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379265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玄武】(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杰出的建筑师法布尔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

2、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

3、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

4、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

5、受不尽的舒适感。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根据昆虫记蟋蟀删改)14.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15.第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16. 文章第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

6、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4.(3分)安全(隐蔽) 舒适 稳固 15.(3分) 不能,因为“最多”表示最大限度(1分),用在原文是指这个隐蔽的隧道最深处不超过九寸,不是很深(1分),去掉后就变成这个隧道深九寸,不符合实际,语言不准确(1分)。 16.(3分)不能删去(1分)。第段主要介绍狐狸、獾猪和兔子的洞穴,与蟋蟀的居所形成对比(或反衬、或作比较),突出蟋蟀的建筑技艺之高(聪明,更会选址)。(第段内容1分,作用1分) 17. (4分)本文的

7、语言富有文学性,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而辞海中的文字显得平实准确,趣味性不强。【白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2分)七夕乞巧盖国梁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n)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

8、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乞巧风俗至宋代

9、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

10、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

11、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1) ;(2) ;(3) 20说说第段、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1)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

12、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B从第至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C第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3分)(1)乞巧节的来历 (2)历代乞巧活动(各种乞巧活动、各种乞巧形式) (3)得巧的真谛(辩证地看待乞巧)(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3分)共同点:引用古诗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韵味(1分)。不同点:第段崔颢的诗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1分),也说明了乞巧习俗在唐代更为盛行(1分)或也说明宋代乞巧风俗之

13、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第段钱惟演的诗说明宋代有搭建乞巧楼来乞巧的风俗(1分)。 21(3分)(1)说明“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是有明确的依据的(1分);(2)对七夕这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的说法表示一种揣测(1分)。加点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2(3分)D【秦淮练习卷】(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16题。(12分)巧克力往事就在今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之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颇为有趣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高,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例越大。先前不少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可能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

14、肥。巧克力对健康和诺贝尔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关于它的悠长往事我们不妨一探究竟。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源于可可树结的可可果。美洲是可可树的发源地,关于它的起源与历史已经融入到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中了。在刚开始传入欧洲的时候,巧克力被认为是一种奇异的食物,因此只在上层社会中享用。到了19世纪,则扩散到所有社会阶层,如今它已经是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食品了。什么是可可树呢?可可树是一种热带树木,原产地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地区。它一般有46米高,生长地最高海拔可达到600米。它需要潮湿的环境已及维持在2328摄氏度的温度。第4年就会达到结果期,并且可一直维持40年。可可果形状像甜瓜,重量在250克至500克之间,每颗可可果里面一般有2050枚外包果肉的2厘米长的可可豆。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