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235510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河南省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天涯成比邻中提到:“今天的人民比以前有更大的力量来铸造他们的未来。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发现它们无力处理面临的许多老的和新的问题,

2、只有与别国进行合作,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它们必须通过承担共同的义务和分担努力,以确保自己的未来。”这一表述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为了应对全球性问题,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全球治理”应运而生。学者们对于全球治理价值的讨论,整体上就是基于“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客观上是存在的”这一认知。那么,依靠什么样的价值来指导全球治理呢?基于问题和视角的全球性,从全球共同价值或类文明的角度去解答,成为理所当然的方法论自觉。从全球共同价值的角度看,全球治理渗透着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重要价值和道德目标,有效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包括更多治理主体的参与、更加重视社会公正、更为集中的可持续性。为有效地协调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利益和

3、行动,有必要确立以民主为基础的普遍性原则。从类文明的视角来看,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的共识性文明,是全球一体化时期新型的文明形态。类文明不是一国的文明,也不是世界文明的整体,其基本价值理念存在于各种文明体之中,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则构成了其主要成分,而这种成分就是“和而不同”。全球治理变革根据这一价值理念应突出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协同、包容、共享。然而,要找到让不同区域接受的人类价值共识存在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对“什么价值才是人类价值共识”的认知分歧上,也表现为各种价值主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和冲突。这是因为:全球治理是价值支配下的协调活动,然而在不同时代,即便是同一时代对

4、全球治理价值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当今全球治理的价值枢架之中,人权、民主、正义等价值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这些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在全球层面和不同的治理主体层面,均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分歧和解读分歧。全球治理的来临本身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价值理念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各个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观等将会长期共存。这些困境导致全球治理呈现出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纠葛。因此,要促进全球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使全球治理摆脱各类价值困境。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基于西方与非西方的价值分歧和价值碰撞,全球治理要建构具有世界通约性的共识性价值,必然要探究能够兼容全球不同价值传统的终极价值理念。

5、从秩序建构的角度看,全球治理是一个协商的过程,是一个参与和身份重塑的过程。为了应对全球治理失灵的现象,就要建构一种全球身份认同,而这种身份认同将以多元主义的世界观、伙伴关系的思维方式、过程参与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即全球治理的价值是概括提炼多元价值的事实发现,而不是先验推理得出的必然结论。(摘编自刘勇、王怀信全球治理的构成要素评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球治理是为了应对全球性问题,维护人类自身利益,渗透着人类对美好世界追求的理念。B. 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确立以民主为基础的普遍性原则,有助于协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和行动。C. 从类文明的视角来看,“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

6、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分。D. 不同区域的人们对人类价值共识存在认知上的严重分歧,导致了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全球治理价值,从必要性、价值取向、存在困境及解决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证。B. 文章从全球共同价值和类文明两个角度对比论证,以突出全球治理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C. 文章指出要找到让不同区域接受的人类价值共识存在困境,并就困境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D. 文章结尾在指出因境带来的纠葛的基础上,从发生学和秩序建构两个方面提出摆脱困境的建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在全球层面和治理主体层面人们

7、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但并不影响全球治理的快速发展进程。B. 全球治理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价值理念更多元化的时代,不同价值观将长期共存。C. 全球治理价值应是在治理实践中提炼概括的终极价值理念,能够接纳包容世界不同价值传统。D.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性问题的急剧增多,全球治理已成为广泛共识,并得到稳步发展。【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

8、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D项,“导致了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强加因果。“然而,要找到让不同区域接受的人类价值共识存在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对“什么价值才是人类价值共识”的认知分歧上,也表现为各种价值主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和冲突。”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对人类价值共识存在认知上的严重分歧”与“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

9、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B项,“对比论证, 以突出全球治理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分析有误。“全球治理”与“类文明”并非对比论证,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论证,从而突出全球治理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但并不影响”理解有误,文中指出“要促进全球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使全球治理摆脱各类价值困境”,可见“认知分歧”会影响全球治理的发展进程。B项“标志

10、着”理解有误,“全球治理的提出”正是因为价值理念更多元化的存在。D项“全球治理已成为广泛共识”理解有误,文中指出“要促进全球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使全球治理摆脱各类价值困境”,“全球治理是一个协商的过程”。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

11、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12月第一期科学杂志封面,向人们介绍了史上最强棋圣“阿尔法零”两年前惊艳亮相的“阿尔法狗”进化版。“阿尔法”系列人工智能不仅在棋牌领域打遍人类无敌手,最新的“阿尔法折叠”还能有效预

12、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在12月初的一个国际竞赛中击败众多对手夺冠。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和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问世60余年、遭遇多次质疑的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真正进入了落地实践阶段。从科研成果和应用层面看,人工智能正在众多领城“开疆辟土”。专家们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像水、电一样无所不在,颠覆和变革医疗、金融运输、制造服务、体育和军事等各个行业。那么,人工智能将来到底会有多“智能”?会不会威胁到人类?其实,人工智能有强弱之分,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它都将处于“弱智能”阶段,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闭领城。业界的一致看法是,人工智能会放大并提升人类智能,但不能取代人类。至

13、于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形成独立人格,专家们认为,按照现有技术模式,其可能性为零,机器人革命甚至毁灭人类完全属于好莱坞式的杞人忧天。而且,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影响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未来5年,尽管7500万份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但1.33亿份新工作将同步产生。(摘编自迎接“新智能时代”新华社新媒体2018年12月17日特稿)材料二: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中国特别火,无数技术人投资者、企业家转移阵地,投身其中。有专家认为这种跟风是一个很危险的势头,当下人工智能火爆,更多的是盲目跟风造成的虚假繁荣。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应用和产业的驱动,实际上,人工智能的科学基础是数学

14、,在现有模式下,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必须转化为计算问题。“第一步就是如何建立合适的数学计算模型。”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东明说,“如何解决很难的数学问题、证明数学的猜想、发现数学的理论,这是目前人工智能仍然难以触及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乔俊飞表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要获得根本性的突破,需要数据重组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另外,一项技术的应用落地与发展,关键是人才,但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蒋昌俊认为当前的研究是“跟着任务走,快餐式的研究”,人工智能的应用只有架构在夯实的基础之上,才会繁荣。(摘编自中国人工智能的“近忧”中国科学报2018年12月13日)

15、材料三: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曾出品了一个名叫诺曼的“暗黑版AI”,它会以负面想法来理解它看到的图片。团队希望通过诺曼的表现提醒世人:用来教导或训练机器学习算法的数据,会对AI的行为造成显著影响。但其实,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算法存在偏差和不公平时,罪魁祸首往往不是算法本身,而是带有偏差、偏见的数据。偏见、刻板印象、歧视这些人类社会的痼疾,已经深入社会肌理。在这样的语境中产生的数据,携带着大量复杂、难以界定、泥沙俱下的观点。如果研究者没有意识到或着手处理这一问题,机器学习的偏见几乎无解。真正的“公正算法”或许是不存在的。但通过正确地校准标签、数据的均衡和可靠等,机器出现偏见、谬误甚至失控的可能会相

16、应减少。此外,研究者也应该着手建立一种预防的机制,从道德约束技术标准的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价值观的干预。还有一个更真实可感的忧虑关乎隐私。我们每天的吃住行都已经充分数字化,与之相伴的隐私暴露风险也呈指数级上升。目前,国内从消费电子领域到安保、数字金融等领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身份信息,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信息都被机器收集。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就处在“”状态。但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摘编自年终盘点:这一年,人工智能在争议中前行科技日报2018年12月24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阿尔法”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