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5489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浅谈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案艺术设计,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与随意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同,艺术性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能够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轻松,能够使学生的学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持久,也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更具创新性。因此,教师需要实事求是地艺术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导入的艺术设计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相反,如果没有导语而直接进行正题,就会显得非常突兀;如果导语非常的蹩脚,就会让人心生厌恶。所以,良好的导语就如同“笑面迎客”

2、,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把知识与技能,甚至思想很好地“抛售”出去,我们就可以先对导语进行如下艺术设计: 1、故事导入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且趣味浓厚。根据人性的这一特点,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讲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为了让大家对范进中举这一课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讲授这一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了解苏秦在成功前后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由于范进与苏秦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当学生进入新的内容学习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参照对象,就会很容易地理解范进这个人的特点,进而会比较轻松地理解这篇文

3、章透露出来的思想。 故事导入常常是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所以教师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故事以备不时之需。 2、复习导入 人们常常会留恋于熟悉的事物。根据人性的这一特点,我们如果要讲授新的内容的时候,不防先复习一下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茅屋被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写南风的句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描写东风的句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描写西风的句子:“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及岑参描写北风的句子:“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

4、飞雪”,等内容,让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开始新的内容的学习,而且是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的学习。 复习导入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导入方法,但是要导出效率,导出精彩,就要注意导入内容的多少与时机。 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导入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笑话,出谜语,展示图片,听音乐等方式进行导入。但是,不管哪种形式,都要紧紧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 二、提问的艺术 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应该进行艺术性的提问设计。 在对中学语文学习内容的处理上,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容易忽视的知识点,以及部分学生不认真阅读造成的遗漏,更重要的是提升思想

5、水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不失时机地提问出来,用以提醒学生注意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漏点,等等。 提问的方式经常有以下几种: 1、深入反问 由于水平有限,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生常常会浅尝辄止,难以真正地体会到课文内容的真正意义,以及许多相关项目的奥妙之处,从而导致“身入宝山而空归”的情况发生。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往往需要在关键节点上不失时机地进行深入反问,给学生们一个警醒,让他们展开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当学生阅读完第一遍之后,就立即抛出一个问题: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入地坛后,就没有长久地离开过,为什么?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学生往往会存在知道但印象不深刻,语

6、言组织不完善的情况,就会立即投入到更仔细地阅读当中去,为寻求答案而积极思考,从而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2、选择性提问 当上帝给出两种选择的时候,人类总会思考与犹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地抛出多种选项,让学生进行思考与争辩,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伟大”与“悲剧”这两个字同时出现在题目中矛盾吗?为什么?然后,让大家进行分组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与交流,探讨出这两个词在这篇课文中的出现并不矛盾,因为他们体现了一种为了光荣事业而牺牲的伟大精神。 选择性提问,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争胜欲望,所以,教师可以不时地选择使用一

7、下这个方式。 不管是深入反问,还是选择性提问,都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语言的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法国着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教师不得不重视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学会艺术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自己语文教学这块主阵地上,用艺术性的语言把自己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灵巧的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艺术性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 1、注意以情动人 中国古人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

8、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的情感色彩,或热情奔放,或情意盈盈,或委婉含蓄,或幽默诙谐,那么教师在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把学生引导到最适合的情境中去体味酸甜苦辣等情感,激发他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情感。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要用深情的语言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 2、注意形象生动 活泼的才会是最吸引人的,形象生动的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渔歌子时,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演唱一段打鱼的人唱的打鱼歌,就会更容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很好地激发学

9、生的想象力,展现出山水花鸟的生动情境。 3、注意幽默风趣 幽默具有魔幻般的力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不失时机地选择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可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甚至还能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脑海中。例如,在学习伤仲永这一课时,如果选择使用“将来的官老爷”、“废柴”、“参天大树变小草”等幽默的语言叙述方式,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深刻理解人物特点和思想内涵的目的。 除了以上各个艺术性的设计之外,还可以进行恰当的形体设计、板书设计,等等,但是,不管进行怎样的设计,都要以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