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作业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4430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作业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作业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作业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作业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作业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作业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作业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三1,分析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的地域差异性。美洲大陆南北纵贯,地形区也呈南北纵列,且东、北、西三面分临三大洋,因此在构造、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外流区与内流区之间,东西、南北之间以及各大流域之间的强烈对比,由此充分体现了全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南北纵贯的落基山安第斯山作为美洲大陆上重要的一级分水岭,首先把美洲大陆一分为二:西部属于太平洋流域系统,东部则包括大西洋流域系统和北冰洋流域系统,其中以大西洋流域面积为最广,又以外流区域占绝对优势。(1)河流分布:美洲河流分为四大系统,大西洋流域范围,包括墨西哥湾流域、哈德孙湾流域在内,

2、约占全州面积的 63.5%,太平洋流域占 14.4%,北冰洋流域占 11.5%。因此美洲 89%的面积属外流区,内流区面积仅占 11%,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西南部科迪勒拉山区以及南美安第斯山间高原等地。由于科迪勒拉山系逼近海岸,所以太平洋流域面积仅占全州面积的1/10,美洲庞大的水系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中低纬地区。地域差异性:西部太平洋流域均具有山地河流的特征,它们或因空间有限,或因气候干旱、新构造运动强烈,水系发育一般,尚处于初级阶段。东部太平洋流域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河网稠密,拥有密西西比、亚马孙、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奥里诺科等四大水系。(2)湖泊分布:湖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北

3、半部。北美洲湖泊:绝大多数湖泊是冰蚀湖,分布在曾被大陆冰川覆盖的北半部,特别是加拿大境内,冰蚀湖星罗密布,如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和五大湖等,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带。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湖泊,例如西部山区的火山湖和断层胡、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河成湖、东南沿海一带的泻湖、西南干旱区的风湖、弗罗里达半岛和尤卡半岛的溶蚀湖等。此外在西部现代冰川发育的高山地区有很多山岳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湖。南美洲湖泊:玻利维亚高原的喀喀湖、西北沿海的马拉开波湖、东南沿海的帕图斯湖。地域差异性:北美洲湖泊类型众多,以冰蚀湖为主,分布广泛,大湖多,且有大的淡水湖群。南美洲没有大的湖群,个别大湖也很少。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第四纪冰

4、川的作用以及中高纬大陆的空间状况。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范围和厚度较小,同时大陆面积在中高位大大缩减,因此不具备产生大湖的条件。2,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有何影响。(一)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绵长高峻的科迪勒拉山系偏居于太平洋岸一侧,不仅成为美洲自然地理分异的突出地理界限,而且也成为人类活动东西间联系的巨大屏障,加之山系以东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空间,以及历史上东部地区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殖民者最早落脚和开发之地,遂使美洲国家经济活动长期以来都是指向大西洋区域,并与其对岸的欧洲一起共同支撑了大西洋区域200多年的繁荣

5、。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东盟国家、中国的崛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经贸活动的加强,以及美国国内“阳光地带”的勃兴,这样就促成美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如1992年,美国跨太平洋的贸易比跨大西洋的贸易高50%。对拉丁美洲来说,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仍面向大西洋一侧,且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加深。如1996年南方共同体市场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400多亿美元,超过了该集团同美国的贸易额,曾引起了美国的不安。而且与此同时,拉美加入APEC组织的国家却只有墨西哥和智利两国。(二)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

6、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经济开发的最大优势资源之一。在这方面,首推安第斯山区的多种有色金属矿。其次,分布于委内瑞拉、巴西高原东南部、卡拉雅斯山地以及玻利维亚西部的大型铁矿,已使拉美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输出地区。拉丁美洲的许多中心城市,如智利的圣地亚哥、玻利维亚的波哥大、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秘鲁的利马等都曾作为采矿中心或矿业服务中心而发展起来。拉丁美洲现有的陆上交通网基本上都与采矿区相联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以对外输出物资为宗旨的伞骨状路网(即以沿海港口为顶点和输出点,向内地矿区呈辐射状延展)。最后,也正是拉丁美洲矿物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供给才保障了欧、美对有色金属和铁矿的需求,从而促

7、进了近代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散。(三)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美洲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中美地区,即墨西哥湾沿岸及大陆架、加勒比海南岸大陆架和南美北部沿岸大陆架。在拉丁美洲,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拥有大量石油外汇来改善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而且在加勒比地区和委内瑞拉还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工业区。产油国的经济状况一度明显好于非产油国,其制造业也因石油化工和采油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而得到支撑并壮大起来。3,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濒临两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在现代交

8、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虽不能阻碍它和旧大陆的联系,但却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在当代,美国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但是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邻近的拉丁美洲,利用一个面积更大的“亚太市场”,美国还是可以借助它的地缘优势取得足够的国际市场空间。(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1)地形。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气候。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面积占90。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3)水文。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众多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部高

9、原潜在水能尤为巨大。(4)矿产。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三)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1)“外部节约”是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条件。(2)大量的和廉价的黑人奴隶为美国开发其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劳动力保障,为它在农业上取得资本积累和开拓市场提供了条件。(3)原住居民的数量稀少和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使美国在其辽阔的土地上没有遇到落后的土地制度的阻碍,使它很容易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农业开发。(4)由于土地的广阔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机械化的和大农场农业成为必然。(5)两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提供了“外部节约”军事订货刺激了其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更新,使美国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四)雄厚的经济性资源(1)高等

10、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美国的大学教育非常发达,几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读完了大学。19461996年的半个世纪,美国一共涌现了16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优越的教育科研环境也使美国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才,当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留在美国工作时,美国实际上在巧取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2)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联邦财政的收支规模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以及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力量也是最强的。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是各国政府中集中财力最多的,不过它只占 GDP 的 20.5 。因此,美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风险资本的实力也非常强大。政府每年承担全

11、国基础研究经费的 57 。(3)庞大的金融产业。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产业,近年包括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各种基金在内的金融实力占全球金融总资产(44万亿美元)的60强。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资金融资场所,1999年仅股市市值就达16.6万亿美元,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6。一般来说,纽约与日本的东京和英国的伦敦共同构成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但是实际上由于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实力明显落后于美国,因此纽约的地位扶摇而上。(4)科技信息遥遥领先。美国是世界上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基础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19501998年,美国人获得190项诺贝尔科学奖,占全部获奖数的55.4 。美

12、国科学家在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上发表141 ,000篇论文,占全世界的34。科技论文被引用总数的比例高于34。1995 年3月,在白宫发表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称:在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不是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就是与之持平。其中包括能源技术、制造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4,美国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各分布在哪里?根据联合国和一些国家的分类,高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航天航空业。飞机工业几乎完全集中在洛杉矶和西雅图。其他还分布在得克萨斯

13、州(最大中心达拉斯和沃斯堡)和堪萨斯州(维奇托和堪萨斯城)等。 (2)电子工业。近年来,美国高新技术的开发重点仍然是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工业。美国西海岸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此外,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的林地也布满了高技术工业园,形成了一个以发展微型电脑为中心的高技术区,并使当地因传统工业衰落而萧条的经济得以了复苏。 (3)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就其影响来说,是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这必将推动医药、农业、生命科学和环保业等的发展。如今

14、,美国崛起了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迭戈和北卡研究三角园等大生物产业基地。(4)环保产业。近20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和民间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环保产业应运而生。环保产业是由与环保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产业。 5,美国城市经济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现有的地理格局。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美国的区域开发与城市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也是自东向西依次推进,最后遍及北美大陆本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开发特征,并最终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地域体系。形成过程:(一)20世纪中

15、叶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经济的“鼎盛期”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国内市场联系渠道通达,一方面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更强;另一方面20年代的美国城市形成了大的地区性分工。最先成型的如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个州;中西部即大湖区巨大城市带,它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它们分别构成了美国“经济地理的纵轴”和“横轴”。(二)二战以来“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同20年代大都市区的兴起同步产生的是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从二战到冷战期间,巨额的

16、国防和军事开支被分配到西部和南部,再经60年代高科技革命的刺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而传统工业中心中西部和东北部却处于衰退的困扰之中,被冠以“冰雪带”之称。西部和南部却在人口、工业和投资等方面呈现空前繁荣景象。这种巨大变化在美国被泛称为“阳光带”的崛起。所谓“阳光带”泛指美国本土37N以南的地带,以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而闻名。确切的说,新崛起的地区主要可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南部两大部分。现有的地理格局 目前: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南北延伸。中西部大湖区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围绕五大湖呈半圆形。西部太平洋沿岸也崛起了以西雅图、洛杉矶、圣迭戈、旧金山为纽带的大都市带。全美的大城市中西部和南部数量居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