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3750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刍议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大关注摘要:目前,新课改的春风已遍及全国各地,每个教师都清楚,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但如何才能让新课改的成效发挥到最大化,是我们值得思索和研究的问题。所以,必须关注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发现教学切入点 要想学生通过 40 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

2、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2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

3、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 1 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一场景时间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不久前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 1 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制定明确目标,活跃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

4、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3的学生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 l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

5、格是 5 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 1 圈是 60秒等知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加强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

6、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要有“发展性” ,体现知识的创新化 4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发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

7、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 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 、 “7+4”、 “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动脑筋、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争取把新课改的实施落到实处,让成效检验我们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