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4411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附详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1.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2.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B.1922年苏联成立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D.1937年农业集体化3.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A.十月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苏联成立后D.两个五年计划后4.苏联新经济政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经营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实行

2、全国电气化D.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5.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A.1919年B.1921年C.1928年D.1933年6.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A.1928年B.1933年C.1937年D.1945年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8.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是(A.德国B.英国C.法国D.苏联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的时间是(A.1917年B.1919年C.1920年D.1922年10.1922年,苏维埃社

3、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白俄罗斯哈萨克立陶宛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A.B.C.D.11.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以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时期,此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颁布新宪法C.恢复经济D.开展外交工作1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国家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C.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D.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3.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联盟的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4.在全国基本实现和的基础上

4、,1936年,苏联通过了,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15.1924年,逝世后,苏联人民在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2这和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7.列举苏俄(或苏联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别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核心内容。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5、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请回答:在“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以后,苏俄开始了新经济政策,请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如何?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苏俄产生什么影响?19.苏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请列举苏联在发展过程中分别采用的名字,并请同学们简介其由来。2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探索,然而无论苏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请分析这两次转折分别出现在哪位领导人时期,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21.阅读下列材料: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而落

6、后者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他把许多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视为资本主义范畴的东西予以否定,主张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加速发展经济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是一条漫长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将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无需过多顾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人巨大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六倍多,超过法、贡、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劳动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国民收入由1913年的210亿卢布增加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城市普

7、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首先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产量从1925年1927年间平均每年的7527年,降至二五期间的7290吨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6倍,但同期的重工业却增长了12.4倍。摘自徐天新等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最突出的是哪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后来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请回答:

8、(1材料中,邓小平同志说的“苏联后来僵化的模式”指什么含义?这个模式是如何形成的?(2苏联这个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3苏联模式的政治特点导致了什么结果?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告别原始生活,进入农耕时代,又逐步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在向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请回答:(1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是从什么部门开始的?(2苏联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重点发展的是什么部门?(3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就?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

9、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3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25.1918年,小明的爷爷要往莫斯科寄包裹,他在收件人地址栏中应该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26.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领导了

10、著名的十月革命B.实施新经济政策C.倡导成立了苏联D.实行五年计划27.关于1940年的苏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建成了许多大型工矿企业B.农民在集体农庄劳动生活C.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农产品和日用品相当丰富28.下列关于苏联模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C.极大激发了农民民生产积极性D.集约化经营,节约资源29.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3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

11、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B 点拨: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年1933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2.C 点拨: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3.D 点拨:在1928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为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加.4.B 点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

12、食和其他农产品,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5.C6.C 点拨:为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7.B 点拨:在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8.D 点拨:在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法国,英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9.D 点拨:1922年底,在自愿平等前提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0.A 点拨:1

13、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了15个加盟共和国.11.C 点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给本来脆弱的俄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再经过三年的艰苦的国内战争,俄国经济面临巨大的考验,所以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对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12.C 点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到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联盟,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13.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 14.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新宪法;工农15.列宁;斯大林 16.点拨:抓住苏联的社会性

14、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来分析此题。(1因为苏联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必须要发展重工业才能实现自保;(2使苏联很快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首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在二战中抵挡住了法西斯德国的猛烈进攻,为苏联的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之后,苏联政府没有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出现了一些弊端,即斯大林模式,从长远上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17.在国内战争期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特点是高度集中,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弄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

15、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主要措施是实行了两上五年计划,并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的主要措施是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富农阶级成为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 18新经济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 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 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力下降,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主要内容: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 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弄企业,废除生活必须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影响: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了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 1927 年, 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到了战前 1913 年的水平。 19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全面整理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