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38560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影响及对策研究卢建龙摘 要:解决“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如何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目前不容乐观,呈现出在中国特有国情下的不同特点。经分析,在转移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同时,其转移受到国家政策制度、劳动者本身的素质、信息、观念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不断开辟就业渠

2、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有关对策。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者素质;影响;城市化;对策0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冲击,使农业生产不断实行机械化和综合化。因此,需要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出现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低下,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从农业上脱离,无法改变这种过剩局面。因此大量转移农村剩余

3、劳动力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彻底改变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真正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三农”问题。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并非我们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从总体数量上看:据劳动部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有4.82亿农村劳动力,2002年增加到4.98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1000万人。依据

4、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会停止扩大。据专家科学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国农村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4.9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5亿属于剩余劳动力。除了已经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2.3亿人外,还有1.5亿劳动力处于绝对失业状态,目前仍滞留在农村。这就意味着在“十五”期间,我国至少有1/3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形势越

5、来越严峻。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上又极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而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据统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

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下。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转移的类型、转移的途径、转移的速度、转移的人员及国家政策与体制的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前已存在明显的不同,客观地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2.1 以兼业型为主,分离型为辅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无论是乡镇企业职工,还是外出的“民工”,他们与农业之间仍然有一定的联系。他们因没有找到

7、工作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可以随时回到农村。因此,这种兼业型转移也给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造成了障碍。2.2 转移途径以“就地转移”为基础,以“异地转移”为关键改革之初以至整个八十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九十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例如,1982年出乡就业人数为200万人,到2004年出乡就业人数达1026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源于较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2004年中西部外出劳动力占全国外出劳动力的7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入地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东

8、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转移产业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以第二产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以第三产业为主,到2003年,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0%,第三产业占60%。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大量向第三产业集中;在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基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其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70%具有初中及以上水平;在组织形式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多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外出,但随着我国政府农村劳动力就业部门等各方面的完善和努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的外出就业成为未来趋势。2.3 转移速度缓慢并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和城市化

9、建设取得同步发展。目前,我国的就业结构极不合理,农业人口仍然占到70%左右,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样的就业结构不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来,现代化目标也不能实现。例如在1998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一些已经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城市的劳动力又流回农业。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从新加快。从1997年开始由于受通货紧缩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职工人数两年减少971万人。2.4 主要是具有一技之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为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管就地转移或向城镇转移都面临着激

10、烈的竞争,这就决定了能够实现转移的人员必须是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顺利接受职业培训的人员,他们必须不断地掌握新的、先进的现代化技能和知识。这样才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在这种压力下不仅使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未转移的劳动力提供了示范,促使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和就业的数量受政策和体制变化的影响很大经验表明,每一次体制改革,都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例如从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自理口粮到小城镇落户。从1984年中央文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到90年代以来对民工流动有意识地实施有序化工程,都大大的促

11、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或过慢,不仅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2。3.1 积极影响3.1.1 是中国农村的一次大变革农民通过进城寻找工作的自发流动,冲击了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促进了多种生产要素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的配置和组合,突破了障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封闭型结构,开拓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道路。3.1.2 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内需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向发

12、达工业国家必由之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水平还不算高,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大大改变了这落后状况。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投资的需要,又可以扩大消费品的需求,用扩大内需这一经济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1.3 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资金外出打工的农民不仅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出路,还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机遇。劳务输出制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富裕了家庭,而且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矛盾,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大量资金。3.1.4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发展农村经济培育人才外出民工走出了落后

13、的农村,来到大城市后受到现代化的熏陶,开阔眼界树立了相适应的商品观、金钱观、人才观、竞争观、劳动观、时间观、道德观、知识观和平等观。这些观念的树立,对传统的宗法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于提高他们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影响。3.2消极影响“民工潮”社会经济现象应运而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3.2.1 对部分地方的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有些村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了留守农耕的劳动力素质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还出现抛荒现象。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业劳动力素质弱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荒田地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几乎无法开展。由此发展下去,将影响农业的

14、健康发展。3.2.2 对城市住房、交通运输的影响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房成了问题,贫民窟和搭建伪劣房屋不断出现,不仅没有安全保障而且影响市容。民工的增加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春运或重大节假日期间,人流特别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于大中城市基础设施本来就大大滞后于生活、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加重了供应压力,环境污染,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成本。3.2.3 对计划生育的影响有的夫妻在外打工超计划生育,乡村干部无法干涉制止,使人口的增长失控,不利于国家贯彻的“少生优生优育”的政策,使下一代的素质受到影响。孩子跟着父母在外流浪,不能及时打疫苗受教育孩子可能感染疾病,不能提高文化素质种

15、下了隐患,对国家和个人都将造成损失。3.2.4 对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民工进城打工,把子女带在身边,由于子女没有当地户口,上学就需要借读费,学校越好借读费就越高。考虑到对子女的照顾,只能把孩子送到离自己工作较近的学校就读,可能受教育质量不够理想。同时,很多打工人员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家中由老人监护,成为“留守儿童”,长时间的话容易造成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孩子养成蛮横、霸道的性格不利于孩子成长。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16、,已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实现真正的有序转移。因此,需要分析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3。4.1 转移主体的素质制约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将面临着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较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4.2 转移主体的数量制约从农业内部消化情况看,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业深度广度开发及其有限,虽有大量的荒山地等,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其开发能力也有限。在发展农业中除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所需劳动力由种植业劳动力的富余时间即可完成。4.3 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性制度,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二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产业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