐分,因此使人感到口渴。如果只顾大量地喝水而不补充盐分,水经胃肠吸收之后,随着出汗和排尿又带走一些盐分。由于血液中的盐分减少,水分就会很快的被组织细胞吸收,造成细胞水肿,使人产生头晕眼花、口渴,这种现象叫做脱水低钠症。此外,运运后大量饮水,会使胃膨胀难受,消化能力降低,更容易使心脏加重负担,对身体不利。所以,运动以后,应该先用水漱漱口,然后少喝,慢喝。如能喝些盐汽水则更好。4、预防饮食意外事

6、故。 三、学生讨论 四、教师小结第五课 家务安全教学内容:家务劳动安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在做家务劳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家务劳动的安全 1、预防烫伤。 、烫伤的预防措施 、烫伤的处理办法。 2、预防划伤、扎伤 划伤、扎伤的预防措施。 划伤、扎伤的处理办法 3、预防磕碰、摔伤或滑倒致伤 三、教师小结。第六课 关爱青春健康教学目标:学习了解青春期的健康教学重点:了解青春期卫生。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对同学们的

7、心理行为和情绪等均起着重要影响。有些同学往往会因这种特有的身体变化而产生不适,平衡失调,有的甚至惊恐而无所适从。那么我们应如何自觉地做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以保证身心正常发育呢?二.了解青春期的概念三.了解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特点及男女差异四.了解男女少年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五、讲一讲,青春期应注意什么?三、老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真正懂得关爱青春健康。第七课 安全使用电器教学目标:用电安全。教学重点:懂得日常用电安全。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学习日常用电安全知识。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8、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2、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三、讨论用电时应注意哪些。四、老师小结。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电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但也是一位无情的杀手,懂得日

9、常知识。第八课:触电的预防与急救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我们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教学重点:了解触电后的急救措施。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学习触电后的急救措施。关掉电源插头;人工急救。三、说一说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正确安装和放置家用电器;使用家用电器要预防触电。四、教师小结。第九课 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2、了解当地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师:

10、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 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 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 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你

11、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第十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愿意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2、知道家乡的著名景点,并能简单的介绍。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美;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1、展示风光。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

12、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2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学生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3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第十一课 小草的微笑教学目标:1、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2、知道小草有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的等方面的作用. 3、会使用吹风机、温度计、温度计等工具探究草坪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朗诵导入师:老师课前安排大家寻找身边小草的身影,你们

13、完成任务了么? 生:完成了。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二、探究小草的作用。 1.交流小草作用师:图片看完了,小草遍布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默默做着贡献。谁查到了小草有那些作用?2探究实验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娇弱的小草会有这么多作用么?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吧。(课件展示实验提示。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后学生汇报。) 师:同学门汇报的真不错!我们学校的环保小组上周也做了几个实验,他们也想来汇报一下实验成果,你们想听么?(播放视频录音,录像包括两个实验,分别是:验证草坪可以调节气温验证草坪可以降低噪音。)师:课前调查了居住小区草坪情况,下面交流调查结果。(小

14、组交流) 师小结: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住宅环境保护的很好,绿地非常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草坪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是有些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还存在破坏草坪的现象。爱护草坪,保护环境,同学们可以做些什么?生1:不践踏小草。生2:看到破坏的行为要制止。师:我们小同学要量力而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大人。 生3:写宣传标语。 . 4.设计宣传卡片师:让我们来写一条保护小草的宣传口号吧!第十二课 帮蚯蚓回家教学目标:1.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具有尊重其他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蚯蚓

15、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又一群蚯蚓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他们回家吗? 生(齐):想。师: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帮蚯蚓回家。(板书课题)师:蚯蚓怎么会找不到家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吧!(课件出示千条蚯蚓挡道图)二、追根求源 1.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环境? 生: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生: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师:关于蚯蚓,大家还知道那些知识?(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小结:其实,任何生物都有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果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条件,这种生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甚至会死忙活灭绝。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