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5737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数学专题07-探究规律问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冲刺数学专题7探究规律问题【备考点睛】近年来,探索规律的题目成为数学中考的一个热点,从填空、选择到解答题中都可见到这类探究规律问题,。这类问题题目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通常题设部分给出一些数量关系或图形变换关系,通过观察分析,要求学生找出这些关系中存在的规律。这种数学题目本身存在一种数学探索的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规律,是中考的一个难点,往往出现在填空选择的最后一两道题、或解答题的最后几题,应引起考生的重视。规律探索型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题目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它既能充分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又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

2、括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经典例题】类型一、借助以归纳为指导的思想方法,得到表示变化规律的代数式例题1 如图,在中,把边长分别为,,的个正方形依次放入中,请回答下列问题:ABC(1)按要求填表:123(2)第个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如图,设,则,相当于搞清楚第一项;由,得,而,ABC 解得即;完全类似地可得。搞清楚了递推关系。把这些都搞清楚了,本题的解就很容易得到了。(1)依次应填; (2)例题2(2010山东济宁)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1; ;解答下面的问题:(1)若n为正整数,请你猜想 ;(2)证明你猜想的结论;(3)求和: .解答:(1)(2)证明:.(3)原式1 .例题3 如图,

3、下列几何体是由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个几何体中只有两个面涂色的小立方体共有 。解答:我们把上面各图中满足“只有两个面涂色的立方体”用涂色法表示出来:所以 第个几何体中只有两个面涂色的小立方体共有个.例题4 探索的正方形钉子板上(是钉子板每边上的钉子数),连接任意两个钉子所得到的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当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1与,所以不同长度值的线段只有2种,若用表示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则当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五种,比时增加了3种,即。(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钉子数值22+32+3+( )( )(

4、2)写出和的两个钉子板上,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之间的关系;(用式子或语言表述均可)。(3)对的钉子板,写出用表示的代数式。解答:当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这些是时已有的),(新增加的)即左下角的钉子分别和最上一行四个钉子的所连线段的长(第一层归纳);时比时多出3个种数;时比时多出4个种数;时比时多出个种数;-(第二层归纳). 有了以上两个层次的归纳概括,三个问题的解都已是水到渠成.(1)两个括号内应分别埴: 4; 2+3+4+5;(2) 的钉子板比的钉子板中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增加了种;(3).归纳的实质是从若干个特殊中发现共性,因此应从研究特殊和特殊之间的关联入手,这一点,本

5、题体现得比较充分.类型二、借助于函数思想,得到表示变化规律的代数式例题5 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2)那样沿虚线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那样沿虚线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成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之间把绳子再剪次(剪刀的方向与平行),这样一共剪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B、 C、 D、解答:我们先找出图1,2,3,4中序号和绳子段数的对应情况,有(1,1),(2,5),(3,9),(4,13)。序号每增大1,段数值就增大4,应呈一次函数关系。设为,由(1,1),(2,5)得:即。本题要求的是“剪次”,实际上是序号所对应的图,其中绳子的段数应为。

6、答:应选A。说明:对于本题应特别注意的是,图形序号和剪的次数是不一致的,我们建立的是图形序号与绳子线段的函数,而剪刀则是第个图,二者不应弄混。 当然,本题也可一开始就考虑“剪的次数”与绳子段数之间的关系,那就有(0,1),(1,5),(2,9),(3,13)仍借助于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例题6 观察图,(1)至(4)中小圆圈的摆放规律,并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放,记第个图中小圆圈的个数为,则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解答:题目提供的图形的序数与小圆圈的个数满足(1,5),(2,8),(3,11),(4,14),序数(自变量)每增大1,对应的函数值就增大3。因此,它们就应当成一

7、次函数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其表达式。设,由(1,5),(2,8)满足关系,可知有:答: 说明:就本题来说,用“一般归纳”的方法也容易求得结果,而应用“待定系数法”不仅多了一种选择方法,更在于它过程规范,结果肯定,把合情“猜想”转变为程序性的执行。提高了确定感。例题7 将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进行分割得到图(2),再将图(2)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图(3),再将(3) 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第个图形中,其有 个六边形。解答:图形序号与图形中正六边形的个数满足(1,1),(2,4),(3,7),每增大1,就增大3,可知是的一次函数,

8、用待定系数法(略)求得类型三、借助于直接计算,得到表示变化规律的代数式例题8(2010 贵州贵阳)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坐标为(1,0),将线段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使得,得到线段;又将线段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使得,得到线段,如此下去,得到线段,(1)写出点M5的坐标;(2)求的周长;(3)我们规定:把点(0,1,2,3)的横坐标,纵坐标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称之为点的“绝对坐标”根据图中点的分布规律,请你猜想点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4分) 解答:(1)M5(4,4)(2)由规律可知,,, 的周长是(3)解法一:由题意知,旋转8次之后

9、回到轴的正半轴,在这8次旋转中,点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分角线上或轴或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点的“绝对坐标”可分三类情况:令旋转次数为 当点M在x轴上时: M0(),M4(),M8(),M12(),,即:点的“绝对坐标”为()。 当点M在y轴上时: M2,M6,M10,M14,,即:点的“绝对坐标”为。 当点M在各象限的分角线上时:M1,M3,M5,M7,,即:的“绝对坐标”为。解法二:由题意知,旋转8次之后回到轴的正半轴,在这8次旋转中,点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分角线上或轴或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各点的“绝对坐标”可分三种情况:当时(其

10、中=0,1,2,3,),点在轴上,则()当时(其中=1,2,3,),点在轴上,点()当=1,2,3,时,点在各象限的分角线上,则点()例题9 如图,已知的面积。(1)在图(1)中,若则;(2)在图(2)中,若,则A(3)在图(3)中,若则;按此规律,若,则 。ABCAABCBCAA(1)(2)(3)解答:其实不用管图(1),(2),(3),可直接计算的面积即可,实际上表示边上的高)边AB上的高)同理,均等于,得。例题10(2010广东中山)阅读下列材料:,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写出过程);(2)= ;(3)= 解答:(1)=+=440(2)(3)=+=

11、1260【技巧提炼】规律探索性问题的特点是问题的结论或条件不直接给出,需要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探索活动逐步确定需求的结论和条件,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掌握规律,合理推测,认真验证,从而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研究解决这类题目所用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1、以归纳概括为指导的思考方法;这类问题思考特点是:第一,系统考察所提供的一系列特殊,从每个特殊与其位次的对应关系上找共同的规律,第二,特别注意研究相邻两项之间的相关性。2、以函数思想为指导的方法;这类问题的思考特点是:第一,先根据背景与问题的特点,选定标准并按其分类;第二,将问题按所属类别做出解答。3、

12、以直接计算为指导的方法。这类问题的思考特点:找到由前一项(或前几项)表示该项的规律。这样,只要知道第一项(或前几项),就可以逐个地将随后的项推出。【体验中考】1(2010山东日照)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15 (B)25 (C)55 (D)12252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则排在第10行从左边数第3个位置上的数是( )A、 B、 C、 D、仔细分析与研究后可以发现:(1

13、)每一行左数从第一个数为该行的倒数;(2)每行中间及偏左的数,都等于它左上角的数减去它左边的数,如第3行中,如第7行中,依(1)和(2)可知:第9行左数第2个数为;第10行左数第2 个数为,第10行左数第3个数应为3(2010安徽中考)下面两个多位数、,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A)495 B)497 C)501 D)5034(2010广东茂名)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口”字,按照这种方法摆下去,则摆第n个“口”字需用棋子第2个“口”第1个“口”第3个“口”第n个“口”?A4n枚 B(4n-4)枚 C(4n+4)枚 D n2枚5(2010广东深圳)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的末位数字是(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A2 B4 C6 D86(2010江苏淮安)观察下列各式:计算:3(12+23+34+99100)= A979899 B9899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