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238618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行为主义发展理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观,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观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发展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喜欢建筑和制作。 16岁于格林维尔城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1900年获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0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动物的教育”。此后在芝加哥大学任讲师。1908年转任霍普金斯大学比较心理学教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20年中断学术生涯。 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作为一个攻

2、击者击败了心理学;作为建设者,构建理解人类的方法,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R)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华生对记忆的解释,记忆不是一种遗传的反应形式,而是属于一种习得的反映形式。华生将记忆定义为:某种习惯外表的言语习惯、潜伏的言语习惯经过一段停止练习时期以后,虽可能多少受些损失。但实际并未消失,而是保存在

3、机体里。当再遇到从前的那个刺激,人们就会重复从前曾为这个刺激所引起的动作。,关于思维,华生认为思维是一种语言习惯。思维是胸部和喉头发音器官的运动,性质上是和打网球一样的肌肉运动,只不过思维在身体内部进行,属于“内部习惯”的反应 从有声的外部语言到无声的内部语言需经过一个过程:,关于情绪,华生把情绪定义为一种类型反应。其中包括整个身体的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而所谓类型反应,指的是这些反应的各个细节表现为一定的恒常性、规律性并依同样次序出现。这些反应皆由一定刺激所引起。,情绪发展,婴儿有三种基本的情绪反应:恐惧、愤怒、喜爱。这属于“人类原始基本情绪”。 简单的原始的情绪,可以分化出更复杂的

4、情绪反应,其机制是条件反射。成人的一切复杂情绪都由这三种简单情绪发展而来,其他一切情绪都是这三种原始情绪形成的条件反射或习惯。,华生经典条件反射实例,恐惧、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华生经典条件反射实例,小阿尔伯特 开始 兔子、白鼠、狗无反应 巨响恐惧(本能) 反射建立 兔子+巨响恐惧 多次联结 条件反射形成后 兔子恐惧 带毛的动物恐惧(泛化),华生经典条件反射实例,求职面试时感到紧张,考试前的焦虑,看见牙医工具时感到害怕,这些情绪现象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前生活中建立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受到抨击的实验 恐惧反应的条件起源的证据。 小皮特的案例(心理学其它典型案例:Freud小汉斯、鼠人强迫官能症案例

5、之摘录) 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 行为治疗之厌恶疗法:偷窃癖、戒烟等 看似最简单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得到了广阔的应用。也可以用来消除恐惧反应(小彼得)、系统脱敏,关于个性,个性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换句话说,个性只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习惯系统很多,如公开讲演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等。但在这些习惯系统中,必然有一些是占优势的、显眼的,因而对个性的分类和对个体个性的判断,也就以这种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 个人有独特经历,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对刺激反应方式,就有不同的人格。,华生眼中的习惯,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

6、,习惯便形成了(洗漱等习惯)。换句话说,当人所处的情境与先前曾经发生过的情境相同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整合,能更为迅速和更多地活动起来达到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已“学会“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个性的发展,华生强调童年期个性变化的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幼年和少年是各种习惯系统的形成时期,也是个性变化最快的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的习惯系统不断形成,旧的习惯系统年复一年地消除。如果婴儿期和少年期的习惯系统被带到成年时期,它便会妨碍个性的发展。到13岁以后,习惯系统基本确定下来,除非发生新的强烈刺激,个性一般不再发生大的变动。,华生的发展心理思想,否认遗传 刺激是客观的不是遗传的 生理的遗传并

7、不引起机能的遗传 以控制为目的,遗传是不可控的 夸大环境和教育 早期的差异引起后来行为差异 教育万能 学习理论:用外部刺激塑造行为,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BF斯金纳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上。,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发生反应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条件反射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及其过程 操作条件反

8、射及其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无反应 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条件作用前,条件作用,条件作用后,斯金纳的意见,不同意经典条件反射在解释很多人类重要的行为方面具有的作用。(为什么?)有机体将重复已经受到奖励的反应而抑制受到惩罚的反应。,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箱 快乐中枢的 连结,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比较,思考,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分析生活中某个人或某群人的行为为何会经常发生。,操作性条件作用,课堂中现象 学习与期望的结果是否出现 老师的教学行为 文化怪相:谁让恶俗的人更恶俗?,“干露露”为什么那么多,儿童行为的强化控

9、制原理,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消极强化是由于一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 惩罚:由于某一刺激(厌恶性)的加入而减少了行为发生的概率。分为呈现式惩罚和移走式惩罚。 消退与分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结合实例,说明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任性的孩子 成瘾行为都是强化的后果,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行为由伴随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 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容易消退。 强化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快;相反,在延长反应强化间隔时间的情况下,反应的速度就下降了。 (及时性)

10、 以消退代替惩罚。,斯金纳强化原理应用,育婴箱 行为矫正 教学机器与教学程序,教学机器与教学程序,程序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个问题。 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程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减轻教师的繁重教学任务。,斯金纳总结机器教学的原则有三点,小步子原则; 主动参加原则; 及时反馈。,行为主义理论,从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来

11、看个人的发展:如何学会开车?如何学会一些知识经验?,班杜拉19041990,班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 1972年,从美国心理学会获得杰出成就奖,从加利福尼亚州心理学会获得科学家奖。1974年,班杜拉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他被选为西方心理学会会长。1989年,他又在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任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2、指出:“如果人只能从尝试的后果中进行学习,如果没有人教给孩子怎样游泳,没人教青少年怎样开车,如果学医的学生只能凭借从成功和失败的后果掌握必需技能来做手术,那么人类生存的希望会很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我们也能通过看、读或听说别人怎样行为来学习。 例如:不能通过强化训练飞行员的驾驶行为,如果对孩子每个正确发音都强化那么孩子不能学会说话。 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完成人类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不必亲自去做出行为

13、。因此提高了效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经典观察学习实验,66名托儿所小朋友,男女各半,分为三组,观察学习的四过程,注意过程: 取决于模型行为的价值,没有明显特色仅仅偶尔发生或操作复杂的行为引起很少关注。最有效的行为是最具吸引力最值得信任并最强有力的模型 保持过程:记忆 运动复现过程:复制行为,表现的能力 动机过程:期待行为的后果。,班杜拉发展理论,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控制发生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过程。(内化了成人的标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攻击行为 性别角色 自我强化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观察学习,用观察学习分析社会现象 为什么要停止选秀节目? 四川超女之死 房子为什么卖疯了?,思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同华生、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不同,也强调外在环境的作用,但不是它单独决定,而是个体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重视个体认知因素,但没作充分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