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上传人:散**** 文档编号:10238477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上册) 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美丽富饶。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观,处处都有各自美丽的特色。就像我们的家乡,小桥流水,池塘荷花,杨柳成行,也是一样的美丽啊!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一、看一看,说一说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P50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

3、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3、出示第51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

4、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二、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史和文化。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三、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

5、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略。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教材包含了“我的家乡产什么”以及“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两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如餐桌上、商场里、市集等,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展示,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物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6、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沂蒙山小调。1、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一首歌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谁来夸一夸自己家乡最美的地方呢?(可以找多个学生夸家乡)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为我们美丽的家乡而骄傲,其实我们的家乡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走进家乡的物产。二、新授(

7、一)我的家乡产什么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1、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

8、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2、学生小组交流并填写“家乡物产调查表”(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家乡物产调查表调查地点发现的家乡物产餐桌上商场里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

9、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4、投票评选: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特产?为什么?(二)家乡物产惹人爱1、师:出示中国物产地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地图和以前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懂些什么?师:同时展示收割麦子、采摘鲜果、开采石油等劳动的情景图片。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真是仔细啊,了解了祖国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不同的环境物产不同。2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家乡能种植香蕉吗?为什么?师再次补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图片,深刻理解环境不同物产不同。3师: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人们的生活息相息息相关。

10、家乡的物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阅读教材P56)示例:小梅家靠卖家乡竹编发家致富;小华家乡的竹筒饭让他胃口大开4,合作交流,感悟生活活动三:编儿歌,玩游戏师:咱们家乡有这么多好东西,说家乡物产丰富一点也不吹牛,我们一起来把它编成儿歌好吗?示例:家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河,万条渠,荷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碧水荡清波。家乡什么多?鱼多,蟹多。千条鱼,万只蟹,装满一箩又一箩。家乡什么多?贡锻多。千匹布,万条绢,陶朱贡锻远名扬。家乡什么多?楼多,房多。楼房一座连一座,欢歌笑语飘满楼,歌唱家乡新生活。活动四:物产背后的故事1、师:枸杞是我们家乡的一宝。你们了解它的来历及特点吗?生:枸杞椭圆形,表面红色

11、或暗红色师: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师:你们知道枸杞都可以做什么用。生:煮稀饭、泡酒、泡茶,八宝茶、枸杞奶,做枸杞酒、做药材。师: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物产?你了解它们的来历吗?2、阅读教材P57“千人糕”的来历,你有什么感想?提示:家乡的物产也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它们。三、总结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

12、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教学反思略。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情景“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通过讲述“我与家乡人的故事”等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

13、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家乡名人名事;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宁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1、欣赏图片,师作简要介绍。(江宁的部分景点和物产)2、品尝陆郎的茶干,说说感觉如何?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品尝到的只是家乡景点的一个部分,物产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

14、?(家乡人)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交流。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完成课题)二、活动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活动一:我与家乡人的故事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学生交流)小结: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普通人。2、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学生填写:我最熟悉的身边人王阿姨张大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感受活动二:感谢身边帮助我们的人那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张大伯、王阿姨这样一些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示例: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过渡: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在这里,老师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名人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三、开展调查,了解可敬的家乡人1、走近古代名人(1)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指名说)(2)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些古人吗?(课前老师已布置学生搜集家乡古代名人的资料,)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